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食物銀行ing!

從救助飢餓、避免浪費到現今的食農教育,食物銀行一直與時俱進在轉型,以滿足社區的不同需求。但是氣候變遷、新冠疫情等威脅的同時出現,驅使國際上的食銀尋求更積極的作法,以創新的服務模式來回應全球糧食不安全的問題。台灣的食銀跟上這股趨勢了嗎?又有哪些創新服務?本次專題帶您一面借鏡國際視野,一面聚焦在地行動,探索在此瞬息萬變的環境下,食銀的創新之路。

疫情、戰爭、極端氣候,面對惡劣環境,台灣的食物銀行如何回應創新模式?

食物銀行一直以來扮演社區據點的重要角色,從解決飢餓、處理剩食再到食農教育,不斷因應時代需求而改變服務內容。如今面對疫情、戰爭、極端氣候三者交織的挑戰,應如何創新才能突破重圍?來看看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古碧玲,以及芥菜種會防救災服務中心主任吳秉翰如何運用新科技、新思維,化危機為轉機,帶領食銀創造更多可能。

光榮實小

教育,能為偏鄉創生?

當少子化像隻虎視眈眈的異獸,無情地吞食偏鄉的生機,一間間的商店被迫關閉,街道只剩百般無聊的老人與狗,原應孕育出國家棟梁的學校也岌岌可危,恐被趨勢無情地吞沒。 儘管地方發展情勢令人擔憂,台南的東原國中、東山國小和光榮實小相信「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它們積極利用自身優勢,串聯各項資源,運用「教育」這項「地方加乘器」,為地方開展無限可能。

活靈活現的食農教育場景 偏鄉國小與社區共生的故事

地方創生除了解決生命、生活與生計問題,但「偏鄉學校」的存亡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環節,「學校的生存與社區習習相關,若社區沒落或滅亡,學校也將面臨存廢問題」。台南市東山國小致力推動食農教育,不但促進當地生態友好關係,也幫助孩子與社區連結、扎根在地,更為地方創生奠定基礎。

藍凱瀚

藍凱瀚讓人願意花兩千元 來農村餐桌吃一個故事

一斤35元的花椰菜加上兩斤120元的番茄,在農村,似乎每一樣產品都能被標上價格。但農村的「價值」不只存在於論斤秤兩後的標籤上,更在農夫的職人精神和特有的環境美學被體現。出生於苗栗大湖的返鄉青年藍凱瀚,催生出大湖「返青富民」聯盟,他深知唯有結合眾人之力,才能從產地到餐桌,用「故事力」讓更多人看見農村的價值,也願意重返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