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一場突如其來的土石流重創新北市烏來區,街道被南勢溪夾帶的泥水沖入,整個區域交通中斷,之後這條溪流便列管為土石流潛勢【註1】

2004年新北市(當時為台北縣)開始進行土石流防災,完成了31條列管土石流潛勢;2010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傷害,才開始廣受關注並大範圍推動;2011年左右,進行了111條溪流列管土石流潛勢,直至2015年開始推動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心平博士指出,隨著災害不斷「進化」,防災作為也在進化。新北市目前設有土石流預警機器人,當土石流紅黃警戒發生時,機器人就會自動推播土石流紅黃警戒訊息,機器人並內建小遊戲,民眾透過與機器人對談和問答,得以瞭解土石流防災知識,達到防災宣導效益。

土石流是台灣常見的災害之一(照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防災社區2.0  由社區自己來

李心平表示,政府很多局處都在推廣「自主防災社區2.0」,較以往增加了工作坊實作、社區的防災計畫,包括警報發布、預防疏散、強制疏散、災中應變跟解除等,都由社區自己來,是以社區為本發展出的社區防災系統。

過去的自主防災社區以宣傳、示範為主,較為形式化,「自主防災社區2.0」則實際把社區居民、參與人員及保全對象全部納入,並告訴社區居民「靠自己」。因此社區須知道會有什麼威脅、如何得到幫助才能安全,並進行實地演練。也就是說,以往居民是觀眾,如今則是當事人,在提升社區防災能力上,自主是關鍵。

 

台南東山 以社區為本的防災推演

台南市東山區有16條土石流潛勢溪流,是颱風來臨時最易受災的地方,其中南勢、嶺南與東原里等地有5條野溪邊坡崩塌,且排水斷面不足,豪雨時恐造成災害。這幾年的風災已經把野溪邊坡衝垮,加上夏季午後常有雷陣大雨,溪水暴漲溢流超過護岸,造成野溪旁農路毀損及農作物損失,也對山區農民的生命財產產生莫大威脅,尤其南勢里、高原里、青山里、嶺南社區等偏遠地區,均位於交通不便及通訊聯絡不易之處,因此,訂定災害防救計畫並加以落實已是刻不容緩。

因為東山區的地域特性,消防署特別在當地建立42座災害預警暨無線廣播通報系統,加強社區民眾事先防災、離災的知識與觀念,實施鄰里互助訓練,並配合各項活動在社區各處進行防災地圖宣導;另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發展社區防災系統,進行社區任務編組,包括災民收容組、支援調度組、財經組、醫療組、環保組、治安警戒組、救災任務組、維生管線組、國軍支援組等;也將清淤列為重點維護工作,這是很多社區都忽略的小事,卻是防災關鍵。

2018年辦理了3場自主防災社區土石流兵棋推演,主要是為加強居民對土石流災害的防災認識,並提升災害應變能力,期間也整合東山區區公所、國軍、警察、消防及維生管線等各界資源。藉由強化雙向意見溝通,規劃出依照社區需求與災害特性的防救對策與組織分工,再進行實地演練,進而將防災觀念深耕社區,促使自主防災社區能永續經營,這即是「自主防災社區2.0」的核心目標。

青山里保全戶兵棋推演(照片來源:台南市東山區公所)

防災結合生活  打造在地韌性

自主防災社區若要順利推動,便須將防災與在地的生活與文化連結。致力於防災社區研究與推動的陳亮全教授認為,若把當地的中心思想與核心精神抽離,直接套入政府制式化的防救災演練,社區防災必定無法長久。「以原民社區來說,我們最近到新竹縣的鎮西堡時,發現他們過去有儲存食物的概念,像是醃製豬肉以備不時之需。而這樣的傳統,卻因為有了冰箱等現代科技的產物,被逐漸被遺忘。」

冰箱固然方便,但一旦災害時斷水斷電,賴以維生的食物便無法保存。因此陳亮全便開始向部落倡導恢復傳統方式。「現在政府對原民部落提供的緊急備糧,往往是透過直升機空投分配好的物資;但在鎮西堡,過去部落中所醃製的食物,即可作為緊急備糧。因此,我們開始復興鎮西堡的傳統智慧與生活方式,讓防災結合生活,打造在地的部落韌性。」

在地生活還包含社會組織,例如部落中的青年會、婦女會、漁船組織等,都是強而有力的社群。這些組織與傳統智慧串連起來,就是部落社區的文化、語言與精神。「例如泰雅族的精神Gaga,講的就是共食共有,而這樣的精神就是泰雅部落的韌性,也是防災的核心。」陳亮全說。

農村社區方面,陳亮全建議,因在地有生產班,便可透過此既有的綿密網絡,傳遞宣導防災資訊,此種作法會比政府另外開設的防災課程更有成效。至於在都市,由於不斷擴張和人際疏離,原有生活界線已被打破;再加上政府規劃的行政區域,也往往與實際生活圈不盡相同,所以都市化社區的防災確實不易長久持續,也時常形成單打獨鬥的局面。「以大範圍的新北市與台北市來說,每次防災演習一定就是新北市與台北市各做各的。但這兩個縣市已是共同生活圈,假如災害讓橫跨兩市的橋中斷,居民該如何因應?」

因此陳亮全認為,透過共同生活圈的範圍來做跨域的社區防災,會是一個可以行的方式。「舉例來說,小學區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會來到這所小學就讀的家庭,以及與學校有關連的教職員,可能遍布在周圍幾個里,這樣這幾個里就是一個生活圈。」透過共同生活圈,區域內的里長與居民,平時就可以一起凝聚共識,思考如何面對可能碰到的災害,共同從事社區防災。不同的里如果有不同的優勢與特點,也會讓跨域的社區防災更容易進行。

不過跨域的社區防災或許適用於都市,但在農村或原民社區就不適合。陳亮全笑著說:「像南投仁愛鄉就比台北市還大,你要叫他跨村嗎?反而是在這樣地廣人稀的村落,需要再劃分幾個區域來運作防災工作。」

台灣光是鄉鎮就有368個,在這當中有都市社區、原民社區、農村社區、漁村等,自然也應該呈現出多元的防災樣貌。然而不論社區型態為何,防災與在地生活的連結,是防災社區有實際成效的必要條件,在原有的生活脈絡下,打造本土化的社區防災,是未來須持續努力的重要方向。

台南市東山區南勢里居民動員自主防災兵棋推演(照片來源:台南市東山區公所)

 

【註1】土石流潛勢溪流: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將土石流潛勢溪流定義為:指依據現地土石流發生之自然條件,配合影響範圍內是否有保全對象等因素,綜合評估後,判斷有可能發生土石流災害之溪流或坑溝,目前台灣的土石流潛勢溪流有一千七百多條。

👉 延伸閱讀:安全城市嘉年華會 北中南同步舉行 

 

 

社區力點線面編採團隊

記者|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