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當初沒有想那麼多啊,只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就做下去了。」每當有人問起張文彬,15年前為何投入社區大學,他總是笑著這麼回答

而近年又有人問起他,為何要開「曬書店」把自己搞得更忙?他又是笑說:「當初沒想這麼多啊!因為自己喜歡閱讀,想透過書交流,希望社區裡有一個空間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而開一家書店剛好可以完成這些事。」

常在新營社區大學及曬書店出入的人們,都覺得這15年來,張文彬改變許多,從魄力十足和脾氣不小的年輕人,變成溫暖的文藝中年,但在某些層面看來,「沒有想這麼多」這個判斷邏輯,似乎沒有變。

社區大學和曬書店一樣,都是一個很有理想性,卻未必有市場性的工作,然而可以堅持這麼久,對於張文彬來說,這或許真的是他當初所認為「值得做的事」吧?他在回憶生命歷程時提及,自己在大學畢業10年內,換了十幾個工作,其中只有報社地方記者的工作做比較久,然而之後15年來,卻未曾離開新營社大主任的角色。

張文彬希望曬書店可以成為社區裡的聚集空間(照片來源:曬書店)

從旁觀到介入 離開是為了回來
張文彬,是新營社區大學主任、社大全促會的理事,同時也是雲林山線社大教務委員。回想自己公民意識的啟蒙期,是在就讀大學傳播系時,因接觸一些台灣本土性的社團,開始吸收一些相關資訊,讓他確立畢業後的方向是當記者。身體流著記者的血液,強烈的在地認同和守護地方文化的使命感,讓畢業後在台南縣新營市(現台南市新營區)擔任記者的張文彬思考,是否應該脫離記者旁觀與客觀的角色,去做一些有行動力的事?

當年在處理一些新聞的過程,他心裡常會想著:「如果換種方式做,或我來做,或許結果就會不一樣。」同時,他也在考量,喜歡閱讀和思考的自己,不適合地方記者的快節奏性質。

於是張文彬北上發展,從事雜誌社工作,之後又投入一些NPO的服務。在2004年初夏,他接手的一個社區專案工作即將告一段落,也即將到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進修,卻意外受邀參與新營社區大學的籌辦。當時台灣的社大剛起步,自己也沒有實務經驗,但憑著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基本認識與信念,以及「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這個念頭,便答應接下此工作。若以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定44歲以下都是青年的話,張文彬當時還是個青年。而今地方創生所要解決人口問題,其中希望青年返鄉、青年留鄉、青年移居等策略,以張文彬當年回到新營創辦社區大學來說,即已開啟了青年返鄉這個社會運動。

張文彬(中)與嘉義著名的洪雅書店創辦人余國信(左)是同學,也常合作催生很多行動(照片來源:曬書店)

強而有力的力量 連結在地
新營社大的創立與經營,雖經歷過非常困苦的數年時光,但至今對於社大的存在價值仍是毫無懷疑,張文彬認為,社區是發展民間力量的基本單位,也是最重要的場域,公共事物參與應該以社區為主,進而讓民間力量成為重建社會的基礎,而當初黃武雄教授一行人,就是以這樣的理念為題,發展台灣的社區大學。只是在社大20週年的同時,有一些社大因承辦團體的屬性或為了招生,變得市場取向,使得在地連結性逐漸薄弱,這些問題,也都是事實。

誘發社大市場化的原因很多,但要談到社大的在地連結、社區的參與度,新營社大卻是一個好典範,這當中的成功關鍵,社大的校長或主任,往往是重要因素。社大的使命在於建構公民社會,並以公民意識為主體的培力社區居民,再透過喚起公共意識來提升學員的社區參與度。

或許是因為曾經在新營擔任地方記者的關係,張文彬身上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力量,不但幫新營社大找到很多資源,也總是可以幫社區找來很多支援,他把新營及其週遭的人事物連結起來,使得為社大工作或來社大學習的人,都不得不參與社區行動,不管是護樹行動、聚落活化再生、地方藝文、社區產業,大家都參與其中。這15年來,透過他的連結,新營社大不只是培力組織,更是社區居民的思想、行動及訊息的載體。

即使忙碌,張文彬仍經常跟著社大課程深入社區(照片來源:新營市區大學)

鼓勵青年 做幫助社區的事
那些年,在社大出入的人們都擔心,忙碌的張文彬是否能完成雲科大的學業。他說:「在忙碌的日子裡,到雲科大上課的時光,反倒是我最放鬆的時刻。」終於,在2012年他畢業了,也將理論結合自己的實務經驗,發表《文化資產如何轉動社區大學?:一個行動者網絡觀點》的碩士論文,並真正啟動他的社區文資守護行動,在同時,他也開始經營曬書店。

對於開書店這件事,他曾說:「總不能一直對年輕人說:『回來開店啊』自己卻不跳下來做啊。」然而,這時候張文彬已經返回新營10年,不再是年輕人,而這個小鎮,也從他鄉變故鄉,成為他第二個故鄉。

在新營社大擔任主任15年,他說,對生命有另一種體會,有別於出社會那十年一直在換工作的心情,這幾年發現,原來一個工作做久了,會昇華為一種很難言喻的感覺。而這份工作對生命的影響,雖想具體描述,卻無法用三言二語來形容。

那麼,就用一段關係來形容吧?剛交往的感情、剛結婚的感情、有了小孩後夫妻的感情,每一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體會,但到了老夫老妻後,會昇華為另一種感情,如果不在其中,是很難體會的。

「或許吧!」張文彬笑回。

他說,現今,自己是以一種「用生命來回應地方」的概念,因為地方給了自己很多的養分,有能力回報是應該的。也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年輕人,換工作不見得不好,而是在轉換的時期,自己清楚目標在哪裡?可以學習到什麼?可以累積什麼?並且不要忘了用自己的專長,去做一些幫助社區的事。

近年,他經常受邀分享社大與曬書店的經營,以一個經營者的角色看社大,他提到社大的角色,應該要讓地方學習、使之邁向學習型社區;向地方學習,社區就是學習場域;地方居民互相學習,培養公民意識與行動。曾經的旁觀者,到返鄉後的行動者,用15年的生命來換,在很多人眼中他似乎做到了。

社大工作雖忙碌,他還是得忙著為曬書店選書,這往往也是他難得的喘息時刻。他經常在書店角落觀察在地人的愛好與需求,希望能慢慢調整、實驗,激盪出更多可能性,也希望更多人可藉由曬書店推出的活動,找到不同的視野。有時會遇到觸發他好奇心的客人,他便前往攀談,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獲;也有在地的文化工作者發現,張文彬經常會以路人的身分,出現在某些社區的活動裡,低調的參與。這些蹲點式的作法,他只盼能為社區找到更多參與者,同時也促成更多實際的行動,讓新營被看見。

近年來張文彬經常受邀分享與社大與曬書店的經營(照片來源:曬書店)

張文彬同時也是社大全促的理事(照片來源:社大全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