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德行我驕傲!媽媽里長張僡美  打造「社區一家」的繽紛農園

田園詩人陶淵明著名的《飲酒詩》中有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走一趟士林區德行里的「繽紛農趣」,會驚喜發現這句話的現代版浮現眼前,只是改成了「採瓜東籬下,悠然見SOGO。」閱讀此文,來看看里長張僡美是如何從志工媽媽,轉變為照顧整個社區的媽媽里長,又是如何率領一票鐵粉志工們一起守護這塊「台北最貴農園」,進而凝聚出「我德行我驕傲」超強革命情感的故事吧!

有花園也有彩繪 熱血社造翻轉「新」永昌

「我家門前有彩繪,後面有菜園」幾乎可以說是臺北市中正區永昌里里民的生活寫照。里長陳玟如擅長在地照顧,新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巧妮則是對社區營造充滿熱情,在這對母女的分工合作下,永昌里的面貌有了全新的轉變,從原先缺乏特色的老舊社區,搖身一變成為處處是特色的社區營造模範生。閱讀本文,來看看永昌社區的在地故事吧!

食安危機退散! 小學家長親手種菜實踐食農教育好安心

青蔥、韮菜、木瓜、紫蘇、薄荷……東海食農基地在春季之際,餐桌端出美味且新鮮的食物,社區裡的人們與食物的距離,不再只是從家中至超市採買。在都市寸土寸金的時代,人們恐怕很難想像共耕的可能,但台中東海國小一群家長們合租一塊地實踐樸門永續精神,社區力社區記者江佳霖帶您認識食農基地如何化食安危機為轉機,創造共生社區的另一種可能。

你的社區有一個打破人際藩籬的幸福基地嗎?

西方哲學家波普爾童年時問父親一個問題:「空間是無限還是有限?」父親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問社區工作者這問題,他們會說:「在社區,空間既是有限也是無限」,原因是在社區中的共享空間容納人數總是有限,但因為人們開放的心,才讓環境向外敞開。當空間敞開,流動即會出現,種子也可在當地發芽,長出令人感到幸福的錦團花簇,這也是大安區「古風小白屋」、「芒果香草園」和萬華區「一碼」空間經營的秘密之道。

鳳梨會社—廢棄市場翻身為幸福秘密基地

市場一直都是最能感受人情味的場域,這裡有人際間的溫暖互動、閒話家常、資訊傳遞,但當它變老舊不堪成廢棄一隅,缺乏管理的結果將會為社區帶來髒亂,也成滋生治安問題的溫床。嘉義市垂楊里就有一個這樣的廢棄市場,此處曾是居民不敢靠近的角落,但在里長奔走5年後,卻讓廢棄市場變居民的幸福空間,孩子們下課直奔的「秘密基地」,究竟這空間有什麼溫馨故事?里長又如何活化社區廢棄空間?點開本文一探究竟吧!

誰說社造是鄉村的事?都會社造動起來!

台灣目前面臨全球化、網路化、高齡化、少子化、極端氣候,乃至最近疫情等議題嚴峻挑戰,如何強化、提升20年來我們引以為傲,並以之為社會前進基礎,「由下而上、公民參與、社區自主」之社區營造動能,以共同因應社會發展劇烈轉變,實為刻不容緩之事。

創生還是競爭?地方歹戲青年要改寫!

江湖在走,眉角要懂!創生在做,心法要有!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三年,面對地方創生各種現象,感覺心很累嗎?其實你並不孤單!此次社區力採訪地方創生的青年工作者,聊聊他們一路走來看見的問題,這其中有的是「割稻仔尾」,人家辛苦打拚,他爽爽收割;也有努力廣結善緣「食果子拜樹頭」,卻屢屢被人「洗面」,看盡世態炎涼。

撫遠街—被遺忘的邊陲桃花源

雖然總是有很多人抱怨台灣的街景又醜又亂,但若你細細觀看,其實在不少地方仍能看到台灣獨有的社區之美。尤其是最近被指定為「整維示範計畫」的示範點—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撫遠街整宅」,這裡沒有高樓阻擋視線,山景就在遠方,沒有太多的商店,像是個被遺忘的角落,隱隱透露出遺世獨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