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胡善慧 

這位科學教育老師的名字很特別,姓田名園,大家都叫他田園老師。田園有感於原鄉部落教學師資的有限,決定投身偏鄉科學教育,已年過「知天命」的他,相信這就是老天爺給他的人生使命。2009年田園成為原住民小學科教深耕計畫的種子老師,往後的每年,他提供超過150所偏鄉學校的科教課程,廣受學校師生的歡迎。

 

田園的偏鄉科教課程大多安排在台灣的中、南、東部及離島。以今年九月中旬為例,他就安排前往台東的學校。首先他要搭飛機到台東市,找到落腳住宿處後,前往第一站台東太麻里。事先查好客運時刻表,貼著海線的各個學校教下去,在第一所學校的課程結束前,第二所學校就會派人來接他,依此接龍方式,一整天可以跑5、6所學校。到了傍晚,他再從太麻里搭乘客運回到台東市;隔天,他如法炮製再安排另外一條路線,大約花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就可以跑完台東的偏鄉學校。田園認為,只要妥善安排偏鄉教學的行程,便能降低時間與交通往返的成本。而為了保持良好的教學體力與精神,田園並不自己開車,除了校際間的轉換由在地學校負責外,他皆以大眾運輸為主要交通工具,對他而言即能達到最佳效益。

 

雖然每一個學校都有自然科老師,但每年仍有許多學生熱切期待田園蒞校教學。他之所以受到偏鄉學校歡迎,在於其非體制且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也凸顯出偏鄉專業師資培訓和教學方法改進的必要性。

 

由於偏鄉學校學生人數較少,通常全校集合起來也不過是一個班級,因此如何讓不同年級的學童獲得相同的學習成果,老師的教學方法便十分重要。田園的教學都是從說故事開始,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再透過互動帶入科學實驗,讓孩童明暸科學就在日常生活中。他強調,偏鄉與都會區的學生資質是一樣的,只是成長環境與生活經驗不同而已,都需要老師與家長給予肯定和鼓勵。

田園老師(最後方)深受偏鄉學校學生的喜愛

 

田園投身偏鄉的熱忱與毅力教人感佩,然而面對偌大的偏鄉教育需求,一位田園老師卻只像沙漠中的一滴水。依據甫於106年年底所訂定的《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偏遠地區學校是指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以致教育資源不足的國民中小學校,多位於離島、山地等交通不便的地區。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106學年度偏遠(含特偏)地區的國民中小學校共計1,110所,學生總人數為128,120人,老師約有12,700名,也就是說平均每所學校有115位學生及11位老師,師生比約為1:10。雖與一般學校相去不遠,但偏鄉的學生有較高比例的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和父母離異等家庭背景,且狀況疏異,身為老師,挑戰更加嚴峻,再加上生活環境及未來發展等因素考量,教師流動率高,更讓偏鄉教育顯得困難重重。

 

日本早在1954年時,就為了確保教育機會平等,制定了《偏鄉教育振興法》(へき地教育振興法),以明訂為促進偏鄉教育所實施的各項政策,單位從國家、文部科學省(負責統籌教育、科學、學術、文化與體育)到各級地方政府。內容包括了為偏鄉學校的教師建立培訓機構,以提供充足的培訓;為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便利可以採取必要措施;政府應特別注意偏鄉學校設施修復、教材等所需費用的預算分配,甚至是為偏鄉教師建造房屋等。然而即使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注意到偏鄉教育的問題,如今日本仍面臨了全國偏遠學校數量逐年下降的景況。市政當局沉重的財政負擔,以及出生率下降、人口減少等社會問題,使得小學和國中逐一關閉,導致不可避免的廢校或併校。

 

在台灣,也有一個保障偏遠地區學校永續發展的法制《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剛於去(106)年11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此條例主要有兩個面向,在穩定師資的策略上,採取訂定教師留任年限、提供獎勵及久任獎金等積極措施;另一方面則是提供合理的教學與輔導人力,亦鼓勵混齡教學、特色課程及戶外教學等多元實驗教育以支持學生學習。而除了《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的實施外,教育部在2007年推動「遠距課輔計畫」(2010年後更名為「數位學伴計畫」),以一對一線上教學與陪伴的方式,試圖補救偏鄉缺乏師資的問題。

 

偏鄉教育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政府各部會在致力推動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等政策的同時,應同步思考的根源問題。而除了政府單位制定政策及資源投入之外,民間的草根力量也不能忽視。有的將社區變成孩子學習的場域,以在地的力量引導孩子的教育之路;也有的學校施行實驗教育,與社區建立教育夥伴關係,共享資源網絡。猶如乾渴沙漠的偏鄉教育,雖無法立時變成繁花錦簇的花園,但在政府、民間與社區共同的努力灌溉下,也能逐漸形成綠洲,讓花兒生長綻放。

 

社區力傳播網編採團隊

記者/攝影|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胡善慧

編輯|胡善慧

影音|徐嘉玲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偏鄉兒童多元學習計劃|☛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