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地球。」社區媒體的聲量雖然不若主流媒體大,但如果找到施力點,確實可以對地方或社會造成影響,甚至撼動政府政策。在90年代美濃反水庫運動、反焚化爐運動中,成立於1982年的《月光山》雜誌扮演了向社會傳遞聲音的重要角色;近年在新北市三峽老街發生「石板路及鑄鐵蓋板拆除事件」,由台北大學學生社團成立的社區媒體《Shock三峽客》也進入社區採訪報導,成為社區向政府的發聲平台,不僅成功讓傳統石板路被保留下來,也讓政府公開道歉。

成立於2015年的澎湖在地媒體《貝傳媒》於2016年因能否進入議會直播議事的問題而槓上澎湖縣議會,經過多年纏訟及主流媒體報導,終於促成政府修正《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第25條,在2020年開放全國所有縣市議會的會議實況都能透過網路或電視直播。

《貝傳媒》的議會直播事件可謂是那把燎原的星星之火,不僅翻轉了過去地方議會不透明的沉痾,也進一步促使民間團體「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成立了「全國議會監督聯盟」(簡稱全督盟),透過各地公民團體力量監督各地議會,讓地方議事更為公開透明。《貝傳媒》社長張弘光受訪時表示,社區媒體聲量雖然不如主流媒體大,但也能是公共議題的倡議者,甚至有更大突破,除了關懷地方事務,進一步還能翻轉全國、向國際發聲。

貝傳媒

澎湖在地媒體《貝傳媒》於2016年因能否進入議會直播議事而槓上澎湖縣議會,經多年纏訟及主流媒體報導,終於促成政府修法(照片來源:張弘光)

社區媒體存在價值 影響居民共同關注地方事務

社區媒體的定義是什麼?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指出,各個國家對社區媒體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因此發展脈絡也各有差異,但基本上社區媒體通常有幾個共同元素,包括以地緣為主,在一定的地理範圍之內,對該地的公共議題或公共事務作為關注目標。此外,公民可以參與社區或地方議題討論,無論是記錄或討論當地公共事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有些人對於社區媒體的定義,還會再加上一些不同的要求,胡元輝也提及像是「促成某些事物的改變」,這是社區媒體存在的價值;有的會更強調社區媒體與主流媒體形成一種「既補充又能制衡」的關係,一方面可以對大的傳播生態,補充不同角度的資訊及觀點,另一方面也因為社區媒體關注的議題與角度跟主流媒體不一樣,相對而言也會對主流媒體產生某種程度的制衡;也有人認為社區媒體能推動公民意識與公民生活的改變;有些人對社區媒體的願景甚至可以延伸到全球化。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表示,全國不是只有中央政府,也有地方政府,在地居民應該要能夠了解地方事物,台灣許多居民住在同一個區域,但彼此之間並不了解也不熟悉,人們所看的資訊都是從主流媒體而來的全國性新聞,甚至是「從台北看天下」,而主流媒體在地方採訪人力不足,也無法深耕社區新聞;社區媒體能夠發揮報導地方事物、監督地方政府的功能、報導一些生活上的資訊,這是台灣社區媒體發展的願景。

胡元輝說,由於近代網際網路的發展,數位工具方便,有些人不再看重地理概念,而是對當地有相同興趣、相同關懷、相同觀點的人聚在一起,形成另一種「社區」,也稱社群。即使如此,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覺得以地緣、地理範圍作為社區媒體發展的基點,是當代定義社區媒體的一個重要觀點。

社區媒體挑戰一:居民態度冷漠

雖然社區媒體可以發揮傳播的影響力,但是它的經營受限於資源與人力,並非都能長久經營。例如:2007年由資深媒體人方儉等人集資成立的《天母合眾國》雜誌,因為地方居民對於社區事務冷漠,最後也忍痛喊停。

方儉指出,當初認為台灣民眾缺乏社區意識,加上社群網路等資訊流通不如現在發達,因而號召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天母合眾國》,從2006年開始籌劃、2007年正式營運直到2009年停刊,總計發刊30期。雖然定位為社區媒體,創刊號就發行3萬多份,「以天母15萬人口的比例來講,發行量算是相當大」,創立的目標是希望成為社區的資訊平台,建立屬於社區的論壇、成為一個開放的討論空間,居民透過媒體表達自己對社區的看法及情感,凝聚社區共同的遠景,將社區意識傳遞給居民,進而促成社區團結。

在發行兩年多之後,方儉發現社區居民對社區意識冷漠,再加上經費使用殆盡,最後毅然決定收刊。方儉舉例,天母運動公園改建成台北體育學院的案子,《天母合眾國》對於這項議題多有論述,且揭發不少弊案,包括土地使用違法、環評未通過、沒有變更都市計畫等等,但這些報導卻無法激起社區居民的共鳴,「這些努力都無法喚起天母人對當地的熱情,只讓我覺得這份刊物再辦下去,也只是如同行屍走肉而已,因此決定停刊」。方儉強調,他理想中的社區媒體,是能夠凝聚社區意識,並且對於社區發展形成論述,而不是只有讀者冷漠以待。

社區媒體挑戰二:資源不足生存難

2014年由一群清華大學有共同理念的學生成立的團隊,透過社區蹲點、課程培力、刊物出版等方式,書寫紀錄新竹地方的文化、產業等故事,刊物《風起》在4年間出版了9期,但2018年因學生陸續畢業而停刊,現轉由新竹的竹松社大經營,每半年出刊一次,經費來源由清華大學的高教深耕計畫支持。

前述的三峽在地媒體《Shock三峽客》雖然頗獲當地好評,但受限於人力不足,目前也暫時停刊改為臉書粉絲專頁經營;經營者之一的 Jason 不諱言,《Shock三峽客》原本就是由學生社團所推動而成立,當學生畢業、離開了三峽這片土地,社團又招生不理想,自然人力不足,而經費短缺也是經營上的問題之一,因此《Shock三峽客》雖然叫好叫座,仍然無法繼續經營而喊停,目前只有他和少數學生經營臉書粉絲專頁。Jason本身是三峽在地人,因為長期在做三峽文化研究,因而參與了《Shock三峽客》,對於暫時停刊雖然感到不捨與無奈,但他對於社區媒體仍持有願景,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三峽在地年輕人,一起經營《Shock三峽客》,大家努力讓三峽這個地區更美好。

Shock三峽客

三峽在地媒體《Shock三峽客》雖然頗獲當地好評,但受限於人力不足,目前也暫時停刊改為臉書粉絲專頁經營(照片來源:Shock三峽客)

支持社區媒體 文化部有獎補助方案

事實上,文化部在其前身文建會從1990年代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20多年的時間都鼓勵社區居民由下而上參與社區公共議題,討論自己的生活環境,並鼓勵社區媒體的發展。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科長林郁欣指出,在2016至2021年間的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中,就有補助類別為透過課程、講座、刊物或活動等形式,促進更多民眾關心社區公共事務,每案補助上限為50萬元,這幾年每年都有約百件案件通過補助審核。另外也有青年村落文化計畫、青銀合創實驗計畫等,提供相關社區營造團體或個人申請補助或獎勵金,例如:新北市三峽的《甘樂文創》、新竹在地社區媒體《貢丸湯》都曾獲得獎補助。

不少由大學生自辦社區媒體都面臨學生畢業後不得不停刊的問題,林郁欣說,文化部的社造計畫不僅鼓勵青年「返鄉」從事社區營造,也鼓勵青年學子「留鄉」繼續從事社造,例如:曾獲得補助的在地組織「桃園藝文陣線」,就是由中原大學的學生留在桃園在地繼續深耕,和曾經生活的土地有進一步連結。

然而,部分社區媒體如新竹的《風起》,竹松社大專員沈華葦就坦言,文化部的獎補助金計畫並不好拿,因為在經營媒體之外,還需要做一些社區培力的工作,這對想單純經營社區媒體的人而言,是額外的工作負擔。

貢丸湯

有許多大學生投入社區所在地的社區營造並發行社區媒體,例如:新竹的《貢丸湯》,圖為《貢丸湯》的團隊(照片來源:見域工作室)

學者盼成立穩定基金 支援社區媒體發展

支持社區媒體發展,資金來源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先前有部分學者倡議「媒體多樣化基金」,其中就納入社區媒體這一塊,希望透過基金來給予社區媒體補助。胡元輝指出,社區媒體因其獨立媒體、公民媒體的發展性質,很難從商業角度有其它利潤,這時候就必須考慮用基金方式提供穩固而長期的支持,而基金經費來源可以來自政府,政府透過立法方式成立獨立而穩定的基金,這是很多學者倡議的,其中包括新聞多樣化基金、社區發展基金等,來支持社區媒體運作,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向。可惜相關法案多年前送到立法院審查曾被刪除,這個法案仍然躺在行政部門研議當中。

胡元輝說,國外有案例是在公共媒體發展基金中,撥出一部分費用來支持社區媒體發展,因此媒體多樣化發展基金對支援社區媒體發展是可行的作法。學者們一方面希望立法能加速腳步,另一方面也將持續透過論壇等各式各樣的公共論述,來促成政府重視這個議題;透過政府設置的基金支援社區媒體,相信對台灣社會發展,對社區意識的培力都有正向幫助。

協助社區媒體發展 芥菜種會將從中串連

在國外,除了政府設置公共基金協助社區媒體之外,也仰賴如民間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第三方單位支持,但學者們一致認為,在台灣並沒有任何第三方部門給予社區媒體相關的支持。基督教芥菜種會傳播部主任胡善慧指出,芥菜種會10年前便投入社區服務,在社區裡看到很多溫暖感人的事情,「但這些故事在主流媒體是看不到的」,因此在3年多前成立《社區力點線面》,希望透過自媒體方式,把社區裡的美好事物呈現出來,「透過社區報導來讓更多人知道,這也是社區服務工作的另外一種模式,可以喚醒更多公民意識覺醒,讓更多社區民眾關心周遭社區的人、事、物」。

芥菜種會下一步還希望投入更多力量來支持社區媒體的發展。胡善慧表示,希望投入社區傳播的理念,不是只有芥菜種會來做,盼能影響更多人一起支持,所以接下來芥菜種會將會著重在社區記者的培力,並且連結更多在地社區媒體,透過了解社區媒體的需求,來評估可以投入的資源及能夠與社區媒體合作的事項。2021年,也是芥菜種會透過《社區力點線面》這個媒體平台去影響更多社區夥伴,讓資源串連起來的一年,期許大家共同努力讓社區更美好。

 

指導顧問:陳順孝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劉嘉韻

專題企畫:吳欣芳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