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俊松(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社區是人們群聚生活的空間領域,社區工作理當以人為本,以居民為核心。「以人為本」的社區工作是一種由生活者立場出發、強調住民參與性的工作模式,各種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皆以社區民意為依歸,透過社區溝通和居民參與的途徑,探討解決社區問題的方法,以提升社區居民集體的生活品質與福利水準,營造一個永續經營的家園。然而,社區工作若在政府威權之下,則是透過黑箱作業式的競爭型補助、嚴重壓縮的計畫執行期間、繁文縟節性的核銷作業管制、強制命令類的諸多行政干預與文書作業要求,以及扮家家酒式的擾民評鑑和虛有其表的成果展等績效評量機制,來主導社區建設的走向與社區服務的內容。

這種「政府權控」壓縮了社區的能力發揮與創意展現,養成社區組織填鴨式的慣性計畫操作手法與秀場式的績效吹捧流風,除了嘉惠地方有志政治人物不切實際的自誇自擂之功以外,少有利於社區實質問題解決與社區居民集體生活福利提升之效。此外,也錯誤性的強化了「官僚本位」的正當性圖像,進一步箝制了「社區自主」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建設,壓縮了以人為本的社區工作理念與思維,使得在權控下的社區,都無法發展出常規性的對話機制,社區居民少有對話討論溝通的參與空間;更甚的是社區惰於建設制度性的法定決策機制,居民未能與聞社區決策的制定,難以養成積極的公民精神與厚實的公共責任意識,以致於社區居民的參與深受政府和地方有志政治人士的操作,流於侍從性的參與。

社區工作的本質是「造人」——從營造一個新的人開始,進而營造一個新的地方、新的社區、新的社會。故以人為本的社區工作首先要推動一種民主化和公共化的生活觀念,強調在地住民的參與性,由社區居民自己來管理自己社區,培養公民精神與意識;繼而主動參與關心地方生活環境的改善,主導自己社區未來的發展圖像。因此政府需致力發展出以下三點以社區為主體的服務模式,才能有利於「人民本位」社區工作的實踐。

一、持續穩定的經費挹注

觀察歷史的發展得知,社區發展是與社區建設經費息息相關的;社區缺乏穩定建設經費時,社區發展將變得不可能。同理,不穩定的政府補助也無法促進社區的永續經營。社區要得以長期永續發展,社區就需要有持續性的經費挹注,以社區為主體的服務模式因此主張政府要大力投資社區。

投資社區意指除了補助型經費之外,政府要保障社區擁有持續性、穩定的年度運作經費,以使得每個有意願自我治理的社區都能夠更好的自主運作與成長。這裡所謂持續性、穩定的年度運作經費是指基本保障型的社區運作經費,只要有意願營造發展的社區,都可以循法定社區自治機制(如社區公民會議)提出申請使用,並依法核銷。

如此,不但可以協助社區建立穩定有效運作的自治機制,激勵社區居民的參與,落實社區的主動性;也使得社區因為有穩定、可以預測的年度經費可供建設,可以規劃擬定社區短、中、長期的建設藍圖、依序落實,提升社區的能動性;更可以透過社區持續成長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培育豐富在地人才。

二、「由下到上」形成決策

政府應採用一種「由下到上」的開放式政策形成途徑,增強社區的主動性、激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共決策過程;具體表現在政府有關社區計畫與執行的政策議程中,應主動邀請專長相關或議題相符的社區參與規劃和審議過程,並尊重社區的普遍性建議和共識來形成最終決策。如政府可以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或參與式預算等方式,讓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相關建設的決議。政府也可以公聽會、座談會、工作坊等方式,讓社區居民參與大型社區公共空間、景觀工程的設計與提案,並依社區意見進行建設。

三、提供更多平行對話與溝通

以人為本的社區工作對政府的期待是服務,期待政府部門對於社區自主性決策與執行所提供的服務,應高度著眼於價值觀的評量,而非過多的層級命令與行政指導;政府部門對於社區計畫與行動,所提供的服務應是更多平行的對話討論與溝通,而非更多的書面作業與績效監控。也就是說,以社區為主體的服務模式要求政府的服務不能簡化為冰冷的量化數字與文書要求,而是要高度留意於社區民本價值體系的建構與表現,如此才能培力社區落實以人為本的理想境界。

廖 俊松

廖 俊松

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公共政策分析博士,現任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公共政策、地方政府、公私協力、社區營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