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放下聽診器後,陳錦煌總是騎單車到鄉間農田聞泥土香,欣賞重生的新港

「31年前診所走入社區,31年後社區走回診所,不僅治療個人疾病,也促進社區整體健康。」近日陳錦煌醫師心有所感的在個人臉書寫下這一段話。

陳錦煌是小鎮醫師,同時也是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創立者,自台大醫學系畢業後,秉持著醫病、醫心、醫社會的理念,在1981年回到故鄉嘉義縣新港鄉開立診所。一向關懷社區的他,在一次掃墓行程中遇到了揚名國際的藝術家──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陳錦煌是林懷民的叔叔,但年紀卻比林懷民小五歲,在林懷民的催化下,1987年的春天,陳錦煌用籌來的15萬元,邀請林懷民的團隊回到新港演出,當天湧入二千多名觀眾,讓深受感動的林懷民,在舞台上拋磚引玉將15萬元捐回社區。

林懷民認為文化藝術必須落地生根、遍地開花;陳錦煌期望能夠細水長久,故將這次演出視為良好開端。為了讓那15萬元發揮長久的功效,陳錦煌陸續向鄉親籌集資金,終於在同年的秋天籌得一百三十多萬,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

陳錦煌憶及三十多年前,受到解除戒嚴的影響,台灣社會有了相當大的變動,中南部出現「大家樂」賭博現象,許多民眾因而沉迷、嚮往不勞而獲、一夕變富。看到因大家樂風潮而衍生的廟會,謝神電子花車的限制級表演,讓從小在新港鄉長大的他感到憂心,他說:「這些都是我的親人、從小一起生活的鄉民好友,我無法袖手旁觀。」也就本著「希望小孩不變壞」的精神,萌念藉藝文活動,希望導正當時的不良風氣。最初以「讓孩子不變壞」為號召為出發,至今已成為全方位的社區型基金會。

基金會讓阿公阿嬤陪伴小孩參與,或故事給孩子聽

老少同工 創造長者生命價值
基金會成立之初,陳錦煌有感於街上電玩、漫畫店林立,街上沒有像樣的書店,閱讀風氣衰弱,而在幾經波折之下成立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如今,小小圖書室不但長成七層樓高的閱讀樹,還送書至偏遠村落。從以孩子出發的圖書閱讀推廣工作;藝文展演活動,延伸至文化資產保存;關懷土地的淨港、造街、環保、綠美化;立足新港、胸懷台灣的國際交流;針對老人、身心障礙者、新住民、需高關懷的孩子……。

2009年嘉義縣成為全國老化最嚴重的縣市,而工作機會少因而人口外移,基金會藉藝文介入來照顧老人,引導他們創作、演出,促進身心靈平衡,並提高社會互動。陳錦煌說:「人們心中有些不敢觸碰的,能透過藝術而抒發。而人最怕老而無用,所以我們一直在想怎麼結合老人與小孩這二端,讓阿公阿嬤陪伴小孩參與,或故事給孩子聽。」於是在2013年推出「新閱讀運動」,鼓勵阿公阿嬤為孩子們伴讀,陳錦煌認為閱讀是創造力的基礎,可增強發育中孩子腦力神經元的網路連結、培養聯想力、活化大腦、減緩老年人的智力老化,此一活動藉由老年人的生命經驗分享,增進孩子聽故事的興趣,並提高閱讀樂趣。陳錦煌:「當孩子們提問,老人家會覺得自己很受用。」成功創造老年人生價值,其生命分享過程亦增進孩子的閱讀樂趣。

成為社區終身義工 盼奉獻到老
雖然陳錦煌曾任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創會理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及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因關心環境,致力社區改造有成,被天下雜誌選為「影響臺灣200人物」;並獲賴和文教基金會醫療貢獻獎;國際萬寶龍藝術贊助獎;內政部消防署榮譽獎章;但最讓他引以為傲的始終是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終身義工身分。

31年來陳錦煌也將社區照顧經驗撰寫成書,著有《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對話新港》、《幸福之泉》、《幸福之網》、《幸福之源》、《幸福之夢》、《幸福萬花筒》、《幸福宅急便》等書。新故鄉基金會(南投桃米社區紙教堂)的董事長廖嘉展曾撰寫《老鎮新生》一書,即是講述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歷史,書中收錄有〈小鎮醫師陳錦煌〉經常被大學老師選為課堂教材。

放下聽診器後,陳錦煌總是騎單車到鄉間農田聞泥土香,欣賞重生的新港,現年60多歲的陳錦煌經常為新港南北奔走,途中經常以手機於個人FaceBook分享心情及活動照片,身為終身義工的他表示,除了希望為社區奉獻到老,也期望自己能堅守醫師的崗位到生命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