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盧明正

編按:1980年代以來,新博物館學崛起,博物館融入以反身性觀點思考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及關係,由此建構博物館展覽及展品的整體性脈絡,朝向凸顯地方社區特色等概念發展。90 年代以還,臺灣政治情勢丕變,博物館成為重新界定文化認同的重要場域,由此產生了兩個重要概念:「由下而上」,強調草根的參與;另一個是「多元化」和「特殊性」,強調社區的特色。博物館重視社區的「需要」,以及藉由民眾參與所能為居民帶來的教育、「培力」 的效果。博物館學專家黃旭認為,面對遍佈台灣的社區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社區行動者或許可以利用更清晰簡單的語言、和具體化地方集體記憶的能力,尋求跨越社區的共同問題、找到可以擴大的共同利益,藉此鏈接及發展行動者的網絡。

桃園市曾經有86個眷村,眷村戶數僅次於台北市,而眷村文化也構成多元族群的社區面貌,包括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籍新移民、移工等,儘管各族群有先來後到的順序,但都能用「移民」與「認同」的精神來保留與傳承文化,使桃園市成為台灣各族群的融合經驗與縮影寫照。因此,桃園市政府將位於龜山區的憲光二村規劃成台灣第一座「移民博物館」(總經費高達五億元,已由文化部審查中),讓不同族群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並發展成為桃園市的藝文亮點。

穿過巷弄走進憲光二村,進入眼簾的是牆面上大大的白底紅字精神標語寫著: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常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原來這就是眷村生活的真實寫照。大標語對面有一棵二層樓高生長茂密的白千層,樹下立牌有一張泛黃褪色的老照片,該照片是民國62年所拍,照片裡面是眷民蕭伯伯的女兒,清湯掛麵的頭髮,穿著學生制服正好與此樹合影,只是當時的這一棵白千層僅有一個人的高度,如今卻可以在此樹下乘涼了。

早期的眷村都有著明確的界線與出入口,傳達給人的訊息就是「閒人勿進」,讓人頗有距離感。如今「眷村改建」引發眷村文化流失的危機感,意外地打開竹籬笆庭院深深的大門,讓人有一窺堂奧的神祕感。今年十月,2017台灣眷村博覽會就在憲光二村舉行,開幕第一天舉辦了「眷村高峰會:跨越竹籬笆後的春天」,邀集各方關心社造與眷改的學者專家數十人參與座談。

會中,桃園市文化局文化發展科科長黃蘭燕以「憲光二村再利用為博物館」為題表示,「移民博物館」最快在明年開始第一期工程,未來的核心會以眷村文化為主,再擴散到其他的移民故事,願景藍圖規劃包括移民博物館群、移民文化研究中心、專案辦公室中心、社區共享中心、多元藝術表演區、地方微創群落及微創飲食區等,讓每一個族群都能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桃園市文化局文化發展科科長黃蘭燕,分享「憲光二村再利用為博物館」題目。攝影/盧明正

對於眷村變成博物館是許多與會者所關切的議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董俊仁表示,每一個眷村保存區依其所在區位環境情勢與組織動員的主客觀因素不同,可以走向不同的保存活化再利用的方向,無論是活保存、文化住宅、體驗住住、文創聚落、文物館、故事館或博物館等,這些方式並沒有孰優孰劣之慮,關鍵在於理念論述與實踐而已。

桃園市是一個工業化的城市,當這座城市不斷進步,需要紮實的勞動力來提升生產力,同時意味著持續成長的東南亞人口,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協助建設這個城市,在未來幾年他們集體敘述的聲音將在這裡展開,新移民將在這塊土地上逐步留下歷史足跡。

近年來老舊眷村紛紛改建拆遷,面臨人去樓空、文化消逝的危機,為了凝聚眷村保存意識,黃蘭燕說,桃園市政府於2001年領先全台開辦了「眷村文化節」,市府透過保存眷村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為宜居樂活城市的文化場所,為延續眷村文化開源,努力保留了中壢市的馬祖新村、大溪鎮的太武新村、龜山區的憲光二村及眷村故事館等歷史場所,積極展開空間活化和跨域串聯,以「眷村鐵三角」為民眾保留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其中,大憲光二村於2015年起獲文化部文資局「眷村保存新星計畫」的資源挹注,朝向全台首座移民博物館等再利用方向邁進。

憲光二村區內一度荒廢、雜草蔓生,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104年取得國防部委託代管憲光二村,於105年起成立駐地工作站,委託文史團體進駐,期望藉由社區擾動來活化憲光二村,重新找回眷村溫度。黃蘭燕指出,目前工作已修復三處房舍,並持續辦理社區圖書館、課程體驗、假日市集及藝術介入等活動,透過不同的視角以吸引多元族群進入憲光二村。該局未來發展進程,於106年至108年為眷村文史再利用之規劃期,109年工作定位在移民博物館及眷村文化論壇基地。

憲光二村目前已修復三處房舍,並持續辦理社區體驗及假日藝術活動。攝影/盧明正

憲光二村為地形狹長的魚骨型走向,櫛比鱗次的灰瓦屋舍,總計140戶,面積約5060坪,多維持房屋採用甘蔗板隔間之石灰牆,外牆則以紅磚牆為主,牆面上也寫有當年各式精神標語,保留眷村廣場與榕樹,眷民活動場域空間保持完整,以呈現台灣六○年代眷村生活之型態。

憲光二村之土地原為農田,於民國55~56年間政府向當地地主徵收土地,於民國57年建造完成,原為100戶的眷村平房,每戶房舍皆有自來水和廁所,區分乙種房舍30戶、丙種房舍70戶;民國63年憲兵司令部在村內增建三棟四層樓房舍,使全村達140戶;該村於民國95年遷村,同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對於全台僅20處憲兵眷舍來說,未來憲光二村可能是全台唯一全區被完整保留下來的憲兵眷舍,對於台灣眷村生活型態發展與轉化深具歷史意義。

憲光二村在社區營造行動上也做了許多努力,包括空間整備及環境清潔、舉辦社區說明會、訪談16位原眷戶、培訓16位老中青三代人組成的志工隊、邀二代眷戶村民回來粉刷文化牆、蒐集憲光文物與老照片等,在在展現社區高度融合力量。

憲光二村經常辦理社區體驗及藝術展覽活動。攝影/盧明正

憲光二村櫛比鱗次的灰瓦屋舍,文化局將保留眷村廣場與榕樹,完整呈現六○年代眷村生活型態。攝影/盧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