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定睿

2016年美國上演了一部紀錄片「我不是你的黑奴」(I Am Not Your Negro),片中描述三位黑人人權運動者先後遭到謀殺的事件,包含Malcolm X、Medgar Evers、Martin Luther King Jr.等人,種族人權運動一直以來充滿著坎坷與血淚,60年代充滿種族歧視意識的美國,可曾想過30多年後會有一任民選的非裔美國總統?而這本「泰利的街角」更是早期描寫種族聚落的經典名著。

Martin Luther King Jr.(圖左)與Malcolm X(圖右)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泰利的街角出版於1967年,屬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反戰、種族主義、人權運動…本書紀錄一個位於華盛頓特區附近的住宅區,從一個外賣熟食雜貨店的街角講起,書中訪談了幾位黑人男性,共同的生存樣貌:工作穩定但既吃不飽又餓不死的生活狀態、底層勞動工作、領取社會補助(食物券),結婚或離婚,有個人數不少的家庭擠在幾坪大的公寓內;街角的店家營業時間從早晨8點到凌晨12點,供應了社區家庭生活所需,從漢堡薯條、炸雞到洗衣粉、食物、湯品罐頭…但只有兩個員工在輪值。

第二章「男人與工作」,談到了黑人男性的勞動狀態,從在巷弄的卡車巡迴招募臨時工,當天酬勞現領,到卡車司機、銷售員、洗碗工等工作,他們擔任的職務並不能燃起他們工作的熱情;水泥搬運工、建築工人,微薄的薪水只夠讓人活著,用健康的勞動力換取薪資,也有人的工作並不像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白天閒著沒事就到處遛遛逛逛,但這跟失業的街友不同,也有另外一群「沒有工作也不想工作」的人,這構成了一般人對於底層勞工偏頗的想像,也造就他們只「關注於當下」,因為眼前不存在希望……。「『我已拼命了五年」他說:『五年來,我從早拼到晚,而我的孩子還是什麼都沒有,我的老婆也是什麼都沒有,而我也是什麼都沒有』』(泰利的街角,頁74),這句話簡潔有力地點出了街角的男人面對窮忙的無奈。

第三章與第四章則提到養育子女以及妻子的關係。親密關係中有同居與結婚,但婚姻在法律上是比較有保障權益的;無論是原生或是養父母(結婚後離婚再同居或結婚),孩子對他們來說充滿著複雜的情緒,沒有足夠的資源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並覺得孩子就是個拖油瓶,但在親密關係上又很堅持自己的「佔有權」,甚或把孩子當成綁架女人婚姻的一種工具,在這樣破碎卻又連續的家庭關係上,生命變得更加脆弱。書中提到「男子漢的弱點理論」:許多男性將婚姻失敗歸咎於對方,並且認為離婚收場得以恢復自由身是一種灑脫,但這種看似不負責任的態度造成了更多家庭過得更辛苦。

第五章以及第六章則談到了人際關係網絡。情侶關係與他人稱兄道弟之間,建立了一種類似「兄弟」的情感,大多從互助與金錢借貸開始,落難時候就互相幫忙;他們深知這樣的關係是脆弱的,而且是相對不穩定的,在喊下歃血為盟的神聖性時,下一刻就有可能因為金錢或感情糾紛決裂,有可能同床共枕一夜,隔天就成了仇人(無論是哪種親密關係)。

摘要來說,這本書詳實描繪了黑人社區的貧窮圖象,以及身為男性的焦慮,在社經地位或人生成就上的虛無感,都加深了外人對貧窮社區的想像:懶惰、不事生產、人際關係複雜…但在這些破碎且連續的生命歷程,卻是底層社會的真實樣貌,他們無法企盼長遠規劃,只希望下一餐能夠溫飽,有房子可以居住,不會被房東趕出去。

書中提及的雜貨店@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2015年,媒體報導:號稱「歐洲最富裕的國家」─挪威,擬立法懲罰「歐洲最貧窮的人」:挪威政府打算推行一項「反乞討」新法規,在全國範圍內杜絕「有組織的行乞」,不僅在公共場合乞討的無家可歸者會遭到處罰,連伸出援手的善心民眾也可能遭罰款甚至監禁。由於爭議過大,挪威當局5日宣布取消這一計畫…(最後由於民意強力反彈,草擬法規胎死腹中。)

或許有人疑惑:貧窮者為何不努力?這就跟「何不食肉麋?」一般的邏輯思維,將所有失敗的原由歸因在個人不努力之上。然而,從1960年代美國總統詹森提出「對貧窮作戰」政策以來,各種貧的解釋理論如雨後春荀般地冒出來,總歸三個面向:缺乏取向、選擇取向、限制取向。窮人努力與否跟脫貧的關聯性,大抵囿限在個人選擇取向的層面,然而,其他兩大面向也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論點,三個解釋貧窮的理論面向,環環相扣,我們僅僅以個人選擇努力與否,就斷言貧窮者的成敗,是否失之於偏呢?非常值得我們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