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孝忠

9月10~14日在菲律賓參加一個以「韌性的社區」(resilient communities)為主題的會議,議程中聽到世界各地天災人禍的現況報告。地主國菲律賓在會議開場時播放菲國人民在颱風頻繁的家園中,如何堅強面對淹水困境甚而展現苦中作樂的豁達民族性。不料,15日強烈颱風「山竹」侵襲該國北部又造成近百人的死亡和失蹤;20日更傳來宿霧省那加市山區因連日豪雨引發土石流,數十棟房屋被埋,數十人生命未卜。腦海中的菲律賓民眾在淹水街道中嬉戲的影像,和新聞中「山竹」所造成的土石掩埋社區的慘況交織激盪……到底生命的「韌性」是什麼?是逆來順受?是樂天知命?還是無為而治?

 

什麼是社區韌性

「resilience」是順應當代自然災害頻傳現象而流行的專有名詞。中文翻譯很多,如:韌性、彈性、復原力;劍橋英文字典對該詞的解釋有二:「物質本體在遭遇外力扭曲、延展、擠壓後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能力」和「在經歷困難和逆境後能保有快樂、成功的能力」。後者比前者有更積極、進取的意涵和方向。台灣歷經921地震、88風災後,地質鬆動,加上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和人為因素,國土家園殘弱不堪,如何激發、培植、形塑社區的生命韌力,應是政府和全民的共同使命。

 

韌性與生存

求生存是宇宙萬物與生俱來的本能。人類個體生命遇到外來威脅時,總是本能性的防禦和抗拒以圖生存,生理和心理層次皆然;然而群體性的外來威脅則常視其領導階層的智慧和行動而決定其因應之道。筆者20年前有機會多次赴菲律賓訪問,期間也遇到幾次颱風侵襲而導致市區淹水,坐在菲人暱稱的Jeepney公車漫遊馬尼拉市區,有陸上行舟的浪漫情懷;然而,20年後的高科技時代,菲國水患依舊,人民對執政者的治國之道是無奈?是無感?無從得知。貧富差距的現象愈演愈烈,社會基層的人民似乎只能以「苦中作樂」的態度面對艱困的生活挑戰。生活雖繼續前行,卻無願景;生命雖存活;但似乎看不到希望。菲律賓的人類學者、社會運動家Melba Maggay在今年Micah Global年會中針對菲國這種不公義的政治社會現況提出抗議的譴責,是一個先知性的典範;印度的窮人倡議者CB.Samul則更進一步提出,韌性絕不只是「求生存」而已,而是必須與「盼望」(hope)連結。

菲律賓居民常以「苦中作樂」的態度面對艱困的生活挑戰(圖片來源:Sootinclaimon image)

韌性與盼望

世界各地災難頻傳,人道救援是普世的責任,當代的強權國和在地的執政者有責任提出一個更具願景的因應之道,而不只是消極的救助和修補。此外,宗教界也應將各自所宣揚的理想終極目標轉譯為可見的典範,提供信眾們做為實踐信仰的藍圖。抽象的「盼望」需要透過具體的願景、藍圖來展示,「社區」則是施工的場合和工人。

 

社會學者將社區定義為「地理社區」和「功能社區」,前者是指地域性的社區,範圍可大可小;後者是社群屬性的社區,依成員的認同而組成,如社團、宗教、工作等團體;當代神學工作者則強調「地球社區」(earth community)理念,所有地球居民(包含人類與自然萬物)生命都互相關聯,是命運共同體。

 

建構一個韌性有盼望的社區,可從小範圍的巷弄擴及全球地域,人類社群即是工作者。藍圖中的支架是「正義」與「和平」,正義是資源分配的公正公平,有權力、財富和能力者要懂得扶持弱勢者,人類社群和地球社區均然。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都與強權國家的資源搶奪有關;21世紀的天然災害不斷則是肇因於人類的貪婪任意開採土地攫取資源,終導致大自然的反撲。這些戰爭和災難的慘痛經驗,提醒人類必須以正義的原則來營造人類社群和地球社區。

 

和平是指關係的和諧,是人與天地萬物、他者、自我的關係安穩適切;希伯來語平安(שָׁלוֹם)則有和解的意涵,指化解衝突。關係的和諧是一種理想狀況,但衝突卻是人類的生活實況。因此尋求復合(reconciliation)是抵達和平的途徑。追求和平必須勇敢面對衝突,包含與自我(反思)和他者(和解),這是一項浩大工程,因它的最大挑戰是人類自我中心的本性,這是宗教界提出神聖他力拯救的緣由,藉由神聖者對生命的關愛之情(compassion)型塑人類的另一本性──犧牲之愛。當人類願意委身於利他之愛時,和平才有可能。

 

如何形塑社區韌性

從生存到盼望,社區的韌性不僅是一種本能,更是可以被塑造、具成長性的,這也是人類共同的使命。下列幾項行動可能是實踐這項使命的參考綱領。

 

繪製願景

理想往往是抽象的:盼望、正義、和平、愛、幸福等都是相關的詞彙。如何將這些形而上的理念繪製成有形可見的圖像,是社區韌性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這任務不是由某些特定人士執行,而是由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共同決策和行動才能導致共同成長的結果。從3、5人的巷弄居民到3.5萬人的村里鄉鎮,依社區處境集體提出短、中、長期的社區願景圖像,雖然耗時耗力,卻是凝聚社區休戚與共(solidarity)的過程,繪製願景的過程目標就是分享、對話、磨合、建立共同體意識,且結果目標和過程目標一樣重要。

 

改變和轉化

改變是開始,轉化是過程和目標。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的轉化和改變是建構社區韌性的第二項行動。危機或災難經常是促成改變的動力來源,所以有「危機即是轉機」一說,但關鍵是轉向的目標是否合宜、正向,所以價值觀、判斷力的轉化提升必須與時俱進。

 

生活經驗的困境經常是導致改變的重要因素:地震的災難導致人類建築思維和行動的改變;宗教聖戰的行動迫使人們改變對戰爭的定義和看法;貧窮和不公平的社會現象激發人民革命的動機。相對地,這些危機也可能是一種契機:天然災害也激發人類社群互助救援和善待自然的悲憫之心;宗教的恐攻行為促成宗教對談和合作的積極行動;貧富懸殊的不公現象則提醒人們重新檢視資本主義帶來禍害,並尋求另一套公平的經濟制度,例如合作社經濟(co-operative)、公平交易(fair trade)、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等思潮和運動的興起。這些新興經濟運動強調社會公平、公義的價值和在地化、社區自主、共同決策的原則,同時也提倡生態公義和持續性(sustainability)經營的理念,以確保地球社區的生存與和諧、平安。

 

台灣天然災害頻傳,社會大眾警覺到防災的必要性;經濟的衰退和分配不均的現象也激發人民需要改變價值思維和生活方式,這些生態和經濟的危機提供基層社區啟動改變、轉化的時機,而人權、民主、公義、公平、持續性……等價值的提升和生活態度的改變可能是此項行動的內容。

 

教育

願景的傳遞、價值觀的改變和轉化,「教育」應是達成目標的途徑,然而教育的方法也需要不斷更新、轉化。靜態的教學模式固然不可少,動態「做中學」的方法在社區工作上逐漸成為顯學;然而,有些社區工作者在施行這方法時較著重於方法(know how)而疏於價值觀(know why)的形塑,這可能是行動過程中要互相提醒的部分;亦即是世界觀、人生觀的反思和提升。此外,當代社會各界都強調創新和卓越的教育思潮,社區工作領域也不例外。然而,在建構韌性社區的前提下,我們可能要更謙卑地從先人(原住民)的經驗和智慧中來學習瞭解他們從大自然的啟發中所學習的知識,或許能幫助社區力營造往更正確的方向來邁進。

 

一個有韌性的社區除了奠基居民認同、團結共同來克服社區的問題之外,還必須有願景、有盼望,讓社區共同往更積極理想的方向發展。社區營造者和居民一起繪製可實現的社區藍圖,啟動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改變和轉化里程,以踏實的行動和深沉的反思來實現這願景,應是社區韌性提升的進路。

啟動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轉化里程,才能實現盼望的願景(圖片來源:台南企業文化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