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瑞宏

觀光發展常被視為推動地方社區的重要策略,社區居民也能透過社區營造來凝聚彼此力量,共同合作創造屬於在地的觀光商業模式。台灣目前有許多社區透過情境式的牆面彩繪進行社區再造,藉由遊客的拍照打卡宣傳及媒體的傳播報導,社區成為一夕之間爆紅的觀光勝地。然而,社區如何透過地方創生的觀點與方法延長生命力?又該如何實施可以更融入在地發展,創造社區觀光的整合性服務呢?

閒置空間活化的歷史源頭

台灣建築再利用

台灣初期對於舊建築再利用之含義,始終被侷限在古蹟與歷史性建築的範圍內,直到1997 年,因為藝術家積極爭取「華山藝文特區」,加上文建會倡導鐵路藝術網絡,這些動作都使建築再利用,從過去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主,延伸至閒置空間等場域(註一)。近年來,從許多台灣縣市的舊有空間中,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單位透過人文藝術、在地文化,或活動舉辦等,推動在地社區的觀光,藉此達到將舊有的閒置空間活化的目的,進而增加人文特色及在地觀光的吸引力。

台灣許多縣市的舊有空間中,越來越多單位透過人文藝術、在地文化,推動在地社區的觀光特色(照片來源:吳欣芳)

世界建築再利用

關於世界建築再利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歐美各國配合都市或鄰里進行更新運動,尋求將舊有建築活化的方式,於是空間再利用的意識逐漸興起,成為重要的議題之一。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意義,在於以動態的規劃與改造重新賦予其生命力(註二)。目前台灣作法多透過政府單位釋放出的場域空間,並由政府或民間相關藝文單位重新規劃,執行出系列活動、展演中心,或成為提供藝術家進駐的平台,並販售相關文創商品等多元活動空間運用。

藝術文化融入於社區發展

社區居民自發性參與的公共藝術參與及空間陳設,最能呈現在地的文化與傳承的意義,而居民自主參與的藝文活動與個人美感表現,與其生活經驗相關,其表現成效應當由觀看者自身感受決定(註三) 。台灣許多社區單位透過與藝術家的共同合作,創造出以主題式彩繪為主軸的社區環境藝術,連結舊有閒置空間,打造出屬於在地的主題式印象,並透過網路媒體方式宣傳,塑造出情境式的在地特色,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朝聖,達到社區活絡之效益。

社區透過有趣的藝術牆面與遊客互動,提供遊客在場域中以互動的方式融入在地(照片來源:吳素華)

探討社區彩繪的地方創生

建築空間再利用需以動態的規劃與改造,重新發展該空間場域的價值,並經由社區居民的溝通與共識,彰顯出的視覺表現及其內在文化。透過以上文獻資料,本人整理並分析出台灣社區藝文觀光發展以下四大面向,以利於釐清社區對於目前現況的認知與挑戰。

藝文彩繪的互動性:社區以主題式彩繪牆聞名,透過有趣的藝術牆面與遊客互動,而相關藝文活動呈現,如頂溪社區的建築空間,提供遊客在各個場域中能以互動的方式融入在地。

開啟彩繪村的連續效應:社區透過牆面彩繪與旅客互動的形式,也逐漸被其他社區城鎮效仿。探討在地社區的永續力,首先必須繼續維持現有的設施環境,並創造社區的整合性服務,但前提是該社區是否有效地融入在地背景故事與文化意義,才能創造人潮永續的循環基礎。

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社區應重新規劃在地的閒置空間,並導入一連串的藝文體驗活動吸引人潮觀光,才能有效將既有的閒置空間轉變為觀光社區的活絡場域。

觀光休閒的體驗旅程:遊客大部分參觀社區景點外,還會配合其他相關觀光產業搭配此套行程,社區應確保觀光服務的多元性。

註一:廖慧萍(2003),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註二:黃仕杰 、林晏頡(2009),閒置空間再利用-鐵道藝術。參見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09/11/2009111112243491.pdf

註三:郭錦津(2011),社區營造民眾參與藝術創作之探討 — 以台中市京華特區 公寓大廈為例,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此篇文章由翁瑞宏授權,經本站編輯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