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維棕 (汐止文化網創辦人)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十多年來,每年邀請礦業耆老及相關人士參加活動,特別是這兩年來台日煤礦文化交流,日益受到台日雙方各界的重視。日本「田川石炭歷史博物館」館藏礦工畫家「山本作兵衛」的畫作,已經獲世界記憶遺產殊榮,國際專家對其有高度評價,遺憾的是田川石炭的礦業遺跡現場未能完整保存。從2014年起,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開始與田川進行礦業文化交流活動持續至今,交流過程中雙方發現,台灣所保存的煤礦生產相關設施、文史資料及照片,剛好能完整重現山本作兵衛畫作裡的樣貌,成為無形與有形文化資產的最佳對照,也為百年前的台日礦業技術合作故事留下見證,於此因緣下,雙方遂於2016年締結為友好館。

長期以來,有為數不少像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這種民間組織,在台灣各地不遺餘力地維護與保存地方文化產業或遺跡。像平溪這種在新北市屬於資源較為匱乏的區域,日據時代一度是台灣採煤重鎮。從平溪、瑞芳九份到基隆一帶,煤礦開採不僅成就了汐止周家、潘家等家族大業,更成就了北台灣的顏雲年、李建興等「炭王金霸」的煤礦鉅子,影響台灣至少一甲子。

隨著時代更迭,許多重要的在地產業與遺跡,因著工商發達與城市開發而逐一消失,特別是煤礦這種非常大型的產業遺址,保存與維護都十分不易,更需要大筆的資金與人力的投入。平溪天氣濕冷,礦層所在之處更甚,以至於內部許多大型機械難以妥善保存;而位於城市較佳地帶的區域,大多被開發成為住宅區,以汐止基隆為例,原本盛產煤礦的友蚋區域,許多礦層上現在都成為高級住宅區,例如麗景社區、綠葉山莊、瑞士山莊等。汐止過去發生倒塌意外的林肯大郡,也多少和附近的礦層和大面積開挖山坡地填土有連帶關係。因土地的價格越來越貴,所以過往的煤礦業主都非常惜地,願意花巨資整理過去開挖煤礦的礦場,並推展在地產業的人,實為寥寥無幾。

煤礦是平溪重要的產業,至今還是觀光的重要資產。(照片來源:鄭維棕)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今年11月曾舉辦的「礦工回娘家」活動,也邀請了館藏世界記憶遺產礦工畫家「山本作兵衛」的友好館「田川市石炭歷史博物館」共同參與。在著名的平溪線鐵路即將屆滿100周年的前夕,和日本重要礦鄉田川的筑豐線鐵路結為姊妹線。在這些議題之下,討論台日煤礦百年的合作及文化交流、如何能更深化台日之間的觀光及文化交流活動。本次礦鄉嘉年華活動,也特別邀請在地礦工耆老們一同歡聚,包括服務煤礦業超過一甲子的老礦工周朝南,以及至今所剩無幾的女礦工之一吳美霞,吳阿姨在新平溪煤礦駕駛服務至今超過40餘年,她娓娓道來1937年自日本進口,全世界碩果僅存的「獨眼小僧」日立電機車頭的故事。

這的確不易,經營園區的龔俊逸是礦場後代,為這個園區至今已經所費不貲,投下的心力也相當可觀。在平溪,如果少了煤礦和鐵路,這個區域的產業與觀光將會遜色很多。地方特色產業文化往往與地方的勃興連動,特別是越大型的特色產業,連動於地方的發展越為密切。對過去以台灣煉鐵為主要工業產業的汐止來說,許多當地居民就是在煉鐵工廠上班,養活一家子。汐止以北的大半江山,幾乎就是台灣的產煤主要聚落,因此,這個工業的崛起也和煤礦息息相關。但也因為汐止位居台北主要衛星城市,隨著高聳入雲的高級住宅一一蓋起,這些產業遺跡也逐漸消聲匿跡。同樣的,位居平溪的許多私有礦場,目前大部分都呈現荒廢狀態,要找到像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這樣有心經營者微乎其微。

許多地方特色文化與產業,特別是大型產業面(如礦場、海港、古蹟建築等),如果沒有政府的積極推動與參與,以私人的財力或資源,想要永續保存或推廣,都相當吃力。因此,政府談地方創生時,對於大型的特色產業,必須站在推動在地產業特色的推手角色,向這些有心提供珍貴私有產業資源者伸出援手,不管是從營運稅務,或者規劃連動在地觀光產業,政府的支持與協助都相當重要。否則,在台灣許多特色產業荒廢的土地上,很難再長出過往曾經的風光歲月,這些過去曾經陪伴在地人成長的特色產業,即使過往是炭王金霸,在今天土地飛漲下,若非政府擔任大型文化產業再生的推手,恐怕也難敵時代的催逼,這些珍貴的產業資源,再過幾年恐怕都要灰飛煙滅了!

政府要協助地方才能推動產業再生(照片來源:鄭維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