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我們努力就能改變社區嗎?因為做社區,社區就會變得美好?產業就會回流?環境就會變好?人就會回來?地方就會變得很有凝聚力嗎?」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前寶來重建協會)的執行長李婉玲認為,很多人都是這樣相信,但事實上在社區工作的過程中,永遠不會那麼順利,也會一直有人持反對意見,可是哪怕只有幾個人願意做這些對的事情,僅影響了一點點人,只要讓社區稍稍變好,就很值得,也會有更多人跟著一起行動!

代課老師透過孩子發現社區問題

帶領協會榮獲「105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民間團體類」的李婉玲,在今年(2019年)也以社區工作者的身分獲得「108年農村領航獎」。小時候因父親到偏遠山區的原住民學校任教,一家人來到溫泉勝地高雄市寶來區定居。年少時期,揹負著父母的期待離鄉求學,畢業後,她卻決定返鄉。

返鄉後曾擔任十多年代課老師的她說:「妳相信這年代還有人的房子是木板隔層、泥土地板、下雨天會漏水嗎?這裡很多。還有一些孩子身上有異味,交來的作業簿,很像是從水溝撿回來的,又黑又臭;有的孩子要訂正作業沒有橡皮擦,用口水擦錯字;還有一些孩子的社福機構補助金,被父母拿去喝酒……」。

在地長大的李婉玲,深知地方上的孩子對土地及自我認同感薄弱,因此致力協助孩子找回自信。「孩子們不用考一百分,但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對我而言,生活教育與品格比起成績優異來得重要!」而談起偏鄉學校的處境及教師流動率,李婉玲的憂心表露無遺:「很多人考上了老師,分發到偏鄉來,總會想著快點離開,當時我這個代課老師,成了學校最資深的員工,這裡的孩子,每年也都必須適應新老師。」

李婉玲一如以往的以直白又有力道的口氣,回顧她的青年返鄉之路:「回來就是工作養活自己,如此而已,沒有多偉大的想法,只是在這塊土地生活的同時,我發現了這些問題,於是開始『做社區』」。當時有一位外地來的校長,對於社區工作有一股強烈的使命感,認為學校要和社區共好,因此透過讀書會將居民凝聚在一起,而當中最年輕的李婉玲被推選為志工隊長,也讓她更能著力於社區與教育的連結。

具生命韌性的李婉玲(左)是寶來的女兒,曾獲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照片來源:寶來人文協會)

打造共享空間  成為社區情感基地

2009年八月,莫拉克風災重創寶來,看著所愛的鄉土面對巨災後的多元議題及重建工作,李婉玲離開學校,開始全心投入社區。當時的村長去世,群龍無首;社區發展協會也歷經組織變動,她為了推動工作,決定接下重建協會執行長一職。

「當年沒有時間難過,看著家鄉原本的樣貌回不去了,我只想著要找到方法,和大家一起創造新的生活模式。」於是她一路陪著居民重新認識土地及環境的關係。為了安撫許多人失去家園及家人空虛哀傷的心緒,她時常把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之後,她希望這個凝聚大家情感的空間可以永續下去,便奉獻自家土地,打造「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成為社區基地,並在空間中砌了一個有溫度的古早味大灶,帶著社區婦女做窯烤麵包、染布、為旅客烹調風味餐,也透過在寶來駐地多年的知名陶藝家李懷錦的協助,讓「寶來陶」開始聞名國際。就連專家參觀寶來陶時,還驚訝的提問,怎麼會懂得藝術治療?

李婉玲表示,因為災後什麼都沒了,協會只能運用僅剩的人、資源及長者的智慧與技藝,讓社區形成自助的力量。這些年來,他們也不間斷地與學校合作,讓孩子陪伴長輩過節,也向長輩學習傳統技藝,讓孩子對家鄉感到深刻,他們或許就能離鄉不離根。

十多年了,共享空間還在慢慢建造,一點一滴的累積,期間來來去去的人,讓這個空間充滿了情感溫度。這一路走了十年,很多人說寶來是社造成功案例,李婉玲苦笑:「一路上並不那麼美好,在很多人眼中,我是看來很堅定,但晚上睡到一半也會動搖啊!想著這事做了那麼久、努力那麼久,怎麼還沒成功?到底該怎麼解決?挫折一直來,內心要很強大。」有人說她看來強悍,但實際上,從事社區工作多年,她總是得把自己縮到最小,因為如果不這麼做,很多事會在心上過不去。她認為是父母親給予的正能量,以及家庭的黏著度,造就她堅韌的性格。

共享空間原本是用來陪伴社區長者,後來成了寶來小旅行的基地(照片來源:寶來人文協會)

青年返鄉變中年 持續發揮穩定力量

投身社區18年,青年返鄉變中年的李婉玲有時候自問,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得把一天當三天用?「只是很簡單的想法,老人家就像自己的父母,也期待自己老的時候,可以有人如此陪伴、照顧我。」李婉玲說。

這一路,看似為社區做很多事,但自己也因此成長了。當年她擔任社區志工時,被質疑沒有社工專業,她便去取得社工學歷;這些年為了發展在地產業,她又跑去讀企管研究所。李婉玲不斷累積自己能量,也盼望這10年社區復建過程的累積,可以讓大家重新認識寶來。

每年協會也將社區的點點滴滴及重要人事物記錄成書,李婉玲說:「很多人常講,現在人不愛看書,出那麼多書做什麼?因為社區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老人家很快就走了,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因此我們想透過訪談,把這些寶貴的人事物都記錄保存下來。」

去年李婉玲受邀至以莫拉克風災為故事背景的記錄片《山豬溫泉》播映會,在映後分享社區工作心路歷程,有人說,她就像電影劇中人物,有著打死不退的山豬精神,充滿韌性,一路堅持心中的價值,不管挫敗或絕望,都為了這個價值不斷往前走。

李婉玲與協會成員迎接榮獲世界合唱比賽金牌歸來的寶來國中合唱團隊(照片來源:寶來人文協會)

她笑說:「就往前走吧!不知道未來會是如何,但我們很清楚知道,如果沒有做,那就永遠沒有機會。雖然我們都只是小螺絲釘,但只要能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能發揮穩定的力量,讓社區愈來愈好。」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