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素華

餐桌是連結關係、交流情感的好方法。有人把餐桌搬到戶外,而且是農村的戶外,企圖讓人與在地食材、自然環境串連,同時也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餐桌來說故事,讓人花一餐的時間,認識一個農夫,吃到安心,有可能還會採購更多的農產品,而且保證不會買到假貨,這樣的創意農村行銷,背後的操盤手是返鄉青年藍凱瀚。

出生苗栗大湖的藍凱瀚,23歲就返鄉創業,從網購、旅遊規劃,甚至中途轉戰中國做航空公司的餐具生意,然後再度返鄉經營父親的牛樟芝事業,這一路的生意頭腦,讓他轉型辦「餐桌」時,也能將農村的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他自信地說:「農村有很多的價值,當然我們會用價錢來證明。」藍凱瀚的農村餐桌不是一般的辦桌,他要讓人願意多花一點錢買農村的價值,所以凡事都要下功夫做到位。餐桌上不僅展現農夫的職人精神,就連農村的美學、環境的美學,一點都不馬虎。

青年返鄉 富足鄉民

在辦餐桌之前,藍凱瀚曾經辦過青年論壇,分享年輕人返鄉的故事,一個月一場的論壇,有地方人士、農夫、科技農夫、地方業者、民宿業者、文創工作者,甚至南投茶農都曾經是座上賓。共學是論壇的會後討論,大家各自交流學習,常常20至30個人聚會聊到夜間11、12點。返鄉青年都有一致的信念,希望自己的故鄉變得更好。當時的大湖,社會大眾知道的都是草莓季,除此之外,大湖還有什麼可以吸引民眾前往呢?除了農業還能有什麼發展?如何讓大湖的年輕人願意返鄉成家立業,一起為翻轉家鄉而努力,在這樣的背景思維下,催生了大湖「返青富民」聯盟。

「我要講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返青富民』回來的不只是農夫,地方創生不能只有農夫,不能只有農業,『返青富民』不是單純一個青農團體。它是一個青年團體,不限於農夫,如果只有農夫,那將是一個失敗的事情。」藍凱瀚訴說「返青富民」背後的意涵。的確,農夫種出好的農作,如果不懂行銷,也無法創造好的產值。結合眾人之力打造出自己家鄉的價值,「返青富民」聯盟的青年們有策略的將農村商品化,將其文化價值透過行銷,創造出最大收益,真的做到地方創生。藍凱瀚表示,地方創生在於如何提升農村的價值,價值很簡單,誰願意付更多的錢來買這個商品,它就有價值。讓每個人願意拿出兩千元來農村吃飯,也讓農村的夥伴都有錢賺。優化營運模式,讓年輕人有工作機會,他自然就會回鄉,地方就能創生。

藍凱瀚

「返青富民」聯盟的藍凱瀚以品牌的概念,行銷農村餐桌,帶動地方創生(照片來源:盧明正)

互助互利 讓更多人被看見

藍凱瀚很有行銷的概念,餐桌甚至以經營品牌的方式運作,「MeSee農村上菜」就是「返青富民」旗下的自創品牌,主張好的食材、好的環境、好的關係。MeSee是客家話「味道」的發音,是滋味的意思,從英文的字面來看,也同時是邀請大家用心去感受這塊土地帶給我們的禮物。你有多久沒好好跟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頓飯了?農村餐桌不僅要傳遞人與食物以及人與土地的關係,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都會區,人與人關係疏離,來到農村,在這個餐桌一起吃飯的,就是一個關係,你可以開始去創造當下的連結和感受。

餐桌開辦之初是接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案子,有一次在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辦餐桌,當時的合作,邀請社區居民來共同參與。藍凱瀚說:「我們有經驗,做給他們看,他們找夥伴青年來配合,跟年輕人互動,你教他做在地食材,這才是屬於地方的。我也曾經去社區教80歲以上的阿嬷擺盤,做共食共餐,餐桌有很多不同的呈現方式,我教你學,讓社區居民知道可以去這個事情,也讓年輕人有機會賺更多錢。」 對「MeSee農村上菜」而言,互助互利,讓人的價值被看見,即是它的核心精神。

農村餐桌是一個很好的在地體驗,也是一個食農教育的機會(照片來源:藍凱瀚)

農村不是便宜的 它賣的是價值

一個戶外餐桌需要哪些配合的食材,會依據不同地方而有所差異。藍凱瀚說:「有一次我朋友殺了三隻鵝,在民宿外面的大草皮上吃,民宿養鵝,就是屬於在地食材。」他也提到一個戶外烤山豬肉的例子,因為看見朋友活捉小山豬宰殺的過程,他才知道山豬黑色的毛,刮掉後是白色的肉,重要的是在山上有機會現場吃到烤山豬,那個成本很高,體驗的過程就是在創造餐桌的價值。包括餐桌每一張照片也在創造不凡的價值,要花多少錢才能拍一張漂亮的照片?要花多少錢才能拍下這個美好的環境?農村需要行銷,行銷少不了好看的照片,每一個環節的思考都在讓農村的價值被看見。

藍凱瀚一再地強調,農村不是便宜的,它在賣的就是「價值」。讓都會跟農村的關係拉近,給消費者吃到最原味和健康的食材,聽農夫的故事,讓農夫被看見,這些都是餐桌的價值。來到農村餐桌用餐,每一道上的菜,都會介紹是誰做的,這些上菜的人都是農夫,他們被介紹出來說自己的故事。怎麼種菜?麵包怎麼做?怎麼養蜂?真假蜂蜜又要如何分辨?……把食材提供給用餐者,如果他們認同也想採購,就可以私下跟農夫購買。這個就是「返青富民」精神的體現,幫助夥伴的價值被看見。

這也是為何一餐飯一個人要收到兩千元,因為餐桌是吃一個故事,不是只有吃飯。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很多人打這個名號去申請補助,補助終歸會用盡,藍凱瀚認為,回歸市場機制,如果被認同,就應該被留存下來。年度大型活動可以拿政府支持經費,但地方創生還是要回到產業本身,讓餐桌回歸到行銷面。

舉辦「好好食飯」的活動,強調地產地銷,新鮮直送,用餐者好好吃一頓飯,也好好認識口中的食物(照片來源:藍凱瀚)

雖然為農村的產出訂出價格,但農村之美真的是非金錢可以衡量,當大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品嚐食物的美味,沉浸在與跟身邊的人連結的幸福感時,心中要懷著無比的感恩,是這群農夫對土地的愛惜,我們才有眼裡和口中享受的一切。然而,對藍凱瀚來說,看著農村餐桌的呈現,他和夥伴們希望青年能返鄉,用年輕的想法發揮創意翻轉小鄉鎮,幫助故鄉變得更好的使命,似乎更向前推進了一步。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