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地方創生的推動,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期待,到底什麼是台灣的地方創生?跟之前的社區總體營造有什麼不同?國家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發會)前副主任委員、現任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曾旭正表示:「老實說,不用在意名詞是什麼,除非你想要運用政府資源申請計畫等,才需要把政策的名詞用對。」

 

地方創生 以社區營造為基底

很多人會說台灣的社區營造是從1994年開始,但曾旭正認為,「應該是說,台灣政府是從1994年開始推動社區營造『政策』」他進一步說明,台灣在解嚴前就有社區營造的實際行動,例如嘉義的新港文教基金會,以及淡水的滬尾文史工作室等,他們在有「社區營造」這個詞前,就已經在進行。之後因社區面對的問題既多元又全面,所需要的不只是環境和硬體,因此再加上「總體」二字稱為「社區總體營造」。日本的宮崎清教授將社區營造的問題分為人、文、地、產、景等,就是強調社區的總體性。但人、文、地、產、景只是工具,目的在於讓社區中的人與人、人對環境,能逐漸拉近彼此的距離,藉由凝聚共識為自己的社區創造共好。

台灣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時,社區碰到嚴峻的考驗,當時文建會(文化部前身)以社區為單位,共同面對社區災難問題,自助互助;也有很多專業工作者進入社區協助災民,共同面對重建問題。2002年,挑戰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的第10項「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第一次把社區營造工作提升到國家政策的層級,透過這個計畫,其他部會得以思考應如何與社區合作、共同推動工作。2005年行政院提出「新社區六星計畫」。2010年時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在10年內投入1,500億的預算。即使新計劃不斷推出,但工作重點都是「鼓勵社區應該要自發的關懷自己,共同創造理想的社區」。

社區營造一路走來,不管是農村、漁村、山村或是都會中的社區,「如何營造我所處的社區?」是能深入思考的共同課題。透過地方人士的投入,進而成為組織,推動社區工作,而這些人與組織,就是地方創生的基礎;也就是說,地方創生可以將社區營造做為基礎,鼓勵跨地方組織面對區域性問題。

地方創生的政策除了秉持著「如何營造我所處的社區」的精神,更鼓勵地方各類的人,包括生活者、企業、在地政府單位、社團等,比過往更積極地面對地方問題,特別是因人口衝擊導致的地區衰落,希望透過地方各界共同討論、建立共識,進而發想行動,並從公私部門匯聚資源、支持行動。

曾旭正表示,不論是過往的社區營造還是現在的地方創生,都強調在地性、自發性和設法找到行動的可能方案,然而不同於社區營造的是,地方創生的問題意識更為聚焦。社區營造鼓勵大家認同並瞭解故鄉,範圍較小,文史比重較高;而地方創生主要是人口問題,要解決人口問題必須先考量產業和經濟,因為創造工作機會不只是一個村、一個鄉,而是一個市或是更大的區域,因此很顯然它不是少數人可以處理的,需有更大的行動規模。

即便台灣已有三十多年的民主發展及社造基礎,有便捷的網路社群工具,有積極的地方認同及企圖心,也有企業的回饋,但這些都還不夠,地方政府要動起來,並鼓勵產、官、學、研、社,透過跨領域的討論凝聚共識,形成地方希望達成的願景、挖掘土地的DNA並提案。

國發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郭翡玉表示,每一個份子、每一族群、社群都可以提案,只是各項提案一定要有社區整合及共識凝聚,讓每個人都有角色,她表示:「對推動地方創生而言,人是最重要的。」過去提案必須撰寫詳盡的報告書,導致單位申請計畫時,常常需要請專業團隊協助,但為了讓人人都可以參與,地方創生的提案只要呈現共識、願景、構想、資源需求、推動方式、KPI等,最重要的是靶心清楚、選箭搭弓、命中紅心,

台灣社區營造的豐富經驗做為地方創生的基底(照片來源:許玉燦)

台灣地方創生五支箭

有工作才會有人,因此地方創生的KPI,著重在創造地方就業機會及移住地方的人口數。郭翡玉表示,之前的政策較沒有提到KPI或具體目標,但地方創生的特色在於政策實施後,需要檢視目標有否達成。今年度推動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從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等「五支箭」,凝聚社區意識,促進島內移民首都圈減壓,以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

第一支箭「企業投資故鄉」,將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的工作會議做為媒合平台,鼓勵企業基於故鄉情感及社會責任,認養地方創生事業,透過企業本身的技術、資金、經驗等協助地方事業發展,或提供資金到專戶以協助地方創生工作。

第二支箭「科技導入」,也就是ABCDE發展,是指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區塊鏈、雲端科技、大數據和生態系。這些科技導入需建構基礎環境,包括寬頻、普及上網、行動支付、民生公共物流,並運用在交通、遠端醫療、雲端教育跟災害應變等,以維持城鎮機能,發展商業模式與完整的產業鍊。

第三支箭「整合部會創生資源」,從財政、資訊、人才進行整合,國發會目前已整合37項,而為了避免過去計畫補助結束行動也隨之終止的情況,希望以投資代替補助;另有TESAS(台灣地方經濟社會分析資料庫)建置,可整合政府各類統計資訊,以支援地方創生的規劃跟成效;人才方面,國發會協調行政院人事總處建置媒合平台,讓公務人員透過借調支援人力,也可讓退休人員發揮經驗。

第四支箭「社會參與創生」,讓產、官、學、研、社能協助地方創生的各階段,包含尋找DNA、訂定願景、創生事業提案、媒合資源及執行。

第五支箭「品牌建立」,盤點地方DNA為在地進行創意加值,如觀光宣傳、產品行銷、體驗服務等。

曾旭正提出,當地方有特色時,便會吸引人前來,商機隨之產生,進而增加就業,但在其中要拿捏的是來訪者的心態。日本地方創生的重要推手增田寬曾於受訪時,向台灣政府提出建言,未來地方創生在鄉村推動「體驗型」觀光時,應讓觀光客願意停留更長時間,以深入瞭解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

 

台灣在地的地方創生

國發會日前盤點中央部會正在實施的計畫,每項計畫都必須保留10%的金額推動地方創生。而國發會依134個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區的發展條件及資源特性,概略分為農山漁村型、中介城鎮型和原鄉等3種類型。

農山漁村的類型,占優先推動地區中的62處,分布在中南部的山區或海邊,農漁獲蘊藏量豐富,但青壯人力不足,人口規模也小,產業發展備受限制,故會朝向輔導青年返鄉創業、發展產業6級化、強化高齡照顧設施、完善地方基本生活機能等方向推動。

第二種類型是中介城鎮,指的是都會區與農山漁村之間的地方型生活就學核心,這些地區街區老舊,提升動能不足,故強化中介式服務功能,連結農山漁村,活化舊街區,提高商業活動力是主要的策略方向。

第三類是原鄉,共有48個地區,分布於中央山脈跟東部地區,土地發展限制多,青年就業機會少,教育跟醫療公共服務的水準不足,需協助地方就業跟創業,媒合專業人才發展產業,強化教育或醫療等。

儘管台灣人口集中都市、高齡少子化等問題與日本相仿,但針對實際狀況所推動的在地創生,才能夠真正解決台灣所面對的問題。台灣以往過於重視公共及硬體建設,卻忽略地方發展最重要的是人與產業,人與人彼此連結、凝聚共識、互助合作,地方才有創生的可能。在推動過程中,中央跟地方是夥伴關係,更可以說是生命共同體,全體一起動起來,相信是地方創生成功的必要,甚至可以說是首要條件,也深切期許,地方創生不只是個口號,更是個台灣全民一同學習共生互助的契機。

地方創生不只是個口號,更是個台灣全民一同學習共生互助的契機(照片來源:明道有機農場)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