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3C! 新住民會館揪你來一場異國童玩體驗趣

2020年11月29日成立、由基督教芥菜種會社區發展處承接管理的高雄市新住民會館,全年提供多元活動,讓親子共同學習異國文化。今年第一季的活動「異國童玩展—異童錢行」集結包含印尼、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台灣、香港、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童玩和錢幣,讓參展的大人、小孩都能暫時放下手上的3C產品,體驗有趣的異國傳統童玩,也更了解新住民文化。

撕下弱勢標籤 鼓勵社子島居民從受助者變助人者

對於社子島你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長期缺乏地方基礎建設,還是住著許多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呢?其實社子島現正在改變中,北投道生錫安教會傳道張旂於2021年申請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打造「社區關懷社子島小站」,他深耕社子島,對當地居民也有獨特的認識,他不著眼於物質層面,反而希望為居民撕下弱勢的標籤。「你如果沒辦法去改變他們的生命,他們永遠是一個被幫助者」張旂說。

三樓實驗空間 NPO Space— 與地方共生、共享的創新連結空間

位於大稻埕的「三樓實驗空間」白牆貼著一句話「We Deserve A Better Life 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在城市持續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每個人對於「更好的生活」都有不同詮釋與想像,如何透過對話與共創,拉起不同的關係網絡,創造屬於社區更好的生活,擁有一個理想的空間至關重要。由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團隊經營的「三樓實驗空間」即是由這個理念孕育而生,空間透過多元媒介,引發更多人參與大稻埕活動,讓街區特色被更多人看見。

政府、民間跨域攜手 災害回應機制從互信開始

美國時代雜誌《Time》公布了最新一期封面,將2020年畫上紅色大叉,象徵畫掉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儘管2020年終究會成為過去,但如何集思廣益找尋回應災害的新觀點,卻是當前人類Checklist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基督教芥菜種會日前舉辦「災害研習會議─公私部門跨域的災害回應機制」,邀請公私部門藉由對話、交流等跨域思考,期待未來能群策群力回應災難。

跨越障礙拆除心中藩籬 新住民融入社區展才華

語言可以是藩籬也能是橋梁,來自越南的社工員馮玉芳,在學校和社區中,以流利的中文分享新住民的生命故事;而同樣來自越南的明新科技大學教師鄧氏秋恆,則長年教授民眾越南語並推廣越南文化,兩人不約而同成為社區中優秀的文化大使。

從生無可戀的越南媳婦到文化橋梁 潘羽姍走入社區成台越文化擺渡人

原本堅信能在台灣這塊土地找到幸福的越南媳婦潘羽姍,曾因為婚姻不如預期,而感到生無可戀。在「走」與「留」之間,最後她決定要透過教育,讓自己更獨立和堅強,而她不僅變得更有底氣,也踏上推展社區文化融合之路,推動新住民資訊與3C數位教育,並成為台越文化的擺渡人。

防疫卻不要防心!保持社交距離也要維持社會關係

台灣自今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家暴案件通報數也隨之增加。依據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統計,今年1到3月的家庭暴力案件也比去年增加了170件,顯示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對人們身心層面、家庭關係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強化社區兒少保護 類家庭構築在地互助關係

台灣依循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縮寫為CRC)的核心價值與概念擬訂政策、制定法規及推動相關方案設計。如今兒少權法已修法通過,讓我們一起關注國內兒少權利及兒少安全,讓兒少權益保障不只是口號。而是許孩子們一個平安長大、健康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