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問題經常是人與人之間衝突的主戰場,甚至在至親好友間亦在所難免。於此前提下,實在不得不教人好奇,當互不相識的跨世代同住一個屋簷下,究竟會迸發出什麼樣的「火花」。什麼樣的火花其實不需憑空想像,因為已由「玖樓共生公寓」(以下簡稱為「玖樓」)帶頭燃起。

玖樓由三位七年級生共同創辦,相識於台大研究所的他們,分別研究城市規劃、地理及政治,因三人都是從外地北上來讀書、工作,所以都有過租房的經驗。與許多到台北打拼的人一樣,離鄉背井來到一個大城市尋求發展和希望,卻常常在承受一整天工作的擊打後,晚上孤零零地回到只有幾坪大的空間裡吃著外食。玖樓創辦人,現年29歲的創辦人王維綱回憶,初次租房就是在中永和地區頂樓加蓋的小房間,因此也有著同樣深刻的經歷與感受。

不只對台灣人,對來台灣交換學生或深度旅遊的外國人來說,租屋也是一大困擾,因為並不易找到可以僅承租半年的租房。王維綱設身處地想像,如果自己到了國外,會期待能深入當地,跟周遭有趣的人相處,探索他們的私房景點,品味在地的人文景致。基於這樣的想像,除了希望讓台灣人不再孤孤單單的住在一個小房間裡,也讓外國朋友來台時能更輕鬆的在地生活。

長者與青年一同用餐並開心聊天(玖樓共生公寓提供)

 

青銀共居 相互照顧
在這樣的理念下,玖樓開始了「共居生活」的服務——藉由共同居住、生活,在疏離的城市中重新建立社區,也共同想像並實踐理想生活的樣貌。從幫房東處理包括招租、收租、通馬桶、糾紛排解等大小事,到舉辦社群活動,讓獨自來北部打拼的人們,能有彼此陪伴與分享的室友,玖樓也在如此的運作型態下日漸茁壯,開始有房東主動想與他們合作。其中有一位銀髮房東阿姨打算把房子出租後,回到鄉下過農村生活,但在洽談中被他們的熱情所感,便決定留一個房間給自己住,過著三天在農村,四天和這些年輕人一起住的生活。玖樓的「青銀共居」就是在這樣偶然的機會中成形。

長者提供空間後,玖樓便透過設計再利用,吸引年輕人進來同住,進而互動並彼此陪伴,其中核心的關鍵就是「信任感」。有些年長者的子女長大後出國或到外地工作,有些則是喪偶或離異而獨居,當透過共居結交年輕室友,可以教長者使用微信、Line等3C科技,老人家的生活便開始變得有趣且多彩;而年輕人在生活上遇到挫折則有了諮詢對象,若在工作領域之外缺乏社群朋友,也有了一個後援機制能給予支持及照顧。

王維綱笑著說:「媒體上說我們在做青銀共居,但我覺得我們其實是在做『熟齡抽離』」多數人都認為年輕人想逃離長輩,但玖樓發現,有些長輩也想逃離當下環境,因此玖樓舉辦短期體驗,讓長者可以經歷不一樣的居住氛圍。王維綱也說:「一般人以為青銀共居,是年輕人得照顧長輩,但我們實際觀察後發現,年輕人同時也是被照顧的一方。例如年輕人往往缺乏烹調經驗,有房東阿姨在的話,就能令人心安。」

共居的青年和長者享受共創時光(玖樓共生公寓提供)

效仿國外home爸、home媽
在國外,青銀共居的案例時有所聞,長者將家裡的空房間租賃給年輕人,除了有房租收入外,也可以有人陪伴,可說是一舉兩得。而國外「家庭旅館」(Family Housetel)的概念也非常成熟,不僅有home爸與home媽管理,也能讓公共空間與私領域並存,當想獨處時,可以擁有不被打擾的私領域空間;當願意分享時,就可以打開門與人互動。然而目前在台灣,公私領域間的界線基本上劃分的十分清楚,對於讓陌生人住進家裡共同生活的接受度仍不高。

「讓年輕人住得起,老年人住得快樂」是青銀共居的初衷,但才剛剛起步的青銀共居模式,是否能成為台灣居住新想像,甚至逐漸普及,進而永續經營?也許透過空間的規劃設計、居家的空間管理,結合社群的實體活動,可以消弭隔閡,將「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的概念持續推廣並融入於居住生活之中,以打造世代共享的創新住宅文化,這樣的願景,有賴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協力,持續推展。

社區力傳播網編採團隊

記者/攝影|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胡善慧

編輯|胡善慧

影音|曾雅萍、徐嘉玲

圖表設計|曾雅萍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