文/吳欣芳

隨著疫情後全球經濟的變遷,不少國家的製造業、旅宿業、服務業及零售業都遭遇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台灣同樣面臨此一挑戰。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11年8月的「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台灣的工業及服務業職缺達23萬個,其中製造業職缺數達7.7萬個,營建工程業及住宿餐飲業分別為1.9萬和2.1萬個。

面對嚴峻缺工問題,勞動部於今年5月下旬宣佈,將為製造業、營造業、農業,以及機構看護等4大產業鬆綁移工聘僱資格,預計將增加2.8萬名移工,最快於6月中正式推動,以緩解此一困境。此項策略雖暫解燃眉之急,然而鑑於台灣的人口結構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雙重壓力,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佔比大於20%),台灣正迫切需要更多元、更彈性的就業環境,支持各年齡層的就業需求。

 

人口高齡化與產業缺工雙重壓力,推動高齡就業是解方

《天下雜誌》今年以55歲就不工作,「早退島」台灣比希臘糟!如何活用高年級生力軍?一文直指,相較於日本高年級人口勞動參與率高達79.1%,台灣卻只有49.2%。這體現出台灣許多公務員、勞工提早退休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勞參率低落,過早退休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又隨著台灣能工作賺錢的人將愈來愈少、需要被照顧的人愈來愈多,國家經濟更形惡化。

根據基督教芥菜種會自媒體《社區力點線面》2022年獲得「銀響力新聞獎」的專題報導《社區──重拾老年經濟安全失落的最後一塊拼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前副署長、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賴樹立指出,台灣必須盡快推動銀髮就業,以補足勞動缺口,滿足高齡者經濟需求,且建立成熟高齡社會機制。

長期照護弱勢兒少,近年來開始關注中高齡議題的基督教芥菜種會,2020年開始推展「50+熟齡培力計畫」,鼓勵中高齡者善用累積的智慧及能力,重現創新價值,投入勞動力市場及社會服務場域。

芥菜種會社區發展北區副處長周佳儀表示,依據調查,台灣人平均61歲就會想要退休,但平均壽命又在80歲左右,這20年時間對長者而言,其實仍擁有相當豐沛的活動力。「如何讓這一群人能保有社會參與度,並能獲得收入,是推展50+熟齡培力計畫最大的宗旨。」她說。

周佳儀觀察到,不少人年輕時為了工作或家庭,往往忽略自己內心的夢想,無法勇敢追夢,到了「第三人生」階段,他們更願意投注心力於自己的興趣。芥菜種會據此需求,開辦熟齡專技培力班,課程相當多元,例如咖啡製作、糕點烘培、設計縫紉、社群小編、熟齡播客Podcast等技能,並邀請職涯設計師透過課程講座、真人見證等方式,陪伴中高齡者探索更多元的生涯道路。

基督教芥菜種會關注中高齡議題,致力推展「50+熟齡培力計畫」。

 

中高齡就業潛力與優勢 共創勞雇雙贏

然而,芥菜種會並未止步於此,新的一年,將秉持更積極的態度,向企業倡議打造中高齡者及高齡者職場友善環境,期望透過集體影響力,促使企業設計出符合中高齡者身心條件的工作內容,規劃彈性的工作時間,進而協助企業解決缺工問題,促成勞雇雙贏。

周佳儀表示,許多企業對中高齡者存在誤解,認為他們因深厚的工作經驗而形成固定思維,相較於年輕世代較難教育。這種認知成為企業不願意聘用中高齡者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項阻礙,芥菜種會在推介中高齡者至企業再就業前,會主動協助他們重新評估自我價值、探索職涯道路,並調整他們的工作態度,以符合企業的期待。

今年三月,芥菜種會拜訪全國觀光工廠輔導單位工研院中部辦公室經理蔡秀如,提出中高齡就業處方箋「50+熟齡培力計畫」,經由蔡秀如經理的串連、引荐,五月時,芥菜種會參訪位於桃園龍潭的觀光工廠「手信霧隱城」,選擇觀光工廠作為主要倡議對象,是因為觀光工廠與旅宿業、製造業一樣,面臨嚴重的服務勞動力短缺問題。同時,芥菜種會近年也持續整合經濟、環境、社會等議題,關注社區經濟發展,觀光工廠能帶動當地觀光旅遊,刺激經濟活動,是社區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面向。

此外,許多觀光工廠兼具文化、歷史與手工藝等內涵,正好相當適合中高齡者,能運用其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文化知識,在觀光工廠擔任導覽員或相關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價值。

桃園觀光工廠發展促進協會總幹事,同時也是手信坊公關經理何美秀認為,中高齡者在就業上有兩大優勢。首先,相較於年輕的導覽員,他們更能與遊客產生深度的互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且能結合各種知識與社會觀察,將導覽內容呈現得更加生動有趣。其次,中高齡者擁有較高的企業認同度,也更能理解企業文化,因此能更穩定地工作。

儘管中高齡者具有上述優勢,他們仍面臨一些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體力限制及工作意義的追尋,因此重新設計職務,創造出更適合中高齡者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模式就顯得尤其重要。

手信坊企劃部處長魏嘉宏坦言,目前手信霧隱城的工時設計仍是以每班八小時為主,尚未針對中高齡工作者調整工時,因此聘雇中高齡工作者比例偏低,但公司已導入自動化設備,減輕員工的體力負荷。「很多人誤解企業導入自動化設備,只是為了將來要精簡人力,但我們認為自動化設備並非只出於成本考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製程穩定性,減輕員工的負擔,協助員工發揮更大價值。」他說。

參觀手信霧隱城觀光工廠點心製作流程與方式(照片來源:吳欣芳)

 

青銀世代多元共融 塑造良善就業空間

中高齡者所擁有的專業經驗與知識無疑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然而,企業不僅運用各年齡層的專長,更應創建青銀世代能共同協作與創新的友善工作環境,以實現組織價值的最大化。

比較年輕世代員工與中高齡員工兩方優勢,魏嘉宏認為,在傳統產業,年輕世代的員工在數位應用上具有優勢,但中高齡者卻更能理解企業營運的策略與方針,穩定整體工作氛圍,待人處事上也更加融合圓滑。儘管手信霧隱城也曾發生過年輕世代與中高齡員工意見相左狀況,但他認為,工作場域多數問題與歧異,透過有效溝通都能達成共識,年輕世代員工與中高齡員工合作,並非是難事。

中高齡者的專業知識與深厚經驗若僅限於職場,將是一大憾事,芥菜種會積極提倡並實踐這項觀點。他們相信,中高齡者能有效地轉化其職場經驗與生活智慧,成為年輕一代的關鍵導師。為此,芥菜種會去年啟動「銀領導師」計畫,引導中高齡者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人生見識,協助年輕人探索自我,發現自我核心價值與未來目標,提升他們的職場競爭力與生涯規劃能力。

周佳儀說:「社區中其實有不少弱勢家庭的青年,他們從高中到大學,甚至出社會找工作時,身邊都缺乏長輩適時提點或分享經驗,因此我們邀請各領域的大哥大姐,陪伴這些青年探索自我、學習相關能力。與此同時,這些大哥大姐也能藉此更了解年輕世代。」

芥菜種會相信,每一代人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與潛力,透過跨世代的交流,能實現更多元、更有創新力的社會。在「50+熟齡培力計畫」中,退休者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社會給予的角色,而是能主動地、積極地將他們的經驗傳承下去,進而影響下一代。

此次參訪「手信霧隱城」是芥菜種會進行企業倡議的第一步,芥菜種會將持續積極規劃不同的方案,陪伴中高齡者藉由社會參與、就業或終身學習,開創出更精彩的第三人生。同時,芥菜種會也期待更多企業能理解到中高齡者的潛力,一同改變社會對中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創造出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並讓更多人看到青銀世代共融的美好可能。

芥菜種會員工在參訪後交流促進中高齡者就業的相關議題,前排右起手信霧隱城處長魏嘉宏、公關經理何美秀、芥菜種會社區發展北區副處長周佳儀。(照片來源:吳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