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月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擴散預測圖」(Modeling the Spread of 2019-nCoV),認為台灣和中國地理位置接近,兩岸往來頻繁,預測台灣會是全球確診人數第二高的國家,但截至5月,台灣因疫情穩定,多次出現單日零確診,防疫成效受到多國肯定,這樣好成績可說是奠基於2003年的SARS經驗。17年來,台灣政府從制度、法規和實務等方面與民間齊力,展現的成果除了社區沒有嚴重感染外,連過往社區中弱勢族群因疫情被污名化的現象,也獲得平反。

回顧17年前,台北市萬華區兩家醫院、一棟國宅相繼傳出確診,因為地緣相近,傳染途徑不明,萬華這個老社區風聲鶴唳,遊民首當其衝被認為是社區感染的源頭,因此媒體形成輿論,指向這些社會經濟弱勢的街頭遊民是「不定時炸彈」。最後,台北市政府決定強制將萬華遊民集中隔離於大直武崗營區。長期服務遊民的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執行長李盈姿說:「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防疫措施是錯得離譜,不管有沒有確診或是有感染疑慮的人,只要是遊民都統一集中管理,這樣爆發交叉感染的風險還更高。」

17年後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台灣雖也受到影響,但目前(截至5月)多數的確診案例屬境外移入,只有零星的社區感染,萬華遊民身處空曠處,多數也無境外旅遊史,再加上近年來台灣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意識已逐步提升,萬華區的遊民不再因疫情而出現邊緣化或漠視其權益的情形。

萬華區擁有較多的弱勢民眾,在此波疫情影響下生計大受考驗。(照片來源:吳欣芳)

生計更迫切 居家隔離也是問題

李盈姿觀察到疫情爆發初期,防疫物資並不足夠,戴上口罩並非所有人的共識,但到3月左右,台北市社會局規劃街頭或收容據點裡無家者的防疫物資,因此萬華遊民並無防疫物資短缺的情形。W遊民說:「疫情期間不難取得口罩,政府也會派人來宣導和發放物資,我對疫情沒有太焦慮,只是比較擔心工作和生計的問題。」

2019年出版由李佳庭著作的《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書中提到,七成的遊民有工作,但多數是舉牌、出陣頭、臨時工等非典型就業。因疫情影響,最近許多遊民不約而同收到公司的通知要減少排班,也有已經被公司退掉勞健保,形同失業,生計岌岌可危。

除了貧窮,遊民如何居家隔離也是問題,一般的民眾能在自家或是防疫旅館隔離,但沒有家也負擔不起旅館費用的遊民又該何去何從?台北市社會局目前規劃兩處,讓屆時需要居家隔離的遊民暫時居住。台北市兩大遊民聚集處—台北車站和萬華艋舺公園,隨著疫情的變化,遊民聚集的人數也在變化。李盈姿說:「艋舺公園的遊民通常是長期流浪在此的人居多,但部分的人是有家的,可能因居家環境很差、不通風或在地下室,而選擇不回家,或有長者遊民因為健康因素,怕昏倒或有身體狀況時無人可以呼救,而流落在外。這些原本睡在公園的人,現在因為疫情,反而選擇回家居住,造成艋舺公園的遊民人數減少四分之一左右。」

反觀台北車站的遊民人數就有增長的趨勢,李盈姿分析台北車站對於剛失業、繳不起房租的人來說會是首選,加上以往在台北車站的遊民很多都是打零工,現在因百業蕭條,遊民無工可做,因此駐留的人數反而有增加的趨勢。4月中旬有媒體報導,台北車站附近的遊民沒有配戴口罩,未保持社交距離,長期與遊民生活的社區居民L說:「確實有些遊民沒有好好的配戴口罩,因為對他們來說,人生都到谷底了,再糟的狀況還能如何。」

萬華的艋舺公園有許多遊民和長者聚集,防疫物資是否充裕成為許多人關心的焦點。(照片來源:吳欣芳)

《世界是平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文章,內容提到新冠病毒出現後,世界彷彿有了新的分界點,過去B.C.係指before Christ(西元前)A.D則指西元後,在新冠病毒出現後,BC成為before Corona(新冠前)與after Corona(新冠後)。在新冠病毒爆發前,遊民原有一份賴以維生的工作,能讓自己站穩腳步儲備能量,但隨著各行各業變得蕭條,這些工作機會也隨之減少。此次疫情,遊民雖然有擺脫被污名化的過去,但是疫情帶來雪上加霜之境,仍然要面對。

新北市遊民中途之家觀照園主任黃梅英相信,遊民只是短暫的弱勢,只要給予一些時間,他們準備好後就能獨立。新冠疫情會過去,或許遊民儲備能量也需要時間,但除了等待時間之外,他們更迫切需要的是安生立命的空間與機會,而社區對這群共處的弱勢鄰居又如何發揮功能?社區的居民又是用什麼心態來看待這群遊民?你準備好伸援手了嗎?

 

採訪撰文:吳欣芳

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捐款支持▸▸

☛|抗疫物資包經費|☛

☛|弱勢家庭抗疫急難救助金|☛

☛|疫情期間兒童待用餐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