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問題自己解 民眾參與「社區設計」的N種可能

社區設計師山崎亮主張「當地問題應由當地居民解決」,他直言,對於社區設計最大的干擾,即是沒有凝聚社區居民。如果說社區設計是一項專業,社區居民可說是這個領域的「民間專家」,只有他們最了解社區問題,並能不間斷地維護社區。

曾旭正:建構社區理想生活 就是我身為建築人的夢想

重創台南的0206震災,當時那位負責媒體應對及協調受難家屬,既溫柔又堅毅的台南市副市長曾旭正,他在校園及社會運動、社區營造、災區重建、建築改革的路上不曾缺席,前年卸下國發會副主委返回南藝大重執教鞭。回顧生命歷程,他說:「建構理想的生活社區及生活方式,這不就是一個建築人的夢想嗎?」30多年了,他仍堅定的走在這條實踐美好社區的夢想路上。

光榮實小

教育,能為偏鄉創生?

當少子化像隻虎視眈眈的異獸,無情地吞食偏鄉的生機,一間間的商店被迫關閉,街道只剩百般無聊的老人與狗,原應孕育出國家棟梁的學校也岌岌可危,恐被趨勢無情地吞沒。 儘管地方發展情勢令人擔憂,台南的東原國中、東山國小和光榮實小相信「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它們積極利用自身優勢,串聯各項資源,運用「教育」這項「地方加乘器」,為地方開展無限可能。

多元教育在地創生 破解地方消滅論

不少人形容都市就如同「黑洞」,正大量吞噬周圍的一切,孩子們離開家鄉到都市求學、工作,往往決定不再回鄉,造成鄉村人口流失、老化,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最後演變成地方消滅的國家宿疾。為了對症下藥,地方創生提出「教育」這帖調整體質,打通任督二脈的老藥方,由地方學校和社區相互合作,彼此加值振興當地,才能從根本達到城鄉平衡、地方創生的目標。

活靈活現的食農教育場景 偏鄉國小與社區共生的故事

地方創生除了解決生命、生活與生計問題,但「偏鄉學校」的存亡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環節,「學校的生存與社區習習相關,若社區沒落或滅亡,學校也將面臨存廢問題」。台南市東山國小致力推動食農教育,不但促進當地生態友好關係,也幫助孩子與社區連結、扎根在地,更為地方創生奠定基礎。

是教育也是人生 一場籃球賽幫助偏鄉孩子成為生命神射手

偏鄉學校的師資課題,長久以來為偏鄉地區家長所關注,但在台南東山的東原國中卻很不一樣,有一半的老師服務長達8至9年,在這所以體育班學生數占全校1/3的學校,師長不願離鄉另謀他職,願意住在學校,24小時照顧學生;孩子擔心學校消失,努力練球取得佳績,希望學校能被更多人看見。究竟,這所偏鄉學校,有什麼樣的「魔力」能擺脫老師留不住,學生越來越少的宿命?

化石園區與小學共生 盼扭轉極限村落未來

與遠古巨獸驚心動魄地相遇,看盡地球的生命演化,全台獨一無二的的實驗小學,位於台南市左鎮區的「光榮實小」,因為得天獨厚的體質,化石園區是特殊的教學場域,學生則成為小小的化石獵人,與珍貴的化石為伍。儘管「光榮實小」具有發展實驗教育的種種優勢,人口外流、少子化的狀況仍依舊威脅學校的存亡,學校如何將豐富資產轉化在地能量,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在在考驗校方。

閱讀一個城鎮再生的故事(下) 從社區工作的視角看ISHINOMAKI 2.0創生下的石卷

在東日本311大地震之前,人們對於石卷街區就有許多不滿,例如:封閉的人際關係、商店街空洞化和年輕人對未來茫然的閉塞感等等。而在災難發生之後,除了重建過往的生活,整個街區也力圖振作,音樂家和動畫藝術家希望能為店家帶來笑容,他們與商店一同創作並製作成影片;也舉辦「小朋友店長」活動,讓孩子體驗經營店舖的過程,與石卷一同揮別過去,面向閃閃發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