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不只要你學才藝 還要告訴你在地課題的解法

在雲林社大,有位街舞老師,以和水資源相關的海草舞引導學員關心雲林溪議題,也運用另類的倡議方式,與學員一同戴大口罩跳舞,凸顯當地六輕的空污問題。雲林社大提出「另類倡議」,讓課程強制連結議題,鼓勵鄉親,透過繪畫、攝影和舞蹈,讓更多人了解雲林刻不容緩的空汙與溪流問題。

宜蘭社區大學 讓沉默的土地重新發聲

長期在宜蘭社大學習的學生,相信學校的理念和價值,從「接受者」搖身一變成為「給予者」,無償將家中一塊農田借給校方,讓校方開設「友善耕作多元農業課程」,教導更多民眾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耕作方式,生產安全的糧食,進行餐桌上的溫柔革命。當學習者不只是單方面接受社大的資源,整個社區才能產生真正充沛的能量,與更強大的源頭—「社會」連結,像一個個小圓與大圓的圓心重合,源源不絕地為台灣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新營社區大學 縮短我們與文化資產的距離

位於台南市新營區的「新營社區大學」與「曬書店」,彼此間有一層微妙關係,如果說,新營社大是社區的行動組織,曬書店就是社區的眼睛,顧客透過書店看見社區的各種風景。近年來,新營社大以文化資產做為發展主軸,曬書店的選書也以文化資產為主;前者負責社區培力,後者擔任匯聚社區力量與傳播的角色,以喚起社區居民公共意識及行動參與。

社區大學2.0 地方創生的秘密武器

過去十幾年,社區大學給予一般人的印象,多半停留在「老人大學」、「補習班」、「終身教育機構」等。但在《社區大學發展條例》公布後,象徵社區大學新階段的開展,可謂是關鍵的2.0升級,它不再只是學習機構,更是社區的智庫,或是社區的研發中心。

公益服務人才孵化器 松山社大打造幸福社區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2003年成立的松山社區大學與老子的理念不謀而合,他們不限定任何社區議題,只要能量到哪裡,服務就到哪裡。松山社大與社區連結,培力人才,因此包括導覽人、社區報、木工修繕、義剪社等社團,都在松山社大蓬勃發展,轉化成一股強力的服務能量,在社區中展現價值。

南港社區大學 也有地方創生三支箭

地方創生的「生」,在南港社區大學,含括了生態、生機與生命,透過「公民議合」、「地方學」及「全人照顧」這在地的「三支箭」,希望為南港帶來更美好的明天。其中,「全人照顧」這支箭中,南港社大美髮課程,在2016年轉型為「真愛義剪社」,在12周的課程中,不只學習剪髮的技巧,也能在學期中進行社區巡迴義剪,只要達到規定義剪的次數,學費就可以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