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正德(台灣資深影評人686)
在這個書店不斷消失的年代,談書店與社區的關係,實在是有點尷尬,畢竟這不是個新鮮的題目。先別看前幾年,單就今年來說,因疫情爆發而消失的書店就多到讓人數不下去,其中最令人不捨的是社區中的獨立書店。
每個書店結束營業前後都會引發或大或小的感嘆及議論,而在這些聲浪中,有一種嘲諷或指責的聲音出現,「平常不常去支持,等書店要倒了才開始嘆氣」,或者「一間書店生意最好的時候就是倒店之前」,雖然這些說法未必公平,但也適時反映出某種人性,也有人更進一步提問:「書店畢竟結束了,那是否表示該地區根本不需要那間書店?」
這問題其實我自己也提過許多次,每次也都會引用英國小說家潘妮洛普.費茲傑羅(Penelope Fitzgerald)的小說《書店》(The Bookshop)裡的最後一句話,「那個城鎮並不需要一間書店」,來刺激讀者反思,但這畢竟是消極的提問,或許我們該積極地問:「書店要在社區中生存,該如何爭取社區支持?」或「書店該具備哪些特殊功能,讓社區居民覺得不能沒有書店?」
當然,這些問題都還是太粗略,在網路時代很多事物可能都需要重新定義或思考,有的書店可能不需要社區支持一樣能生存,有的書店則可能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做社區工作,如苗栗苑裡的掀冊店。地方性較重的書店可能偏向後者,都會區的書店則偏前者,中間一定還有很多模糊地帶或例外狀態,像是攝影書店、建築設計書店、科普書店,這類專業性強的書店,可能就不太需要維持社區關係;但某些一樣是高專業性的書店,就需要營造社區關係,例如:親子繪本書店、地方文史書店等等,所以很難一概而論。
書店在地方 讓居民不能沒有它
以新北市三重的常日書房為例,就是一間具有當代樣貌的獨立書店,店內餐飲的比例比書多一些,甚至第一次進去的人會以為是咖啡館,但它特別的地方在於早上八點就營業,是全台開店最早的獨立書店(不含24小時營業的連鎖書店)。店主開店的初衷是有感於故鄉三重居然沒有書店(傳統書店多以文具為主),她希望三重人不要連買本書都要往台北市區跑,所以特別在店外牆上弄了一句標語「生活不在他方」。
這句話是對應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的名言「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的反向思考,意即她希望三重人能在自己的社區就可以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她早上八點就開店。這時間對於學生、上班族而言,可能早已出門,但在地還有一些家庭主婦或不必趕上班的人,可在此時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即使這時段客人不多,卻有些具有重要意義的社區互動在彼此之間發生,即使外人看來他們可能只是在閒聊。當然,常日書房也不只是如此,許多獨立書店在做的事它都會做,例如:辦活動、走讀或講座,甚至與其他社區組織串連合辦相關活動等,這都是與社區發展深度聯繫的方式。
位在桃園龜山的新星巷弄書屋,也在爭取社區支持的過程中苦苦掙扎許久,一開始周邊鄰居都感到怪異並狐疑他們到底在做什麼?經由不斷辦活動宣揚書店理念後,最近一場關於桃園舊城的文史發展講座,吸引了爆滿的人潮,真的很不容易,而這並非新書推廣活動,對生意可能不會有立即而明顯的幫助,但卻是重要的社區連結。
同樣在龜山卻離林口較近的焙思書房是另一個例子,店主除了開書店賣書,自己還有烘焙麵包的興趣,這從店名就可以窺見。一定有人建議她何不開麵包店就好,但你從她書店裡辦過的讀書會與講座,就知道這建議不該說出口,更不用說焙思書房的隔壁還有間連鎖租書店呢!
書店周邊有幼稚園又有安親班,雖然附近住戶不少,但還是要想盡辦法凸顯自己的價值,針對親子或青少年辦說故事、讀書會等相關活動會是一大優勢;每週定時有熱騰騰的麵包出爐又是另一優勢。此外,店主也保持一種「有次序地關燈」習慣,從八點後整條街只剩書房亮燈,九點打烊後招牌燈仍亮著,九點半後還留著一個圓形招牌燈,亮到十點才關燈,如此維持了兩、三年。這種類似某種儀式的動作是有其意義的,如同常日書房早上八點即開店一樣,對社區居民而言,這些都會成為他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不只是社區書店 更是文創基地
台中北屯的川堂書店,店內不僅提供在地小農產品的餐飲,每週也會在店門前舉辦小農市集,二樓空間則舉辦講座或影片放映活動。川堂書店位於旱溪旁的新興住宅區,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一般外地人較少來此,在此開店非得靠社區支持不可,也因此一定要能抓住社區居民的生活脈動,跟著在地一起呼吸。
位在台中海線上的清水散步,其前身在30多年前原是一間唱片行,2007年才轉成書店兼賣咖啡,店主吳長錕本人就累積了數十年的社區藝文推廣,以及地方文史活動串連的經驗。清水散步不僅可以對外宣揚清水的種種景點名物,亦是社區的文創活動平台;這點霧峰的熊與貓咖啡書房,自2015年成立以來也一直這樣做。熊與貓咖啡書房由作家林德俊與韋瑋夫妻兩人一起經營,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展覽、走讀活動等,與霧峰當地各個學校、圖書館、商家保持聯繫合作,推動各種社區發展的事務。清水散步或熊與貓咖啡書房儼然已不是一般的社區書店,他們做得更多,甚至可以說是個文創基地。
不論獨立書店做多或少,它總是能給社區帶來更多活力甚或資源,並且熟悉社區脈動,能滿足社區居民的某些生活需求,相信這樣的獨立書店就會是不可或缺,甚至不可多得的存在。社區的獨立書店就是提供一種生活的理念或想望,並且可以給出一些實踐的方法或諮詢。莫問書店(生活)到底在不在他方?只要它能跟你互通聲息,息息相關,它就在你方!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