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主任白璐教授自2002年起,便深入各社區宣導「安全社區」的概念【註1】。隔年,她帶著4個社區的代表,前往香港參加國際安全社區研討會。她表示,台灣社區可分為都會、農業、山地及濱海型等4種類型,而這4個代表社區各具特色,故被選定為第一波安全社區的試作區域,包括代表都會型的台北市內湖區、農業型的台中市東勢區、濱海型的花蓮縣豐濱鄉,至於山地型則選了阿里山的3個村落。

自香港研討會返台後,白璐便積極展開各項準備工作,同時也邀請國外專家蒞臨參訪。經過3年的努力,於2005年10月首次在台灣舉辦「第三屆亞洲區安全社區國際研討會」,除了亞洲9個會員國及地區外,總共有20餘國家代表齊聚在台灣,國內外參與人數約800人,上述4個代表社區也藉此提出國際認證申請,不僅引起國內外熱烈迴響,同時也促使「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成立,以加速安全社區認證的推動。

找出社區屬於自己的特色

2006年1月,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正式成立,輔導社區依循國際安全社區發展的7項準則【註2】,推動各項社區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的工作,並協助社區通過國際認證,以加入世界安全社區網絡為目標。直至今日,已協助許多社區找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例如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經過近10年努力,終於2018年7月獲得國際安全社區認證,主要是部落於2012年起回歸年齡階層機制,從耆老到青年人共同承擔社區責任,透過部落會議決議社區任務與方向,運用各年齡階層的力量推動安全社區,內容包括居家、學校、公共場域及農事等,不僅保留及傳承既有文化,也可以提升族人的生活品質。

「社區與社區之間可以互相參訪,但不要模仿!」白璐坦言,每一個社區都有各自特質與人文氣息,若要模仿他人特色通常不會成功。近幾年,全台社區皆戮力推動總體營造,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人活動中心,服務內容不外乎是共餐、送餐、製作手工藝品、社區彩繪、巡守隊、環保回收等,少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值得深思。

結合國家政策  永續安全社區

「安全社區攸關人民居住權利與福祉,不僅民間要發揮守望相助、互助合作的精神,同時也需要政府運用政策及行政命令以增進效尤。」白璐表示,在2005年至2018年之間,台灣共有23個區域通過國際安全社區認證,中央政府偶有配合宣導,在地方就屬台北市內湖與中正區、宜蘭縣冬山鄉、桃園縣觀音鄉等政府單位較為積極之外,其餘皆由社區自主性推動與執行,相較於全台上千個的社區,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白璐表示,之前政府推動的高齡友善城市,中央政府一道行政命令,每一個城市就開始動起來,由上而下貫徹施行,這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不過,若社區安全政策要維持長久,最好的辦法仍是要透過立法程序,透過成立專責機構,才有可能長久,也不會因為政府改朝換代而使政策轉變方向。例如台南市金華社區獲得國際安全社區認證,其歷程是當地政府推動「健康城市」及「安全社區」多年之後才獲得國際認可,因此,當國家政策形成社區長期要做的事情,社區福祉也會因此成形。而符合社區需求、連結各方努力,再加上政策的結合,即是安全社區計畫成功的關鍵所在。

安全社區計畫是長期性和永續性的,且要涵蓋所有性別、所有年齡層,所有環境和所有情況 (照片來源:gratisography)


【註1】:「安全社區」的概念,源自1970年瑞典Lidköping、Motala、Falköping等3個社區運用社區的力量成功地結合了政府與地方資源,防制事故傷害的發生,經過3年的試驗,事故傷害發生率降低27%,這項成果引起WHO的重視。在1980 WHO Ottawa Charter 渥太華宣言中強調,“Health for all”「全民健康」健康促進的定義,乃增進人們(包括個人與社區)控制與改善其健康能力之過程,自此事故傷害防制開始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於是,1989年9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Karolinska Institute成立了「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藉以推動全球發展安全社區。

【註2】「安全社區」的7項準則:

  1. 安全社區必須具備一個基於夥伴和合作關係的跨領域團體,來負責指揮推動社區安全促進的工作;
  2. 安全社區計畫必須是長期性和永續性的,計畫內要涵蓋所有性別、所有年齡層,所有環境和所有情況;
  3. 安全社區必須要有以高危險群和高危險環境為目標對象的計畫,以及對易受傷的族群推廣安全的計畫;
  4. 安全社區計畫的推動必須基於實證資料;
  5. 安全社區必須有一個能將當地傷害事故的頻率與導因進行紀錄分析應用的機制;
  6. 安全社區必須有對計畫內容執行過程及改善效果的評估;
  7. 安全社區必須能持續性的參與國內和國際的安全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