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社子島一場暗夜大火,不僅奪走一家四口性命,也燒出社區消防安全隱患。我們必須深刻體認,唯有從公共環境到私人空間領域,確實做好居安思危的預防措施,如此才能居家安全,日日平安睡到天亮。

本月29日凌晨,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五段一處四層樓民宅發生火警,儘管消防隊出動多輛消防車及大批人員火速救援,但火勢仍然延燒一個多小時,最後奪走屋主全家人性命,令人不勝唏噓。當各界討論聲音不斷,包括違章建築缺乏管理、街道巷弄狹小、道路兩旁停放汽機車、消防搶救水線太長、疑似三樓電線走火引發火警、住戶以木板隔間使大火一發不可收拾,還有屋主裝置鐵窗無法順利逃生。台北市長柯文哲強硬宣示﹕「若建物查屬違建確定,又不裝設警報器就拆除!」

鄰近火災事故地點的新葫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勇輝表示,社子島的巷弄狹窄使消防隊員救援困難的確是問題原因之一,但是否如市長柯文哲所言違建必須裝置警報器一說則不便評論。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Taiwanese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Center,簡稱TCSPC)也表示,居住在老舊社區的民眾加裝警報器有其必要性,至於在家中準備小型滅火器,或許在火災初期就可以把火勢控制下來,避免釀成嚴重災害。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劃設消防車輛救災空間指導原則》規定,五樓以下之建築物,防火巷道應該保持3.5米以上淨寬、六樓以上建築物巷道應為4米以上。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表示,在國外老舊社區失火時有所聞,但是民眾遇到火災報案時,除了明確告知起火點位置外,通常會提醒該地區有巷弄狹小問題,通知消防隊員及時派遣合適的移動工具及滅火設備,以免派出了大型消防車卻不得其門而入。

舉例來說,國人常聽聞雪山隧道發生火燒車意外,消防隊就會派出配掛空氣壓縮泡沫滅火系統的「消防機車」,如此就是要克服大型消防車無法迅速到達救災現場的問題。因此,當老舊社區發生火災時,不應該僅僅歸咎於巷弄狹小,而是要能夠建立正確而有效的社區防災通報系統,以及相對應的消防設備,以確保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社區安全的理念應在各個領域及各個層面上,推動以各種不同形式及內涵的計畫,不僅在公共空間做好防災設施,居家安全計畫也有其必要性。例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提供「居家安全環境檢核表」讓民眾免費下載,其中前兩項就是家戶除了正門以外,是否另有緊急逃生後門、陽台或窗戶,室內是否準備有效期限內的滅火器,房間、廚房、客廳是否裝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及堪用手電筒等,如此再平常不過的知常識人皆有之,但我們是否確實去執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