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孝忠(台南口埤教會牧師)

世界對台灣的印象是什麼?台灣人民是否以此形象為榮?這個特質能否讓人民擁有自尊自在的生活品質,並讓居民和訪客都能深切感受?「親切」是上天賦予台灣的獨特本性,它是形塑正向社會性的基本元素。若想體會「親切」的意涵和滋味,歡迎造訪霧台社區——這個台灣發展「社區力」的典範模式!

今年年初與一群年輕人出遊到屏東神山部落過夜,距上次拜訪已是10年前的往事。青山依舊,只是來往的人車增加很多,主要道路經常塞車。趁著天黑前造訪上部落的霧台社區,宏偉的教堂與壯麗的大武山互相呼應,部落的傳統藝術街巷上遊客絡繹不絕;穿著傳統服飾的魯凱勇士自信地為遊客導覽解說小米酒的故事:「我們的老人家……」;街巷另一端則傳來旅行社導遊的介紹:「他們原住民……」,主客意識鮮明,前者的言詞中多了一份「親切感」(hospitality)。

同行的年輕人突然問我一個問題:「當地居民是不是很富有?他們家的車子都很新,還有進口車呢!」我無法回答,但想起10年前初訪霧台部落時,在巷口遇見一位阿婆在賣花生,一包30元,數量還不少,就問她生意好不好?能不能靠此維生?她笑答,在山上不須太多錢,夠用就好,能健康出來做生意,跟客人聊聊天,就很快樂;當時還與民宿主人談到他的巨幅木雕製品是否為了販賣而做,主人回答:「純為興趣,我們魯凱族天生是藝術家,以雕刻為樂,有賣沒賣都沒關係。」當時的體驗告訴我,對當地居民而言,金錢和幸福沒有必然的關聯。

10年之後,他們仍然維持初衷,以藝術創作、文化傳承和親切和諧為生活重心,並邀請來訪的客人共享部落幸福的氛圍,自然吸引更多的訪客,也帶來經濟的繁榮。突然想到基督教聖經中的一句話:「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章第33節》

台灣的社區工作從1980年代開始,初期執政者以社區控制為優先考慮,補助公共設施的建設,歷經30多年,逐漸以社區服務與福利為發展重心,多數非政府組織為了公部門資源而跟隨政府政策,霧台部落雖也得到原民會的部分資源,推展民宿和社區老人服務等工作,但從未失落居民的自主性和傳統文化的「共同體」意識,這或許是台灣發展「社區力」的典範模式。

智慧社區 VS. 有感社區

有機會聆聽嘉義市政府企劃處介紹嘉義市於2017、2018連續2年入選國際組織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的全球7大智慧城市過程。市府為落實智慧樂活城的施政理念,於2015年8月成立「嘉義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相關規劃,共分為「智慧治理」、「智慧環境」、「智慧健康照護」、「智慧生活」、「智慧防災」與「智慧教育」等六大領域,其中關鍵的核心理念是「運用智慧科技服務便民、建設城市成為智慧的移居環境」。然而報告者更進一步提到世界的城市發展潮流已由「智慧社區」(Intelligent Community)轉向「有感社區」(Conscious Community)。前者是城市外在環境的營造,後者是社區居民內在價值觀的形塑;科技固然能提供市民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但不保證居民因此有幸福感。換言之,台灣社會人格的自尊、自信、認同、合一、和諧……等素質的提升,才是建立「有感社區」的核心工程。

社會學者大多認同社區的概念至少要包括三個要素:一群人、一定地理範圍,以及人的社會性(意識、關係及活動)。香港學者則將社區分為「地域社區」和「功能社區」。前者以地域劃分,有地域的界限;後者是指一群共同背景、共同需要或面對共同問題的人,他們未必住在同一地區,但擁有共同的特質及利益。台灣社會發展社區工作有一定的成就,尤其在提升地域環境的硬體建設、人員組織、培訓和資源整合上都有顯著的成長。然而,功能性社區的營造相較之下則明顯不足,多數人聽到「社區」二字,仍只想到鄰里等地域性社區,社區的社會性形塑(關係、意識的建立)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有退化現象,政府在追求經濟成長的政策導向中,犧牲了「社會性」的營造。

 

「社會性」的含意是社區居民、社群團體的互動和關係所形塑出來的特質。如台南古都的歷史氛圍、高屏地區熱情率直的風格、原住民社區共享與共同體的生活方式、客家族群的硬頸精神及刻苦耐勞的美德等。台灣整體的社會性營造及形塑方向為何?世界對台灣的印象是什麼?台灣人民能否以此形象為榮?這種社會性能否讓人民擁有自尊、自在的生活品質?這種社會性的特質能讓在地居民和外來訪客在日常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得到嗎?若以上問題的答案是肯定和正向的,相信對整個地球村而言,台灣會是一個親切有感的社區。

親切社區的必備特質

「台灣人,真的很親切。」這是某位外籍CEO對台灣的評語,近年來到過台灣旅遊的訪客對台灣的人情味也都讚譽有加。台灣自921地震後歷經幾次的天然災害,把人民內心深處的惻隱慈悲心給激發出來,「關懷受苦者」的社會性逐漸成形,這種關懷情更推至國際社會,也得到很好的迴響,日本311地震的救援行動即是最佳例子,人情味、惻隱之心、關懷情可能是形塑一個親切社區(Community of Hospitality)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文「hospitality」中文翻成熱情好客、殷勤接待、友好親切,該辭源自拉丁語hospes,有主人、客人和陌生人或敵人(hostis)的意思,醫院(hospital)、招待所(hostel)、旅館(hotel)、臨終照顧(hospice)、親切(hopitality)等詞都是以hospes為根辭,「Hospitality」是提供住所、食物、水、安全給朋友、客人、陌生人甚而對敵。在許多古文明國家都有接待旅客和陌生人的傳統,但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以及現代化和都市化的影響,衍生出諸多競爭和犯罪的議題,「親切」、「善待」的傳統逐漸式微,台灣社會就曾經因為治安的問題而宣導兒童不要隨意與陌生人講話。當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時,社會性向下沉淪是必然的結果。

提到「親切善待」,通常指的是對客人或陌生人提供食宿,使他們有家的感覺。這過程中主人須對客人有信任感,願意開放自家的生活空間與他人分享,需有同理心、站在客人的立場接待,讓他們感到自在與溫暖;對訪客不同的生活文化有興趣並能欣賞和包容;親切的主人有責任去保護關懷造訪者,甚至願意犧牲、付出代價以維護他們的安全,「親切的社區」須具備上述的特質。

霧台經驗 營造台灣成為親切之島

回到霧台社區的故事。教會的牧師告訴我,部落的傳統生活意識是「集體的」。族人習慣說「我們的」小孩、老人家,而不是「我的」。因此民宿家庭的客人不只是「我的」客人,而是「我們的」客人、「全社區」的客人。因此,客人們在社區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安全、溫暖、親切的接待;另一方面族人之間不但不會有生意競爭的思維,反而還會主動招呼陌生人,整個部落既有濃濃的原住民味道,又有溫馨親切的氣氛,這是霧台吸引人的元素。

霧台社區的的經驗提供許多社區營造的靈感。台灣社區要邁向有感社區,「親切」可能是上天賦予島上子民(特別是原住民族)的獨特本性,它是正向社會性形塑的基本元素,只要與社區居民一起回顧並互相分享在地傳統與生活經驗,很快就可體會親切的意涵和滋味。公部門在經濟掛帥的政策思維之外,與草根的社區鄰里更多交流,或許能啟發智慧營造台灣成為更有吸引力的親切之島。親切社區營造的工程基石,可能是社區「認同」與「共同體」意識的建立。想要親身體驗嗎?歡迎造訪霧台,造訪原鄉部落!

李 孝忠

李 孝忠

現任基督教芥菜種會研發部執行顧問,曾任台南口埤教會牧師。2002年帶著服務社區的經驗,至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附設神學院深造,於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對青年工作與家庭協談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專業能力,並組織「西拉雅文化協會」、「西拉雅山城合作社」、「口埤關懷據點」等機構與社區連結,共同回應包括文化認同、經濟發展、生態土地關懷、社區兒少、老人、弱勢福利照護等社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