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裡幾乎不開燈的生活環境,您覺得孩子會如何因應他的生活?在小俊(化名)的世界中黑是很自然的事,他不知道為何燈要開得那麼亮?他感受不到「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這類激勵人心的話在說什麼?在他的生活中沒有人教他該如何生活,所以更談不上溝通需求這回事。

 

小俊跟一些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在街上遊蕩,這些都是有家但家庭失功能的孩子,他們最大的幸運是讓來自社區中教會的大哥哥遇上,將他們帶回教會,從生活日常開始教育,甚至連要每天換內褲這種事,對他們可能都是第一次學,就這樣一步一步展開一段新的生命旅程。如果這些孩子沒有遇到願意陪伴他成長的人,沒有一個讓他們安居的環境,他們會擁有什麼樣的未來?

 

未達安置標準的孩子一樣需要社區照顧

建立「兒少為中心、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概念,讓孩子即便家庭出了狀況,也可以不必離開生活的社區,因為在這個社區內有關心他們的人,能給予他們一個溫暖的「家」,讓孩子能與社區連結產生歸屬感,而身心健全的發展,這是基督教芥菜種會(以下簡稱芥菜種會)與在地教會攜手打造以樂家園,投入陪伴照顧弱勢兒童青少年的目的,希望能透過愛與陪伴來降低家庭衝突,藉著孩童在團體中生活,並與社區有良性互動,讓家長與孩子都能稍做喘息,而不是要取代原生家庭的照顧。

 

芥菜種會安置服務處處長周幼梅表示,早期芥菜種會在社區做認養及經濟救助服務時發現,很多孩子在教會上完課後輔導班會在社區遊蕩,牧師跟師母知道後會繼續留他們在教會,或是做功課太晚就會讓孩子住在教會。這群無怨無悔付出的牧者,看見每個家庭危機出現前都有跡可循,本著防範於未然的初衷,和芥菜種會合作以樂家園,芥菜種會在企業支持及自行募資下,照顧這些未達政府安置標準,卻因缺乏家庭看顧而在社區內遊蕩的孩子。他們並非離開原生家庭,以樂家園提供的是彈性且安心的居住式照顧,每個孩子要有家長同意書才能入住,假日還是會回到原生家庭與家人一起生活。

 

很多孩子放學後常在社區中遊蕩(照片來源:基督教芥菜種會)

 

2016年,芥菜種會和新北深坑及南投埔里的教會為起點,一起照顧這一群在社區內遊蕩的孩子。以樂家園服務的孩子多為單親、隔代教養,或家庭貧困、生很多孩子卻無法好好照顧的家庭。至今,全台共有15個縣市、23個教會投入,累計共服務將近400位孩子,其中有6位已經就讀大學,加入另一個以樂自立方案,這是一個在他們離開家園後,在人生重要階段或抉擇時,提供輔導、關懷、生涯探索、人際關係等協助他們建立穩定生活的支持性網絡,也會提供零用金鼓勵他們回教會服務,而能與教會社群保持聯繫。

 

孩子來到以樂家園除了參與活動及課程外,也藉由家事訓練及友善的照顧陪伴,提升孩子生活自理及自我照顧能力。周幼梅表示,以樂家園一個小家以不超過4個孩子為原則,像家庭一樣一起生活要遵照生活規範,例如負責掃地、洗碗、學做菜等,讓原本感受不到家庭氛圍的孩子,來到這裡能感覺牧師跟師母就像爸爸媽媽,「這就像是在社區的第二個家」,尤其一些弱勢孩子較自卑,需要有人可以常常鼓勵他們跟他們談心,這些健康成長發展的需要在原生家庭可能無法供應,家園就會幫忙籌畫,長期陪伴讓孩子願意開口表達,建立起健康的依附關係及信任感,以樂家園照顧的關鍵在於牧師、師母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來照顧。

 

充滿能量的教會讓孩子與家庭動起來

「家庭不改變,很難讓孩子真正快樂長大,以樂家園以家庭為核心,希望不要脫離原生家庭,跟家裡保持關係。」周幼梅說明以樂家園的理念,所以增加親子互動的規劃很重要,例如眉山教會的師母高悉音要求家長每週來幫忙整理農田,為冷漠的親子關係製造互動及溝通的機會,也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另一面,就有孩子曾表示,看到自己的爸爸在農務上原來很有本事,所以自己感到驕傲;還有家庭日會安排親子共遊,不只增加親子互動,也藉由觀察其他家庭親子間的相處來學習,「原來我跟孩子間可以用談話的,不是只有打罵。」

 

在深坑的以樂家園,有位父親獨力撫養兩個女兒,但他不了解兩個小女生,也不知道如何滿足她們的需求,因為教養的挫折使彼此相處的裂痕愈來愈大,爸爸甚至借酒澆愁,透過以樂家園提供的親子互動機會,他學習師母黃淑如的方式去和孩子相處,漸漸了解如何與孩子們溝通,孩子們也看到爸爸不一樣了。周幼梅說,以樂家園的目的是希望重建孩子們的原生家庭,讓家長做出改變,孩子最終能回到原來家庭一起好好生活。

 

因為參與以樂家園的教會都與社區有良好的連結,因此在以樂家園照顧孩子,幾乎是整個教會和社區夥伴都會動起來,讓以樂的孩子就像是社區的孩子一般。周幼梅認為,最大的幫助是讓孩子有安定的生活與社區的歸屬感,身邊始終有人在旁給予支持與協助,這對他們非常重要。

 

透過以樂家園提供的親子互動的活動規劃,很多家庭親子間關係獲得改善(照片來源:基督教芥菜種會)

 

 

在彰化田中的以樂家園則有住在社區的高爾夫教練迪秧、伊幸高男投入家園協助訓練孩子們成為選手,但讓教練感傷的是,有些孩子拿到好成績後就被挖角,或是家長因為高額簽約金,或每月的補助而簽下離開家園的同意書,事後發現被挖走的孩子,因為兩三年沒有好成績就被「拋棄」,孩子因沒有資源而放棄繼續練高爾夫。周幼梅問過教練為什麼持續教孩子?教練說,這些孩子從小學開始帶,希望有孩子可以傳承他的觀念,未來他老了有人接棒,繼續幫原住民孩童開創另一條出路。令人欣慰的是,已有從小在教會及以樂家園長大的孩子,考上大學後立志要接下教練的棒子。

 

周幼梅表示,這些教會參與以樂家園照顧孩子都持續很久,但若社區需要照顧的孩子超過4個,或是遇到照顧者老化,可能就無法再提供照顧。是否還有其他人願意投入,讓更多孩子能受到照顧,這需要社會及企業的認同,成為支持社區兒少照顧的長期穩定力量,一同幫助孩子在社區成長茁壯。

 

小草書屋──用夢想與愛灌溉小草成美景

社區的力量不容小覷,除了有教會投入幫忙照顧社會邊緣的兒少,還有另一種是在地人基於對地方的情感,捲起衣袖投入這一場沒有退場機制的兒少長期照顧。2006年小草書屋創辦人林峻丞放棄在都市的工作回到故鄉三峽,他發現高風險家庭和孩童所遇到的問題,翌年向三峽有木國小提出「絲瓜小隊」計畫,每週三下午帶著數名弱勢家庭的孩童,在山上開墾農田種絲瓜,讓孩子感受親手種植的成就與滿足,但僅一堂課的伴讀對孩子的轉變影響不大,因為家中無人看管,放學後在街上遊蕩的孩子仍然很多。

 

林峻丞與兒時玩伴在他的辦公室一同幫孩子做寒、暑假課輔,由於服務量能擴大,於是2015年成立「小草書屋」。在林峻丞眼中,生活在社會邊緣角落的孩子,就像是長在牆角的小草,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小草儘管小,只要有夢想與愛的灌溉,也會開出繽紛的花朵,成為城市裡的美景。因此孩子們進入小草書屋,「就開啟了一場沒有退場機制的陪伴。」小草書屋兼青草職能學苑副校長阮家貞說。當孩子們進入國、高中就讀,心理或生理都會有很大轉變,且要面對未來生涯規劃,因此團隊在三峽另外成立「青草職能學苑」,讓社工及老師們繼續陪伴他們面對下一個人生的階段,同時也在大溪設置了小草書屋分部。

 

小草書屋的孩子皆是來自高風險的家庭,像是單親、低收入戶、入獄服刑、雙親染毒、家暴……從小生長在照顧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中,缺少與家人的良好互動與家庭教育,家中甚至連基本的書桌椅都匱乏,無法好好做功課,在教育體系內出現無法適應、基礎能力落後,導致孩子常在街頭遊蕩,容易受到犯罪組織誘惑或收編,「我們提早在孩子還沒有發生這些事情前,就先接住他們。」阮家貞說,現在這些孩子都把這裏當成是第二個家,願意跟這邊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小草書屋提供孩子學習的環境,孩子在其中也會相互討論(照片來源:小草書屋)

 

 

連結社區一起陪孩子成長茁壯

小草書屋是從建立社區安全網的概念出發,不是單純的陪伴照顧孩子,「最重要是拿到孩子心裡面的那把鑰匙。」阮家貞說,怎麼拿、有沒有拿對,是要花很多心力,陪著孩子一起探索體驗,因此小草書屋絕不是一個單一默默做的組織,而是連結學校、家庭及社區的功能,她強調:「一個人往前走,能力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

 

小草書屋的孩子主要是透過學校輔導室轉介,與三峽及大溪共17所小學合作,另外也有熱心的鄰里長會轉介個案,每位在小草書屋開案的孩子,有建立一套服務轉介的系統,先由班導師陳述孩子學習狀況、主要照顧者和家庭狀況,並與家長面談,重點在於讓家長知道小草書屋在做什麼,並非著重在課後輔導的「成績提升」。阮家貞說:「要讓家長知道所有資源都是社會無私奉獻,希望家長們與書屋站在同一陣線幫助孩子」。服務轉介系統另一重點是社工會一同聆聽了解家庭狀況,知道對這些家庭未來可協助的力道,透過其專業及資源串連一起協助孩子。

 

阮家貞說,開始會先讓孩子用一張圖畫紙畫出自己的家,從孩子構圖、用色、成員比例大小及家庭物件,都可以了解其心裡建構的家,例如有的孩子整張圖都只用黑色;或家中成員只有爸爸畫很大、其他人很小;也有把自己畫很大,其他都不明顯;有孩子畫出自己有兩棟房子的家,透過圖畫及家長訪談,梳理孩子的內心世界。對於怕生或學習力落後的孩子,進書屋前3個月會高度注意,並與相關單位連結互動更頻繁,對情緒躁動也會評估是否要個別諮商,針對孩子的差異給予不同幫助。

 

阮家貞透過書屋的目標定位、盤點所缺資源,進一步與社區做串連。為了增加青草職能學苑孩子更多的謀生能力,除了開設小草餐廳,許多社區企業及店家響應,開辦各種社區職人課程,例如烹煮、藍染、木雕等,在三峽開設的舒服咖啡,老闆甚至每週二晚上都不對外營業,將整個咖啡店與孩子們共享,不只是教他們沖咖啡,也藉機聊人生,整個社區網路陪著孩子成長茁壯,從在小草書屋感受到的溫暖的家,擴展到溫暖的社區。

 

孩子在青草職能學苑學習烘焙技能(照片來源:小草書屋)

 

 

孩子們甚至透過職人的指導,將三峽的茶、筍、蜂蜜等在地農產品設計成小草餐廳的特色餐點,三峽農會看到由在地孩子運用在地農產發想設計的餐點後,又向農委會申請到補助,要帶領孩子持續推動在地農業品的發展。看著孩子跟社區的良性互動及正向循環,阮家貞開心說:「跟家鄉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讓每一個孩子對自己成長的家鄉、土地有更深層的情感連結。」情感連結幫助孩子正向發展,也懂得關心別人,像她喜歡利用吃飯時間跟孩子互動,常常忙到後來忘了吃飯,但走回辦公桌總有孩子幫忙裝好餐盒,還留字條說:「貞媽你要記得吃飯,沒有吃飯就沒有辦法管我們。」阮家貞說,孩子們在獲得關愛和鼓勵給予的反饋,是最感動溫暖的事。

 

「孩子的問題,不是只有孩子的問題,」阮家貞說到,很多高風險家庭是深受社會影響的,像有一次與社工訪視一位帶著孩子住在石門水庫附近橋墩下的爸爸,連上廁所的空間都沒有,這位爸爸的自尊感很強,需要的不是別人幫忙蓋廁所,而是自己的謀生能力可以被看見,後來小草書屋協助爸爸在大溪一個農場工作,協助解決家庭的經濟問題,家庭問題也連帶得到了改善。未來小草書屋會朝提升家庭功能做為書屋新的推動目標,讓家庭能量被看到,用社區力量讓孩子和家庭都能得到健全發展。

 

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搖籃,當家庭失去功能,就需要社區一起來協作,有人說「讓社區一起來養我們的孩子,」有了這種生命共同體的信念,就不怕弱勢的孩子被漏接。不管是芥菜種會的以樂家園,或是小草書屋,都在示範一種更積極照顧社區中的弱勢兒少的方式,用更具前瞻性的成長視野,結合企業資源,串連社區的力量,不只提供孩子第二個家,更伸手解套纏住原生家庭的問題,在社區且由社區協力架構起一張能接住弱勢家庭的社區安全網。

 

指導顧問:劉曉春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素華、崔芳瑜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延伸閱讀:

《政府、企業伸援手—讓孩子在社區中好好長大》

《大學USR進社區—找到微光就能找到孩子》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