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定睿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6年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全世界目前約有4680萬人患有失智症,無論從醫療處方或是社會福利照顧著手,例如設立安養機構、配戴防走失手環到居家環境改善,都希望失智症患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除了失智者的生活照顧,另一方面需要被關懷的問題就是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在日本便有「隱形照護者」一詞,泛指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家人,更甚者為了照顧家人而辭職,在長期壓力跟身體疲勞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人。  

無論是一對一的家庭照顧方式,或是安養機構的集中照顧,在患者生活權益及照顧者負擔上,是否有不同的方式來改變失智者的照顧情況? 在台灣,照顧者長期付出心力,在專職照顧責任以及孝道壓力下,漸漸與他人缺少互動、缺乏支持。台灣能夠申請的喘息服務-找人協助照顧,根據被照顧者的失能程度,一年僅有14到21天,對於幾乎全年無休的照顧者幫助有限。 

圖/Donations_are_appreciated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有些學者專家認為,讓失智者處在相對開放的環境,可能可以減緩退化、維持基本的生活機能。在荷蘭就有一間專為失智者打造的社區「侯格威村」(De Hogeweyk),提供給失智者社區型態生活,園內總共有23棟建築提供給152名失智者居住,包含不同類型的休閒空間,有戶外劇場、超市、咖啡館、音樂廳,美髮店,可以購物、社交、運動散步,醫療診所也集中於此;而室內居住空間採用不同風格,期待滿足每位居住者的喜好,比如古典、居家、文藝、地方特色等等,雖然看似開放的社區空間,實際上仍有圍牆與單一出口管理。  

侯格威村專門照顧重度失智症患者,這裡標榜著維持往日生活,街道上、餐廳裡的員工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照顧者,熟知如何與失智症患者應對。這裡並不強迫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依然可以逛街、購物、或上餐廳吃飯,維持社交生活,並不減少人際互動的機會。創辦人Amerongen-Heijer提到,希望創造一個對失智長者有利的環境,畢竟我們也同理希望自己年邁的父母受到良好的照顧,在舒適的環境仍然維持生活樂趣,便是當初設計的理念。 

圖/soulis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而台灣目前針對失智症照顧項目的設計,大多著重在醫療觀點,減緩老化、防走失(例如使用手環、防走失手錶等等…),資源較為充裕的患者家屬,則會選擇讓患者進入安養機構或護理之家,偏向照顧者的觀點出發,希望能減緩照顧者壓力。但若能改善環境與照顧資源的支持,如同侯格威村那種去機構化的照護方法,是否能減輕台灣現在長期照顧陷入的困境? 

在機構安養與家庭自行照顧兩者之間,荷蘭侯格威村選擇以患者權益優先的社區照護,無論能否適應於台灣人口結構轉變,創造可負擔的照護模式,畢竟長者照顧已是普遍的社會問題,不是個別的家庭悲劇;機構式照顧也不該被斥責為子孫不盡孝道的做法,高齡化社會的衝擊是你我都正在面臨的狀況,能給患者最適切的照顧環境,與生而為人的尊嚴,是我們都期待的老後生活。 

圖/maxlkt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本文封面圖片/reginaspics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