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的概念起源自英國,1989年,英國政府根據葛立菲報告(Griffiths reports)公布了《為病患及關懷人群白皮書》(The 1989 White Papers Working for Patients and Caring for People),讓長者和需要幫助的人能在熟悉的環境裡自立生活並得到適當的支援與照顧。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榮譽教授伊恩‧弗格森(Iain Ferguson)曾在著作(註一)中提到蘇格蘭的「自立生活運動」(Independent Living Movement),對自立生活作出的定義為「自立取決於社會支持的實施」:它不一定意謂著獨自生活或自己照料自己,而是有權利獲得實際的幫助和支持,以參與社會和過上一般人的生活。

受到英國的影響,再加上高齡少子化等社會趨勢,台灣近年來也大力推行社區照顧。其中,為了實現在地老化,衛福部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建置具連續性、整合性的社區整體預防照護模式,佈建850個服務據點,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等多元服務,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型社區,期能提升具長期照顧需求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因此除了身體的照顧外,心理健康也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隨著生活中的各樣挑戰日益加劇──升學壓力、人際關係、工作、債務、住房等種種問題,不停在磨耗人們的心理韌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2020年時,憂鬱症將成為人類失能主因。為因應不斷增加的心理治療需求,結合了藝術創作、心靈成長、教育活動等領域的合格治療師得以進入社區服務,協助居民改善溝通表達、情緒行為等能力,以達到身心靈的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

多元療法 守護居民心理健康

談到「治療」,一般人多半聯想到看醫生。受科學主義影響的西方醫學講求實證,需要客觀測量或觀察研究,但「人」每天都在變化,無法當作物理機械來看待,更非哪裡壞修哪裡這般單純。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創辦人黃盛璘表示,治療不是單一生理面向的事,更涵蓋了身心靈整合的問題,因此「多元療法」有其存在的必要,舉凡園藝、冒險、寵物治療等「輔助治療」,以及藝術(繪畫、創作)、音樂、舞蹈、戲劇等「表達性治療」都涵括其中。

多元療法雖不屬正式醫療系統,卻在衛福部長照計畫的推動中,在提升心理照護品質上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以桃園市為例,市政府推行「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為社區據點開辦「樂智學堂」課程,針對輕度或中度的失智症長者(註二),藉由音樂、園藝、藝術、繪畫等設計活動,結合長者的日常生活,促進社區參與,以達到預防及延緩失智的目標。桃園市社會局表示,每年可補助社區據點3個方案,每一方案3萬6千元,包含12次課程的指導員、協助員、材料費及行政雜支等。

衛福部指出,社區服務據點可依照其照護需求,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資源管理平台」選擇適合的服務方案,每一個方案都有研發單位提供的課程目標及推薦的專業師資,研發單位可能是政府或學校單位,也可能是協會或民間團體。無論是園藝治療師或藝術相關的治療師,都需經過相關的學、術科的考試檢定資格,方能擔任方案課程的指導員;研發單位於方案中亦需訂定指導員應具備的資格及培訓機制,如經國家考試取得證照的社工師、醫事人員或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適能指導員等;專業師資應為已完成相關專業教育訓練,且實際有培訓社區方案帶領人經驗者。

衛福部協助社區媒合師資,並參照方案綱要及核心元素,結合當地專業師資發展在地化特色課程,也會補助方案師資鐘點費、業務費及管理費,其中指導員的鐘點費上限為每小時1,500元,協助員為每小時750元,人數上限為1位指導員及1位協助員。如遇師資不足或是開班人數不多時,可僅由一位指導員帶領。各地方政府可考量各社區據點空間及收案人數,視服務的實際情形,認定方案課程的帶領人員數。

衛福部建置社區據點「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資源管理平台」,提供382項服務方案及9千位合格師資人選。(照片來源:衛福部官網)

多元治療與生活密不可分

園藝治療師黃盛璘10年來跟精神科醫生合作,在亞東醫院的日間照護中心陪伴精神分裂症、躁鬱、憂鬱、失智、腦部受損的「器質性精神病」各類患者,在醫院裡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患者有一個與植物連結的空間,運用園藝活動來刺激五感與認知,從而提升患者的復原力。

黃盛璘在社區中,則與長照2.0的C級巷弄長照站合作為主。她表示,園藝治療師多半會利用生命力強、好栽種及與在地連結性高的植物作為媒介,可以結合節慶如端午節時常見的艾草,就能讓老人家很快的有生活聯想,進而訴說記憶中的點滴。園藝治療師經常面對無法大量使用語言的族群,所以並非透過談話幫助個案解決困難,而是透過長期的陪伴,協助個案找回他的力量,把力量還給他。

「進社區工作,強調的都是與人的連結。要認識植物、認識人,這兩個加起來才是園藝治療。」黃盛璘說,把人置於自然環境中,就會產生幫助,治療跟生活是分不開的,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嘗試不同的方式,將快樂、有生命感又自我肯定的部分引發出來,就有能力去面對生活的困難。

於二十世紀引領醫學和人類學展開對話的關鍵人物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博士認為,不應僅從實質的醫學模式看待生病,而是要從病人自身與身旁親友等各種關係網絡中,探究在社會文化價值及心靈層面的意義。居民的健康代表社區的健康,同理,居民若生病代表社區也病了,在共生社區的願景中,關注個人與社區的連結,在互動中注入療癒,即使種種生活現實面何等耗竭能量,人們仍舊可以在自己的土地與家園上,重新充電、重新出發。

把人置於自然環境中,自然的元素對人就會產生幫助,治療跟生活密不可分。(照片來源:吳素華)

(註一)取自《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第六章第二節

(註二)課程參加對象為失智症長者,必須符合輕度失智者,無法定傳染病或精神疾病、暴力行為者,參與活動專注力達1.5小時並具有表達能力者,其家屬亦可配合接送長者。

採訪撰文:盧明正、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

☛|兒童遊戲治療設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