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22K、太陽花學運、年金改革……世代對立,好像一個漩渦,將人們捲了進去,幾乎無一倖免。
不論是《社區力傳播網》之前報導過的青銀共餐還是青銀共居,都希望能在這樣的漩渦中拉出一艘救生艇,突破過往心結與負面氛圍,承載著世代融合的盼望,奮力前行。
八月的社區力專題《青銀共創 社區共好》,將是今年度對於世代隔閡主題的一個句點,但這並不代表著對代間融合的努力僅到此為止。畢竟社區這個場域,充滿無限可能。世代之間的美麗相遇,進而共存共生,不是夢想,而是願景。就先來看看社區與大學攜手合作的故事。
塭仔圳的市地重劃危機 凝聚青銀團結力
新北市新莊地區的塭仔圳,近年因土地重劃案而較為人知──除了外地人,也包括當地人。「為了深入探訪塭仔圳,我們一群人騎腳踏車及機車進入迷宮似的工廠區,沒想到在半途就被野狗追著跑出來,可以想見一般人對這地區一定也很陌生。」新莊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曾美慧說。
塭仔圳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它位於新北市新莊區與泰山區的交界,以金屬加工產業佔大多數,連美國哈雷機車的零件也是從這裡產出,甚至有人戲言造出航空母艦都沒問題。
你可以騎著U-bike優游穿梭在謎樣的鐵皮工廠區,時而撞見林野地及菜園,穿過蜿蜒小路可以看見紅磚古厝,還有隱身在木材工廠內的李石樵故居等景象。然而,新北市政府地政局預計於2019年執行此地區的重劃案,屆時將有三分之一的金屬加工產業及居民面臨遷移命運。
於是,在地深耕近20年、致力於跨代教育的新莊社區大學挺身集結在地老、中、青三代,於2017年向文化部提出青銀合創實驗方案「打造塭仔圳願景生活圈計畫」,除了與住民集體拼湊過往的生活面貌,更希望未來的生活願景是由在地人自己決定。曾美慧表示,社區大學本身集結青銀在地的團體及個人,學習真正接地氣並回應地方挑戰。透過青銀合創實驗方案,吸引資深老師、工作人員與學員成為「師工學智囊團」,並支持社大年輕工作者共同參與學校決策,承接在地人的生活經驗,積極投入社區工作及參與行政變革,充分展現青銀跨代之間的協力合作。除了在地耆老貢獻智慧之外,也邀請新莊區內的輔仁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及國高中生參與,捲動年輕人對於在地的理解,讓關愛地方的心聲能夠被聽見。
「塭仔圳願景生活圈計畫」青銀合創實驗方案偏重在地方知識及活化在地產業,以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此方案的青年代表黃昱傑表示,在地產業文化及都市綠帶生態是兩大重點,特別的是後者盤點社區綠點,以評估營造民宅空地及菜園的可行性,未來可以開辦野孩子學堂及可食地景,期望打造成新莊綠生活圈的模範據點。
只是面對土地重劃與工廠拆遷,黃昱傑無奈地說,屆時工廠都將被遷往鄰近工業區,取而代之的是多棟都會型大廈,住宅空間愈顯擁擠;溼地及古圳水道也會變成大水溝,防洪效果令人質疑。在地居民所期待的綠地生活及慢活城市的希望是否就此破滅?市地重劃能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都在許多人的心中打了大問號。然而正如曾美慧所說:「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就連改變都不可能,而去做的過程就是改變的開始。」
多年參與社區工作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長吳碧霜表示,通常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學業或工作,以致投入社區服務的年輕人比較少,因此需要透過媒合或平台讓年輕人有機會與社區長者互動。年輕人有自己的興趣與想法,年長者也有自己的經驗和專長,也許剛開始之間的磨合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是透過行動方案及關注議題把兩者結合起來,會成為社區組織中一股最大的行動力量。
看完了新北市的塭仔圳,我們將眼目調轉至高雄的旗津區。
中山大學學生 推動發展長者友善社區
新北市的塭仔圳有一個新莊社區大學,在高雄的旗津,則是有一所中山大學,肩負起高雄城市發展動能的角色。面臨社區老化、環境衰變、居民年邁等問題,中山大學鼓勵師生走出校園連結社區,結合校內各學院的教學、研究與實務能量,提出《4 Rally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在地傳承跨界創新》計畫,以鄰近社區作為實作場域,連結各界資源,促進青年和在地長者共同探索,開創不同以往的未來生活。
此計畫發展「社區文化」、「高齡照顧」與「永續發展」三個實作專案,其中「高齡照顧」的目標在於翻轉高齡者的「被服務者」角色,創造高齡者社區參與的另類模式。一般人對於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常認為他們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是需要被照顧服務的角色。而政府與相關單位所提出的相關福利措施,如免費公車、居家照護、無障礙公共設施等,時常侷限在照顧與服務高齡者的框架中,對高齡友善社區的推動而言,屬於消極面向。
為了改變這點,中山大學社會系的學生實際走入社區與高齡者訪談互動,並進行長者生活的參與式觀察,除了能更多認識長者,也思考如何讓他們走入社區、與不同的人接觸,產生跨界互動,進而讓高齡者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付出所能,從依賴社會變成融入社會,發展成長者友善社區的模式。
例如,結合在地的特色產業,經由技藝的傳承,使高齡者與年輕人共同投入生產,形成跨世代的合作與交流;而在「咱旗津人的故事」資深公民走秀活動中,讓高齡者變成說故事的人,將生命經歷分享出去,使長者跳脫以往被動閱聽者的角色,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成為舞台上的表演者。此外,學生改建部分技工宿舍為「職人部屋」,透過「老人以工換宿」的方式開發高齡者生產力與代間傳承機制;也透「忘年島」辦理一系列的活動,結合青銀交流與青銀共遊等元素,讓高齡者在參與行程中,再次感到青春活力。青銀共遊行程是需要量身打造的,例如銀髮族體驗野炊及戲劇音樂等活動,他們也邀請銀髮族擔任餐飲體驗服務的顧問,提供年輕人建議,學生當幫手,促進青年與銀髮族代間的交流。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長吳碧霜觀察,時下年輕人較不會主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因此建議年輕人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涯規劃,透過實際參與甚至是駐點社區,就個人而言會有許多學習成長,也能為社區發展注入一股新力量。
學校與社區 是青銀共創的好拍檔
不論是在新北市的塭仔圳,還是高雄市的旗津區,我們可以看見學校是青銀之間的媒介、平台,也是代間共創的重要推手。當學校與社區聯手打造出青銀共創的舞台,其果效與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雖說世代間的接觸、瞭解,進而合作,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但若有好拍檔同行,相信會是趟有趣的旅程。畢竟,在被世代對立的漩渦吞噬之前,找到可以共同攜手突圍的方式,應是當前最迫切的事。
社區力傳播網編採團隊
記者/攝影|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胡善慧
編輯|胡善慧
影音|曾雅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