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逛博物館不用再放慢腳步、細語輕聲,一趟美國喘息之旅,劉炳熹帶回了對博物館的新點子與新想像,第一個扎根台灣鄉土文化、以「廢材再生」為設計遊戲概念的兒童博物館「眺港兒童博物館」就此誕生。更特別的是這個承載孩子笑語的博物館竟是以屋齡已80多年的老屋活化構築而成,持續流傳著在地再生與共生的故事


在台東成功鎮新港教會服務了9年的劉炳熹牧師,在年初安排了一趟美國的喘息之旅。他參觀紐約的長島兒童博物館時,發現博物館雖不大,卻有很多可以讓孩子體驗的器材和遊戲。回程路上,他不斷思考著博物館的意義「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透過展示使公眾得以觀看」,便一心想著博物館的點子如何能在台東成功鎮實現。

今年的7月14日,第一個扎根台灣鄉土文化、以「廢材再生」為設計遊戲概念的兒童博物館「眺港兒童博物館」便在台東成功鎮開幕了。除了廢棄輪胎所製作的翹翹板、用故障單車打造的「泡泡水防護罩」、可供自由創作的繩索及木料之外,更有黑光世界、跳格子、爬樹,以及播報員體驗等十多項關卡。暑假期間每天都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待一整個下午,光是老樹攀爬,就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眺港兒童博物館的泡泡水防護罩關卡(照片提供:劉炳熹)

 

從美國返台後到兒童博物館開幕的這段期間,發生了什麼事?

 

社區  才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元素

劉炳熹之前聽到「博物館」三個字,便直覺聯想到故宮、奇美博物館、羅浮宮……但從美國返台後,他開始明白博物館最重要的元素不是規模龐大或是典藏豐富,而是社區——一個可以講述故事、傳遞重要訊息、在不同角落延伸想法、體驗創意,能看見過去也看見未來的地方。於是他決定集結社區力量,打造一座在地的兒童博物館,從歷史教育著手,深化在地認同,挖掘孩子的潛能。至於地點,無庸置疑的就是位於新港教會旁的80多年老屋,因它記載著成功鎮的歷史軌跡,也存續著居民的情感記憶,透過兒童博物館的構想,能延續老建築的精神、賦予建築新生命,並活絡整個社區。在兒童博物館裡,大人看見孩子的豐富創造力,而孩子則在實作和體驗的過程中,瞭解小鎮歷史,不但凝結社區力量、呼應教育真諦,也為老屋活化找到新意義。

眺港兒童博物館於2018年7月14開幕,社區居民與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們合影(照片提供:劉炳熹)

 

以共生力找到新的可能性

劉炳熹認為,現代許多家長都重視孩子的競爭力,然而在追求第一與得勝的同時,孩子也逐漸失去非常重要的「共生力」。他進一步解釋,共生力就是跟我們不同年齡、性別、生活背景及成長經驗的夥伴一起合作的能力。當我們愈在意共生力,就會一同去思考這個地方的未來。成功鎮是一個相對於大都會的偏遠地方,很多展覽、新的資訊及科技都較難觸及,劉炳熹希望新的、不同的資源可以進到社區,讓整個成功鎮可以共生,找到新的可能性。因此在規畫眺港兒童博物館裡的各個活動時,特別將這些想法融入其中,也希望透過招募志工、學生及居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力量的過程中,讓老屋及整個社區都能活潑起來。

兒童博物館是屬於整個社區的,劉炳熹希望讓每個參與的大人和小孩,甚至包括來到東海岸旅行的旅客,都可以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故事。此外,孩童透過實際動手參與進行學習,以「再生」為主軸,不只是廢棄的輪胎、木材、繩索,連整棟老屋都成為體驗的一部分。「我們只是給孩子一個廢棄的東西,他們卻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玩法,原來我們都忽略了孩子的創造力。」劉炳熹笑著說。

東海岸旅客於新港教會歷史建築前合影(照片提供:劉炳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