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善慧、盧明正

在台北逸天扶輪社、高齡化政策及產業發展協會、基督教芥菜種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於今(6月8日)正式成立,並舉辦成立大會。以期輔導民間企業和公益團體設立自助助人的時間銀行,積極推動全民照服培訓課程與服務計畫,提供年長者陪伴照護的解決方案。透過「時間銀行卡」的推展,號召成員完成120小時的照顧服務員培訓課程及30小時的實習,以具備照護專業與團體成員相互提供照顧服務,並累積服務時數兌換獎勵,自助互助共創無憂的銀髮生活。根據衛福部統計,長照2.0服務對象有73.8萬人,但照服員尚不足6萬人,照顧人力的缺口實為艱鉅挑戰。此平台的搭建,希望能促成全民皆站到自助、互助及助人的第一線,不啻為高齡少子社會困境帶來一線曙光。

 

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 6/8 正式成立,左起前立法委員丁守中、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理事長楊志良、立法委員吳玉琴、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林昭文。(攝影/胡善慧)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到場致詞時表示,時間銀行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用專業把愛留在社會,未來社會將會以愛與關懷來回饋。如果社會在愛的循環裡面,那一切都對了。政府現在在推動長照2.0,希望補足社會不足之處。台灣如何面對8年後的超高齡社會,還是要回歸「愛」的本質,公私部門一起協力,相信可以做的更好。

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的重要推手,是今年4月1日剛接任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的成亮,他從民國86年底就開始倡議「人力時間銀行促使社區互助」的概念,在著作《五老五寶~規畫豐盛晚年DIY》一書中,提到社區人力時間銀行的理念與做法,並強調時間銀行不是市場經濟的對價交換關係,而是由民間團體自主建立自助互助、受道德倫理高度制約的關係。當大家都覺得應該這麼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組織文化,人人主動參與及彼此持續互動,必然產生一定的情誼。

時間銀行在瑞士、日本等地已推行多年,最大執行困難在於不同服務內容的價值衡量,陪伴一小時與餵食一小時是否能等價交換?成亮表示,人的陪伴照顧並非單純物化性質的工作,舉例來說,我服務多少小時,別人就會還我多少小時;我在A城市服務,而家人在B城市也可以取用時間銀行的交換時數等,都是非常理想化的說法,不但難以滿足供需間的期待,也因缺乏法律約束力而執行困難。因此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運用台灣社會蓬勃發展的社區組織,積極提升傳統自助互助的優質文化,將服務時數僅用於兌換獎勵,而非等價交換,激勵團體成員貢獻時間自發性的互助互惠,以促成國人落實成功、活躍老化的銀髮生涯。

 

成立大會上銀髮族媽媽們的演出(攝影/胡善慧)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今日獲選為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第一任理事長,他帶領與會成員同呼口號「我願意」,宣示活躍老化攜手共老的決心。鑒於台灣社會已面臨長照困境與嚴峻考驗,楊志良表示,他與逸天扶輪社的幾位朋友,包括企業家、校長等,倡議成立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以社群團體為互助單位,共同學習照服工作,彌補政府照顧服務的不足之處。目前已有多位成員完成照服訓練及實務學習並取得證照,在各團體施行照服服務,採登記點數方式,當自己面臨需要時,則在團體內提領點數,這就是照服時間銀行的概念。

美好的老年願景人人有責任,全民照服員造福全台灣,全民造福時間銀行聯盟呼籲更多團體加入時間銀行,共創「攜手共老互助共好,人人造福愈活愈好」的新紀元,一同成就一個有愛、有溫暖的社會。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