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在火車到達不了的台東縣成功鎮上,我訝異於這樣偏遠的地區,居然有個非原住民的年輕牧師。這個71年次、從出生沒有離開過台北的年輕人,在二十多歲時被分發到台東偏鄉服務。他體會到社區的服務工作並不是一種流行,而是必須思考社區實際的需要,於是展開「心驛耕新計畫」,讓一棟具有豐富歷史的老屋為社區帶來意義。

 


 

沿著台11線海岸公路,來到台東縣成功鎮,這裡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漁貨中心,因著漁獲資源豐富、漁業的蓬勃發展,使成功鎮成為台東縣第一大鎮。在這被歲月刻劃出深刻軌跡的漁村裡,有著海天一色的港口風情及濃厚的漁港文化氣息。成功鎮的對面就是太平洋,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太陽從海上升起,在這裡靜靜地坐著,不需要隻字片語,就能感受到故事的感染力。這是個火車到不了的地方,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輾轉來到這個小鎮。

成功鎮上有一棟無牆教會──新港教會,這棟歷史建築是成功鎮的重要地標,是社區裡人們的聚集之處,也是旅客到成功鎮停留的景點之一。71年次的劉炳熹牧師,高中時期因課業瓶頸,身為基督徒的媽媽帶著不快樂的他到教會認識信仰,之後考上政治大學社會系社工組,退伍後就讀神學院,畢業後於2009年分發到台東縣成功鎮的新港教會。這個在台北生長、不曾離開都市的年輕牧師初到之時,教會缺乏人力,設備資源也不足,但他與妻子蕭瓊子從陪伴社區兒童為起點開始服務這個社區,孩子漸長,如今也都在教會裡服務有需要的人。

劉炳熹牧師與師母一起到台東成功鎮服務九年多(照片提供:劉炳熹)

 

服務在地兒少與婦女
除了已舉辦8年的週末兒童營之外,每到暑假期間,成功鎮居民皆知的大事就是教會所舉辦的「小新星兒童夏令營」,會有上百個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不僅老師忙碌,連社區的婦女們也全員出動幫忙預備餐點,讓這些孩子能有充滿喜樂的回憶。

成功鎮是個人口外移區,孩子長大便會離鄉,因此劉炳熹希望能好好把握孩子還在鄉的時間,讓他們能真正認識社區。每年暑假他會帶著社區的青少年一起騎單車,進行尋根之旅,在旅程中將在地的歷史故事刻劃在每一個參與夥伴的心上,他覺得每次跨越過新的旅程就充滿力量,就如他這9年來到成功鎮的心路歷程。

劉炳熹不僅重視兒童與青少年,他也幫助嫁到當地的女子們。有許多台東本地的孩子外出讀書、結婚,另一半是新住民或來自於外縣市。她們人生地不熟,在這個工作機會不多的小鎮務農、養蝦,當中有些人難以忍受傳統的家庭觀念,有些人則承受與公婆互動、孩童教養的壓力,倘若丈夫不懂得如何溝通,日子就更加辛苦。教會於是組成「媽媽小組」並安排心理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哭了,但也因為媽媽小組的支持,讓這些婦女們獲得持續往前走的動力,也把教會當成另外一個娘家。

劉炳熹十分注重社區孩童們的成長(照片提供:劉炳熹)

 

活化老屋的「心驛耕新計畫」
新港教會旁有一棟80多年老屋,是成功鎮目前僅存的兩層樓日式建築,曾是日治時期日本支廳長菅宮勝太郎的官邸,之後高端立醫師收購設置為高安醫院,對社區醫療有著無數的貢獻;高安醫院時期後由新港教會買下成為靈修會館,並被文化資產處列入歷史建築。它代表了整個成功鎮的歷史,存續著地方居民共同情感與記憶。因著這些歷史價值,劉炳熹致力於連結社區及教會進行老屋空間的修護與活化,並將此計畫命名為「心驛耕新計畫」。

「很多人看待歷史建築都是希望能帶來更多的利益,常是沒有利益就落入被拆除的命運,但我在意的是『意義』,如果它沒能給社區帶來意義,就算修護好,放著也是變蚊子館。」劉炳熹結合了社區與專業人士的力量保存了這棟歷史建築,如今不但是社區居民的聚集之處,也是許多到東海岸旅人們必經的參訪之處。

劉炳熹認為,教會的社區服務工作不是一種流行,而是必須真正思考社區的需要,及時跟上社會變化的腳步,發現各層面的問題,並不斷反省調整。當社會的價值觀往都市靠攏時,劉炳熹說:「我覺得做個台東人,比生活在都會區裡驕傲。來到新港,可以深刻認識台東這塊有情有義的土地,也可以與當地居民在上帝的愛裡一起成長。」有空來趟成功鎮,也許你會發現劉炳熹正恣意且滿足地在這裡欣賞著海港之美、建築之美,以及自然人文的美麗風情。

社區阿公阿嬤一起畫下台東成功鎮的美麗風情(照片提供:心驛耕新關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