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2018年2月6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26的地震,除了撼動東部的地質板塊,也讓在地社群與公部門再次反思防災體系及地方「自主防災」的能力。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副教授郭俊麟日前在科技部所舉辦「2019新實踐暨台日聯盟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研究」國際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社區防災的社會創新–從災害圖上演練的在地實踐談起》中提到,他借鏡日本「災害圖上演練DIG(Disaster Imagination Game)」(註一)的方法導入花蓮在地民生社區防災演練的實地操作,藉此協助民眾「理解地方的災害」、「認識自己的街區」、也讓「在地民眾彼此交流」,共同提出地方具體的防災對策。這也是當前高齡化與產業結構轉變化下,地域治理與公民參與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借鏡日本災害圖上演練DIG方法
日本DIG以辦理社區工作坊,掌握科技導入的時機與方式,使用免費或開放資源,建立永續合作模式,不僅可大幅降低社區推廣或工作坊辦理成本,也可有效運用資源,經由線上平台將資訊公開,讓數位化防災資訊有更多被看見及加值的可能。

災害圖上演習DIG的流程,包括事前準備,以決定主題、會場安排、地圖資料準備及參加者 請;訓練實施則為活動分組、參加者介紹、地圖討論及意見填寫;最後是評價檢證,包含分組成果整理、小組發表及評論分享。

社區防災工作坊分為兩大階段,首先是辦理工作坊,以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 OSM)為底圖,搭配地方的歷史、防災WEBGIS服務,由居民分小組討論並產出手繪地圖,底圖拼接後供各組使用;第二階段則是由在地大學的學生志工將上一階段的手繪成果轉繪到線上地圖協作平台,協助社區繪製專業的避難疏散地圖,供地域防災體系參考。該研究也進一步討論地方大學推動社會創新等在地實踐的科技導入時機與方式,並能結合教學、理論與實踐,與在地社區建立有效且長期的互惠關係。

論文發表後,由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嘉霖進行評論。陳嘉霖表示,台灣災害多半集中在地震與土石流,因此在防災、減災、避災及災後復原的工作極為重要。對於在地防救災的知識,可透過專家學者的科學分析、政府單位與多樣化族群,透過彼此之間的對話,讓災害發生降到最低點。

縮小政府與居民觀點落差
陳嘉霖舉1999年莫拉克風災為例,第一階段短期避災至中期中繼站設立,到更長遠的災後復振階段,由於當時參與式防避災尚不普及,政府的相關政策,反而造成當地居民生活與社會文化的困境。例如遷村的居民到了中繼屋後,原本只是想要一個小菜園,以維持與土地的依存關係,但政府卻給居民2個停車位,居民對於神社、生產性、社會性、家屋、聚落的空間想像,與政府的福利觀有很大的落差。

「政府與居民觀點落差的問題,可以透過在地參與的過程獲得解決。」陳嘉霖表示,台灣有許多原鄉部落受災害威脅,在人與土地的依存關係上,如何讓原住民的聚落空間做到避災、減災,甚至災後重建的長遠考量,需要本土知識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又稱範式轉移或思角轉向),整合國家的法治政策,才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分歧。

原住民聚落的災後重建,需整合在地與國家法治政策。(圖片提供:芥菜種會)

註一:DIG的原型,來自於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時自衛隊的救災演練,至今已演變為一般民眾都可輕易參與,甚至結合社區營造的公眾參與式防災活動。DIG並沒有一特定的法則,依照不同的地區、災害類型、參加者的立場,可以有各種的DI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