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土石流把路封了,山上有一兩百戶人家無法下來,挖了兩天才清出一條路,但也只是一條讓人或摩托車可以勉強通行的路而已……」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里長張瑞芳描述2011年才剛上任,隔年的一個颱風就帶給她的震撼教育。她形容當時的慘況,同時也意識到社區防災的重要。於是從那時候開始,舊莊里便成為南港區最早開辦韌性社區防災課程的社區。

南港區有20個里,其中4個里面臨淺層土石流危機,舊莊里就是其一。因為它面積大,在地理位置上相對要應對的狀況也比較多。另外,早期作為礦區,以及茶葉的淺層耕作,土質特別鬆軟,這樣的環境讓該區暴露在土石流的危險中。從事環境教育、目前於南港社區大學擔任環境學講師的潘文彬指出:「土石流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過往山區沒人住,就算發生了也不會有人知道,現今都會人囗往山區發展,所以如何和災害共處,是居民重要的課題,而舊莊里面對的危機除了和一般社區一樣有火災之外,還多了土石流和豪雨可能帶來的水患。」

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土石流是舊莊里居民必須學習與之共處的災害(照片來源:張瑞芳)

儘管居民溝通不易 防災教育仍不懈怠

針對社區潛在的土石流和水災危機,張瑞芳除了增建擋土牆、溪溝整治、利用截水溝降低雨水沖刷力等,更致力於防災觀念的落實。台灣長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觀念,即使災害來到眼前,仍不願撤離家園,光勸導他們離開就讓里長傷透腦筋;還有居民會把災害的發生歸咎於政府沒做好,本身卻缺乏防災意識,這些都是防災宣導的困難之處。儘管這些居民不配合,但張瑞芳仍耐心地持續宣導。

她說:「日本是全世界防災做得最好的國家,防災教育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如何向下紮根透過小朋友去影響家人。」里長辦公室會透過節慶活動與小學合作,以園遊會設攤的方式加入防災議題進行宣導。觀念的溝通並非一朝一夕,所以防災課程的加強刻不容緩。

「防災教育已經不只侷限在災害避難演習,更多是發展韌性社區的理念延伸出來的多元樣貌。」潘文彬長期參與其中,特別有感於防災教育深耕的重要性。社大也協助舊莊里開辦韌性社區系列防災課程,包括樹木防災(樹怎麼截、該種什麼樹來護土)、寵物防災(災後的療癒)、綠簾防災(種哪些環保植物),以及災時自主發電(災難被困時如何自救)等。潘文彬表示,未來將整合2018年社區防災課程內容製成教案出版,例如防災地圖的製作等,作為持續推廣的工具。

居民透過社區踏查更深入認識自己的社區與災害的關係(照片來源:張瑞芳)

社區總動員 防災家庭日展成果

除了舉辦靜態課程,里長更動員居民共同參與社區踏查,深入瞭解社區環境與防災的關係。2018年10月在舊莊里佔地21公頃的山水綠生態公園,舉辦了一場防災家庭日活動,結合消防和環保公部門、南港社大和生態環保團體,當日居民踴躍參與,是展現韌性社區多元樣貌的成功案例。

階段性的成果,是對舊莊里在韌性社區的推動給予肯定。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主任、目前任教於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暨研究所的白璐博士表示,社區安全理念是全面性的,深入每一個家庭的生活習慣,透過蒐集到的相關資料,找出社區內可執行的方案,然後再依據執行規範來籌畫組織架構,便能成為社區真正的幫助。

防災家庭日活動讓社區家庭總動員,休閒結合防災宣導非常成功(照片來源:張瑞芳)

連結物資與建構網絡  萬芳社區食物銀行結合社區防災

位於台北市萬芳社區中的萬芳浸信會與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的「萬芳社區食物銀行」,除了將連結到的過剩物資轉發給社區中需要幫助的居民,也將食物銀行納入社區防災體系之下,一旦災害發生,食物銀行就可以即時反應。

萬芳社區食物銀行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萬芳浸信會牧師的鄭聖惠表示:「我們能將食物銀行結合社區防災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我們每天都在運作。中午有約50位社區弱勢長者在教會共餐;傍晚則提供弱勢兒少課輔班20位左右的孩子吃晚餐;另外,我們也定期發放食物包給社區中需要幫助的中低收入戶個案。」

透過每周一到五的社區長者與弱勢兒少共餐,萬芳社區食物銀行不僅建立起平時的社區救助網絡;一旦災害發生,也能第一時間對社區的弱勢居民提供協助(照片來源:鄭聖惠)

每日要準備至少70人的餐點背後,代表著萬芳社區食物銀行有相對充足的物資來源。鄭聖惠說,這些食物主要來自芥菜種會、民眾、商店等的捐贈。由於有足夠的食物,當災害發生時,就能立即提供給受災的社區居民。

當災害來臨時,食物銀行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受災的區域和居民,才能及時發放救災物資與食物。因此食物銀行除了連結物資之外,也要建構起有力量的社區網絡,讓社區可以在災時與食物銀行一同投入救災。「我們有一個『萬芳大小事』的通訊平台群組,在裡面連結了萬芳這邊各個組織與里長。一旦社區發生什麼災情,大家都會在這群組即時通知,我們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食物或是物資給最需要幫助的社區居民。」在這樣的運作下,不僅連結萬芳社區居民的情感與關係,一個緊密的社區救助網絡也因此成形。

民眾在面臨災害時,所需要的往往不僅是「食物」,也包含衣服、民生用品等「實物」。萬芳社區食物銀行也有來自各界所捐贈的「實物」,以及運作多年的「二手創意市集」,作為災時的救援物資。鄭聖惠指出,二手市集原本的用意,就是將大眾提供的二手衣物、民生用品、玩具、文具等,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社區中有需要的人們;對於更需要這些物資的街友或是鄰近的貧宅,則是免費提供。

運作多年的「二手創意市集」,也可以成為災時的救援物資(照片來源:張以牧)

 

在災害發生時,除了救災食物與實物的輸送,疏散避難也是重要的一環。對此,萬芳浸信會的場地便能提供災時的短期安置。「教會這邊的空間是足夠的,至少可以容納30-50人。因此只要我們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受災的社區居民都可以進來休息。另外我們也有兩台發電機、帳棚,以及一些基本的救災工具,來因應災時的各種情況。」

而在地理界線較為模糊的都會型社區,跨域的社區防災有其必要性。萬芳社區食物銀行的現行工作也已為未來可能的跨域防災打下一定的基礎,2017年成立萬芳社區食物銀行後,鄭聖惠也將資源帶入鄰近社區,期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萬芳木柵一帶的弱勢居民。「鄰近的木柵河濱一帶,過去在堤防沒有興建前,淹水就淹了3、4次。基本上我們有什麼能給的就發,若當地的收容場所已滿,我們就提供場地作為避難與休息的地方。」

萬芳社區食物銀行提供社區長者共餐(照片來源:鄭聖惠)

培力社區 讓社區具有韌性且永續發展

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的陳亮全教授表示,食物銀行若想更進一步地與社區防災結合,除了透過食物與社區居民建立互信關係,讓人們彼此建立起社會網絡外,更重要的是以食物銀行為基礎來培力社區,讓社區自己產生力量,達到全民防災。「培訓足夠的志工與社區居民,讓他們知道災前應該要如何防災與減災、災時要如何輸送物資與緊急應災、災後要如何重建復原等。這樣,社區才有能力一同防災,並發展成具有韌性的永續社區。」

由社區本身提出需求,以避免供給與需求之間產生落差,並納入「終身學習」範疇,落實民眾參與,朝向社區培力的防災學習,使社區具有榮譽感並讓居民有參與感,是社區防災教育的關鍵。而不論是建立居民的防災價值觀、建構居民與環境的良性互動關係外,均須考量社區特性與居民的屬性,建構以社區為核心的教材內容。

此外,防災學習應是整體運作體系,最理想的是讓每位社區民眾皆能對防災有正確概念,而非僅是期望由社區領袖來統整社區防災工作。若社區民眾皆能自主參與防救災,則災時緊急應變、互助互救,災後復原速度就會更加理想。

 

社區力點線面編採團隊

記者|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