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九年前,在台北土生土長的劉炳熹牧師來到台東偏鄉成功鎮的新港教會,服務社區中需要幫助的人;一年前,余尚儒醫師帶著妻兒從嘉義搬遷到台東都蘭,想要提倡在宅醫療並成立一間通往家的診所。他們為東海岸拉起一條線,希望能串連許多人,共同編織一個愛的網絡,讓需要的人可以獲得資源,在偏鄉實現照顧生命的夢想。

社區的醫藥講座,提供居民與長者許多醫療知識與保健方法。(照片來源:心驛耕新關懷協會)

 

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教會對面有一個五、六層樓高的醫院,儘管硬體設備充裕,但在偏鄉卻起不了作用,也很難自負盈虧,即使這個醫院將薪水提高到三、五十萬,仍舊沒能聘請到醫師,除了每天從台東市區過來的醫師,平常醫院就只有急診室的功能,且病人跟醫生間的關係若無法建立,就不易發揮醫療功能。

劉炳熹觀察到社區很多都是獨居或雙老的家庭,每當村中搭起大棚子,便知道又有一位長者去世了。村子裡的居民愈來愈少,也愈來愈老,且若家中有人身體發生狀況,整個家庭就會陷入困境。

新港教會中有位住在泰源部落的會友,已中風十多年,在學校擔任廚工的妻子總得開一個半小時的車,載丈夫到台東市區看診,但因偏遠山區常請不到代班人員,為顧及妻子的工作,便只能就近在衛生所看診拿藥。直至去年,這個長久以來的問題終於露出一道曙光。

在一次的社區聚會中,劉炳熹認識了余尚儒,並告知了這名會友的狀況。余尚儒來到這位會友的家,調整了藥物,也帶入語言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之後這位會友的妻子說:「自從藥物調整後,我先生半夜便不再頻尿了。」劉炳熹聽到這件事,高興的同時也感到揪心,因這是否代表著他們這十多年來都沒辦法好好睡覺?於是劉炳熹開始思考應如何去照顧人的生命。照顧這件事,不只是醫生的工作,而是讓不同專業的人都可以進來合作,是每個人的事。而在宅醫療的核心概念,就是從cure到care,以往人們都認為一定要把病醫好,才是醫療的目的;但其實真正重要的不只是cure,更應該是care。

余尚儒醫師(前排左二)至新港教會在宅沙龍分享(照片來源:心驛耕新關懷協會 )

 

照顧  是一件要共同努力的事

在一次的在宅沙龍聚會上,劉炳熹問:「到了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天,你最想在哪裡?」很多人的答案是「在家裡」,且身邊圍繞著熟悉且愛著的親友。於是他心想,如果家是最好的病房,我們應該一起努力,但該怎麼做?

「沒有錢、沒有資源,但我們希望喚起更多夥伴一起努力,讓東海岸變成一個最適合照顧的地方,而這個行動它不是從上而下,而是需要從下而上。當我們願意開始行動,就會發現,未來也有無限可能。」在宅醫療不只是提供長者完善的照顧服務,也希望透過社區力量,讓民眾開始為自己的健康把關,減少未來失能的可能與醫療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