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吳欣芳、陳佳楓

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由於面對太平洋黑潮帶來大量的漁業資源,1923年日本人在此闢建漁港,積極開發宜蘭外海的漁場,帶入當時最先進的漁法漁具,留下完整的產業技術和航海概念。二戰後全台漁人蜂擁聚集於此,成為台灣近海最大的漁港,大小船隻近1,500艘,漁業相關產業非常興盛。根據留下來的文獻資料,1937年總漁產捕獲量為120萬噸,其中旗魚佔40萬噸,珊瑚也有40萬噸,兩者都是高單價的漁獲,吸引很多外來人口促進產業發展。

《南風澳地方誌》創刊人賴榮興幼時住在宜蘭溪出海口邊,國小畢業後跟隨父母親來到南方澳,家裡以做豆腐維生。「南方澳沒有真正的南方澳人,對在地也沒有很大的認同感!」今年71歲的賴榮興說,當日本人開發南方澳港後,這裡才形成漁村,一開始是「北方澳」的人來賣魚,再來就是蘇澳人、宜蘭人、小琉球人、澎湖人、花蓮人等也來謀生,他們唯一目的就是賺錢拿回家鄉,這是南方澳老一輩人的心態,對於在地也沒有留下任何建設。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生活獲得改善,卻仍有強烈的原鄉念頭,根本無法融入這片新故鄉。

南風澳地方誌  叫醒在地人

賴榮興是南方澳第二代居民,老一輩人覺得無法融入南方澳,新一代人對這裡也很生疏,讀完書就出外工作,無論是哪個世代對南方澳都沒有深入的認識,於是他開始思考用什麼方式「叫醒」大家看看腳下的土地。

「藉由社區報來成立讀書會,擴大在地力量,產生影響力!」賴榮興的目的,就是要喚起大家對在地的認同感。他認為,政府對於地方建設,常常缺乏在地化思維,也沒有與社區產生連結,關鍵原因就是「社區沒有凝聚在一起的力道」。社區需要代表性人物與政府溝通,居民也必須站在以社區為主體的角度來看政府的作為,包括土地利用與地方建設,是否符合在地人的需求,如此才能使地方繁榮起來。

為了保存及推展南方澳的在地文化,賴榮興於2003年成立文史工作室,並於同年開始發行《南風澳地方誌》社區報,報導及蒐集在地各種產業的采風資訊與文字,光是早期的老照片就有1千餘張,並訪談記錄數十位在地耆老,這些珍貴文物與資料也都提供給蘭陽博物館收藏及出版之用。

賴榮興有一雙兒女,都是美術相關科系畢業,對於《南方澳地方誌》的採訪整理、拍照及編輯出很多力。編輯團隊透過讀書會將每次主題逐一解析,包括漁業、地理環境、文史等,經過討論後往往就能獲得較多的靈感與啟發,編輯的方向自然產生。

《南風澳地方誌》創辦人賴榮興透過社區報,喚起大家對在地的認同感。(照片來源:盧明正)

停刊又復刊  交棒年輕人

創刊前幾期,每一期發行4千份,印刷費需要1萬餘元。為了讓南方澳人都能看到這一份社區報,他向鎮公所索取各里鄰長的資料,透過鄰里長發送給各個家庭。由於社區報不是官方刊物,偶有發現整疊刊物被送到資源回收場,讓他看了十分痛心。

「清清如水、春風無浪也無痕!」賴榮興帶著感性的口吻形容《南風澳地方誌》為地方帶來的影響。當時有一位年輕人來電鼓勵他,兩人因此結為好友;也有外地人看到社區報很感動而主動捐款;甚至曾有在地權勢者表示若配合相關業務報導即願贊助,但被賴榮興婉拒,正如俗話所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就擔心失去了創報初衷。

社區報發行5期後,由於賴榮興事業忙碌,女兒因個人因素無法續編刊物,不得不宣告停刊。但當時留下3萬5千多元的捐款,他仍封存起來,期待有一天有人復刊。事隔多年,賴榮興在撰寫《北方澳》一書時,認識了專業編輯吳小枚,兩人對於紀錄在地文化有著一股相同的熱情。「畢竟南方澳的未來是年輕人的,家鄉要爭取發展的方向,大家共同打拚,做南方澳的主人翁。」吳小枚同意接續復刊,賴榮興了卻交棒的心願,對於新一代編輯的內容與風格,也給予許多空間。

大學念中文系、曾做過雜誌社編輯的吳小枚,著有《海海人生:南方澳媳婦的漁港見聞手記》一書,同時也在當地以公公的漁船「春陽號」命名開設二手書店,增添在地書香風味,由她來擔任《南風澳地方誌》復刊主編無疑是最適當的人選。

「製作團隊依個人專長及興趣選擇專題,花了一個多月,在隔年一月順利發行復刊第1期。」為了擴大編輯視野與充實刊物內容,復刊號也對外徵稿與向專家學者邀稿,凡是關於南方澳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歡迎大家自由投稿。而自2017年元月復刊至今已發行8期,每期約30頁左右,發行2千份,包含印刷費及運費支出需要1萬餘元,至於人事都是屬於義務性質的志工。由於所剩經費已不多,預計付完第9期的印刷費就將「彈盡援絕」。

吳小枚說,曾有人願意贊助經費,礙於帶有政黨色與需要配合報導,因此婉拒對方。也有人建議向公部門申請經費,然而鎮公所希望能夠全彩印刷,雖然立意良好,但是考量倘若之後不再有補助,將無力支應高昂的彩色印刷成本。

《南風澳地方誌》復刊主編吳小枚接手社區報,深化在地報導。(照片來源:盧明正)

找一條社區報的永續之路

《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曾在《我的小革命: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一書中提及,台灣在近三十年來約有150家社區報,但現僅剩十多家。社區報的發展,一直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除了凝聚地方認同、推動在地議題的重要任務外,在發行量不高,資源人力不足的狀況下,能持續發刊的報社相當有限。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表示,過去傳統媒體能以廣告收入生存,但現在的社區媒體若不以「多工」的方式增加收入,很容易就面臨運營的危機。因此若有心從事新聞創業的社區媒體工作者,能以供稿給大眾媒體,或是申請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補助等方式增加收入。

此外,綜觀現今媒體環境,媒體和店家有時彼此相輔相成。陳順孝表示,雖以傳統觀點而言,新聞和業務應該要獨立運作,但對於社區媒體,大眾的期待就不會如此涇渭分明。若是社區媒體報導的是在地店家,而非大型財團,都是能接受的。若能更嚴謹地將新聞報導和宣傳或業配稿件區隔清楚,就是最佳做法。此外,社區媒體能參考「垂直媒體」(vertical media)的經營模式,除了傳播資訊外,也能服務在地社區,找到自己的利基,便是一條永續之路。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