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又慧(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

我們如何關懷社會?如何關心社會的公共事務?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落實在社區的日常生活:去發現社區的需要,然後去關顧、去參與,和社區的人們一起同在,一起發掘需要,一起協力同心來解決。

工作的關係,這些年來跑遍許多社區,看到許多人投入在社區,並把社區工作當自己的志業,他們花很多時間和居民們博感情、建立關係。不論是陪伴社區孩子課業,協助婦女或居民就業,舉辦大小活動,或是一起和居民討論產業發展,想要讓社區創造更有力的經濟條件,社區人和人之間關係能更活絡等。他們與其他社區居民也許非親非故,然而包括要和政府公部門打交道,和民間機構寫計劃拿補助,舉辦活動、處理方案書寫,甚至大大小小、繁瑣不已的行政事項,他們都願意去做,他們也全心付出照顧社區中被遺忘的孩子、被忽略的家庭。

這些人進入社區服務社區、參與社區的日常生活、融入居民的憂傷歡樂。社區中無助的婦女、需要幫助的家庭、大大小小的孩童,甚至鄰里長、學校老師、社福機構等,都要找他們商量、一起出力作事,共同在社區協作。這些人將愛心落實在尋常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高言大智,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偉業被看見,他們就是進入社區,關顧、陪伴,紮根在社區生活著。

開啟社區睦鄰運動的湯恩比館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社區工作的開始,是由牧師們和一群基督徒在教會日常生活中,不斷和社區互動與建立關係,所產生的結果。他們走過的軌跡和一步一步踩出的步伐,就是近代社區工作專業知識開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1886年英國的巴涅特(S.A. Barnett)牧師夫婦,在牛津畢業後受派至倫敦東區牧會。當年的倫敦東區充滿著許多的移民和貧窮的人口。牧師和教會會友們看到社區民眾許多的需要,無論是就業、教育、法律、經濟或者是婦女、兒童等衍生的狀況,他們在這些需要上,看見教會應當承擔的責任和該作的事情。於是他們就在社區中找了一棟房子,作為和居民一起工作的場所,這就是日後有名的湯恩比館(Toynbee Hall)。這棟房子之所以起名為湯恩比館,是因為其中一名牛津的經濟歷史講師湯恩比(A. Toynbee),由於十分投入社區的公共事務,後來生病過世。為紀念這位講師的付出,於是以他的名字做為紀念,為這棟房舍取名「湯恩比館」。

湯恩比館的成立吸引了歐美等國爭相前去取經,也直接或間接促成了西方社會許多社區工作與睦鄰運動專業知識的產生,如後來的美國芝加哥的霍爾館(Hull Hall)和德國柏林的社會工作社群(SAG Berlin-Ost),都曾致力於彌平階級、族群不平等或貧窮公義等等的社會現象。由此可知,湯恩比館其實就是世界社區睦鄰運動的濫殤,也是教會在倫敦東區在地參與和投入,自然而然產生的全人服務發展,在歷史上所結出的美好果子。

社區工作的歷史,讓我們看到社區是日常的一部份,社區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服務,因此社區工作就是社區居民的在地生活,自然而然產生的過程與結果。從生活中的睦鄰運動開始的社區工作,開展創造的各種實踐策略與精神,如今成為影響世界的專業知識與生活方式與文化。

我們如何關懷社會?如何關心社會的公共事務?最直接的途徑,就是落實在社區的日常生活:去發現社區的需要,然後去關顧、去參與,和社區的人們一起同在,一起發掘需要,一起協力同心來解決;而不是自絕於社區的日常事務。而當我們走入社區,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習、服務,並且與社區的需要同行,讓社區的人看見與親身感受到愛與關心時,福利社區化、在地老化、社區照顧等就不再是個政策亦或理想,而是真實地落實在我們的社區中,能夠照顧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呂 又慧

呂 又慧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台北和平長老教會會友,曾任勵馨基金會中途之家社工員、「少女希望網絡」部門主任、「蒲公英中心」副主任,以及台灣神學院教會與社會系專任講師。以一顆溫熱的心關切弱勢,並將觀察的感動化做文字,發表多篇期刊文章,盼能讓社會重獲盼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