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農委會希望透過食農教育的具體實踐帶動社區的核心產業研發、生產加工、地方增能、市場行銷的動力。多年來民間由下而上的推動食農教育,促使教育部將食農納入正式課程,然而早在十多年前,台南官田社區農夫許玉燦,就開始在社區傳授青少年有機農法,也成為各國各地爭相取經的「農百科」,他耗費畢生的力量無償傳授所知,只為了一個小小的夢想……

許玉燦教導學生栽植有機蔬菜,並幫助社區(照片來源:許玉燦)


台南省道與171縣道交會處,往社子方向,距離紅綠燈10公尺的芒果樹,有一條小徑走到底,即可到達官田社區農夫許玉燦的有機生態農場。梨子、芒果是主要作物,其他水果與蔬菜則是為了試驗以幫忙農友解決問題而種植。農場裡有一間小木屋,灑了一地陽光,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茶香與草香,這裡就是許玉燦的農百科會客室。除了社區的孩子常會來這裡請教他農事,還有許多來自台灣各社區,甚至國外的農友來訪。

 

食農教育是當前農委會的重點工作,希望藉此議題的具體實踐帶動社區的核心產業研發、生產加工、地方增能、市場行銷的動力。為推動社區食農教育,政府單位開始舉辦食農教育工作坊,108學年起,各學校也開始食農教育課程,許玉燦成了許多學校競相邀請的老師。

 

其實早在10多年,許玉燦就以業界老師的身分,至台南藝術大學教授「生態實務」課程。他雖然沒受過科班教育,但憑著14年自學研究,以及對環境生態和微生物菌種豐富的知識,到官田國中與國小教導學生。近年來,官田國中闢建菜園,推動有機栽培,許玉燦便帶著學生培育益生菌,除了做為參加科展的題材,也希望能透過益生菌研究防治病蟲害,為自然農法奉獻一份心力。

許玉燦教導學生栽植有機蔬菜,並幫助社區(照片來源:許玉燦)

農藥汙染使得罹癌率增一倍

許多人都納悶,為什麼忙到沒時間收成自己水果的他,還要花這麼多時間傳授有機農法給別人?他笑說,只希望這些農友可以把有機農法帶回自己的社區,讓更多人可以在安全的社區裡生活。

 

許玉燦發現,現代人使用農藥造成生態上極大的危機,蛙類、蛇、老鼠都無法逃過農藥的傷害而死亡,連保育動物水雉,也因農藥汙染在台灣只剩幾百隻。對現代人來說,癌症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疾病,現代人約6分半鐘就有一個人罹癌。南基醫院協同院長暨彰基自然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蔡松彥,他不菸不酒且熱愛登山活動,卻在多年前健檢時確診肺腺癌。蔡松彥表示,幾乎所有癌症都與農藥有關,而台灣農藥用量比全球平均用量高出近4倍。許玉燦的父親是台灣愛文芒果最早三位種植者之一,他跟著父親栽種芒果時曾農藥中毒,促使他之後花14年時間及大部分積蓄研究有機栽植。

 

農村不僅有生產功能,也應擁有邁向宜居、宜遊及擔負食農教育場域的社區目標。許玉燦常告訴孩子,應該想想如何做,才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共存共榮?人類因貪圖眼前便利,使用農藥來除草、除蟲,造成的空氣、土壤、水源的汙染,最後須由全體人類共同承受後果,因此他不只希望居民可以吃到安全的農作物,也希望孩子可以在自然的生態中學習,很多東西不必翻書看圖鑑,而是在生活周遭就可以親眼目睹。

 

個人力量有限 影響力卻無限
社區是區域性的最小單位,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社區開始做起,那麼影響將會是無遠弗界。許玉燦表示,教學雖然花費許多時間,但他仍樂此不疲,不僅教農作,也教人生,有些孩子下課後來問問題,他也會修正孩子抽菸之類的壞習慣,有時也分享生命哲理。

 

教學生種植的蔬菜,成為營養午餐的菜色,有些會讓孩子帶回家,因為是自己種的,孩子都特別愛吃;另一部分的蔬菜則送給社區獨居長輩,以及社區共餐及關懷中心。健康的在地食材栽種不易,學生感受到友善大地的重要性,也學習親力親為回饋鄉里。許玉燦認為,社區不要忽視共餐的重要性,共餐能夠讓很多長者願意走出來,促進活躍老化,也藉此關心獨居老人,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

 

當然,他擔心的不只是社區的問題。因為氣候變遷,世界各地多處遭受沙塵暴、水災、乾旱及糧食危機,許玉燦滔滔不絕的談論著他對食安和農民生活的擔憂。一個早上過了,下午還有農友要來拜訪他,望著窗外早該收成的梨子,許玉燦苦笑著,但他始終還是將「答客問」列為優先處理事務,這是他甜蜜的負擔,也是他的生命態度和精神。

人稱「農百科」的許玉燦,每次有農友或孩子來請教,總是讓他很高興(照片來源:陳佳楓)

梨子、芒果是主要作物,其他水果與蔬菜則是為了試驗以幫忙農友解決問題而種植。(照片來源:陳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