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2020年初夏,一個週末,高雄市一群東南亞新住民姊妹,聚集在捷運站美麗島學苑內,分享她們研發的桌上遊戲,希望透過歡樂的多元文化遊戲,有效率的傳達知識、文化、語言,並帶著這些桌遊進到社區協助居民認識多元文化。


台灣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早在6至7千年前,就有南島語族的人民渡海來台,成為台灣的原住民;4百年前荷蘭人的殖民,更造就台灣多元的移民歷史;約在1980年代中期,台灣社會開啟了跨國婚姻的風潮,截至2020年4月底,內政部移民署統計,領有身分證之外籍配偶共超過56萬人。這樣的移民史,讓台灣成為一個多元、民主、富有自由價值、尊重差異,且具高度包容性的社會。

新住民帶著孩子參與社區工作與活動(照片來源:陳佳楓)

不過,在高度包容的氛圍下,族群偏見的問題仍存在,新住民不僅需面對族群刻板印象的問題,也面臨社會文化及生活差異的壓力,包括語言溝通、生育、衛生醫療、教養、家庭關係、就業困難、社區支持不足、社會支持網絡薄弱等問題。來自不同國籍的新住民使台灣人口結構快速改變,也直接影響整體國民素質及競爭力,其後代的教養問題,更考驗著台灣社會。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看見這群新住民在台灣組成家庭後,融入社區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且分享家鄉美食及文化,使台灣社會得以展現多元風貌。

高雄市臻愛天使兒少關懷協會總幹事柯雅純回憶,幾年前服務於旗山社會局協助新住民業務,在八八風災後,發現災區姊妹紛紛遷移到市區,原來是她們賴以為生的產業沒了,居住地不穩定,幾乎陷入絕境。柯雅純於是開始邀集她們聚會,協助解決生活上的需求與困難,也讓她們逐漸認同台灣並肯定自身價值。這群新住民姊妹開始從事翻譯、母語教學的工作或自己創業,並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對自己的認同和自信,從個人延伸到家庭,進而走進社區,帶著孩子投入社區工作。

柯雅純表示,像是聚集在美麗島學苑分享的新住民姊妹,一開始接觸桌遊,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現成產品,在社會企業「瘋桌遊」全國教學中心經理黃子明的帶領下,有一些在學校或社區擔任母語老師的姊妹,開始運用自己設計的桌遊進行教學,既有趣又有效率,因此決定結合文化設計桌上遊戲。

將母國文化融入桌上遊戲,促進跨文化關係(照片來源:陳佳楓)

議題型桌遊 輕鬆學習社區課題

黃子明同時也是高師大社會企業共學社群創辦人,在就讀研究所寫碩士論文時,開始關注新住民的議題;也曾因舉辦社區社福議題桌上遊戲比賽,看見新住民議題對於社區的影響力。他發現很多姊妹是他在高師大就讀時的校友,當中不乏具有專長或高學歷者,「她們並不是我們想像的弱勢少數族群,而是有能量投入社區工作的人。」黃子明說。

去年曾協助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台灣北、中、南、花東等地區,辦理社區志工桌遊培力的黃子明,有感於桌上遊戲可推廣社區的社福議題,因此將自己的實務經驗,與各國新住民姊妹的文化優勢相結合,共同設計多元文化的桌遊,藉以認識東南亞國家當地的節慶、故事及景點,也學習該國語言。

他表示,此次聚集新住民姊妹,透過賦權協助女性走出家庭、走入社區及學校,過程中看見她們的合群與溫柔的韌性。身為台灣一份子的她們,已在社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接下來這群姊妹也將帶著饒富趣味的桌上遊戲,進到社區與民眾互動交流、促進共融,消除一般大眾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

社會企業「瘋桌遊」的老師黃子明帶領新住民姊妹設計桌遊(照片來源:陳佳楓)

從陌生到熟悉,從失落到認同,新住民姊妹一點一滴建立起對新家園的愛,如今更以自己的創意,成為多元文化的最佳推手,不但是台灣族群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社區營造力量。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