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雅萍

編按:一般人聽到志工的工作,總是首先聯想到教導小朋友,或者是照顧老人家之類的工作。然而,近年來在社區工作掀起了一股彩繪熱潮,從一個社區乃至到一個鄉,都有一股繪家園的熱情,到底「彩繪」作為一個社區工作的方法,到底有甚麼魅力呢?社區推動彩繪又有甚麼獲益呢?

回顧這些年來社區推動彩繪的優點除了美化社區之外,至少包括:增加社區居民休閒的好去處、營造在地濃濃的古早懷舊風味、凝聚社區居民對於建設家園的向心力、輔導在地學生瞭解自己家鄉歷史風情等相關教育、打造特色社區的觀光品牌及知名度、為社區吸引或帶來觀光人潮、召募國際志工來台進入社區服務、增加國際志工交流的機會及知識、拓寛志工服務的國際視野、以及彙整各界有可能投入社區工作的資源…等等。從以上摘要式的檢視,光是一個彩繪項目,就已經發揮了這麼多的社區工作的功能,由此可知,彩繪真的不只是塗塗畫畫那麼簡單呀!

近幾年來彩繪村熱潮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社區透過彩繪方式,呈現家鄉特色,吸引遊客到訪。三義鄉建中國小是當地百年老校,校門前的99級長階梯,除了是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近年更以3D彩繪融合在地特色元素,成為三義鄉的觀光新亮點。

建中國小前的99級長階梯,繪製充滿代表當地特色的3D立體彩繪。攝影/曾雅萍

三義鄉鄉長徐文達表示,自己是建中國小的畢業校友,對於這間學校有特別的情感,而某次在網路社群中,看見不少網友在討論彩繪階梯的話題,讓他興起了利用3D彩繪來美化階梯的想法。

三義鄉公所向客委會申請老街風貌營造計畫,運用65萬的補助經費,邀請鄉土油畫家魏榮欣執筆,將代表在地特色的龍騰斷橋、勝興車站、石虎、油桐花等元素,以3D地景彩繪方式呈現於建中國小前的天梯上。

3D彩繪階梯於105年元旦正式完工,壯觀景象吸引不少媒體前來報導,也帶來許多觀光人潮,為周邊店家帶來生意。為了讓社區亮點更加擴大,三義鄉公所更將周遭廣盛村老街打造成「好客走廊」,邀請在地高中學生、退休美術老師,從三義鄉公所至五榖宮一帶彩繪,在社區裡的各角落,繪製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台灣藍鵲、青蛙、貓熊等圖騰。

在地藝術家在居民外牆上繪製台灣藍鵲的圖騰。攝影/曾雅萍

 

徐文達表示,在階梯3D彩繪之後,規劃一條約300公尺的「好客走廊」,就是希望遊客到這裡,不只是停留在一個景點拍照就好,而是透過散佈於社區各角落的彩繪圖騰,能吸引遊客進入社區,深入地認識社區的故事及樣貌。

廣盛村的三義長老教會也希望融合社區,自發地號召會友、鄉親一同在圍牆上繪製代表三義特色的動植物生態。攝影/曾雅萍

廣盛村村民傅媽媽同意將自家外牆提供給高中學生彩繪。她說,能讓學生有舞台發揮創意,還可以讓社區變得更漂亮,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她明顯感受到社區在打造「好客走廊」後,增加了許多觀光人潮,也因此開始在自家門口賣起自製的客家菜包,讓遊客在散步之餘,也能品嘗到在地特色美食。

徐文達坦言,進行社區改造的計畫,多少都會遇到正反兩面的聲音,有居民反應擔心遊客增加後,會帶來噪音及影響居住安全。鄉公所在經過約4個月與居民溝通討論後,針對居民的疑慮,也提出相對應的因應方法:例如假日時會加強巡守志工隊的巡邏維護社區安全、設立告示牌提醒遊客相關注意事項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不少原本反對的居民,也因為感受到社區跟以前的不同,態度從反對轉為認同。」甚至有部分的居民、店家自發性地響應,邀請在地藝術家在自家牆外彩繪,讓社區色彩變得更加豐富、多元。

社區街角的雜貨店老闆娘,認為鄉公所推動彩繪對老街對在地觀光有幫助,也自發性地邀請在地年輕畫家來彩繪自家牆面。攝影/曾雅萍

徐文達說,社區彩繪只是社區營造的其中一個方法,其他諸如製作社區導覽地圖、古橋復舊、路燈裝置藝術、社區綠美化等,都是近幾年來在廣盛村老街所做的努力。期待除了維護在地珍貴的歷史風貌外,也透過引入創新做法,為社區帶來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