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物銀行系列報導之三》

文/張以牧

持續參考國外經驗,探索著未來發展的可能。我們期待著食物銀行這座橋樑,不只輸送食物與物資等實體資源,將來也能試著更多傳遞關懷、陪伴,甚至藝術、文化等心靈糧食,期許不只身體吃飽,在精神層面也能充實富足。

台灣食物銀行主要的六大類型「定點定時提供」、「超市型」、「以拯救食物為目的」、「食物銀行兼辦福利服務」、「物資食物銀行」,以及「購買新物資發放」之外,「熟食型」、「定點餐食型」、「大型倉儲中心」與「文化銀行」等模式近來也開始萌芽或逐步發展。在「熟食型」方面,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黃全慶表示,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過去幾年推行一個以收剩餘熟食為主的食物銀行方案,做法是到中小學收集剩餘的營養午餐,並於當日直接親送到受助者家中。此做法不僅可達到環保與助人的雙重目的,且由於服務人員為避免食物變質,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親送給受助者,因此服務人員與受助者之間能有更為密切的聯繫與關懷,除了食物以外,也能供應在人際互動與情感交流上的需要。

立意雖好,但黃全慶也坦言,因有學生畢業及寒暑假導致人力不足的問題,此方案在去年已經停辦;而除了人力問題之外,更關鍵的因素在於熟食不能久放,尤其是肉類容易變質,若交由食物銀行發放便有食品安全的疑慮。他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仍在搶救剩餘的營養午餐,但模式便是與社福團體合作,因為社福團體可以直接快速地將剩餘的熟食供機構內的長者、兒童或身心障礙者等食用。

在國外,熟食的處理對食物銀行來說同樣是艱鉅的挑戰。即使先進如德國柏林,當地的食物銀行也因為尚未有保存熟食的技術,因此拒絕收受便當和肉類,這也顯示目前食物銀行要處理熟食仍有一段長路要走。「定點餐食型」的食物銀行主要是以類似餐廳經營的方式,將收集到的剩食以免費或經濟實惠的價格提供餐飲服務。在美國,這類型的食物銀行稱為「緊急廚房」(Emergency Kitchens)或Soup kitchen,數量約有8,000間。而在荷蘭,知名的剩食餐廳「Instock」則是收集超市中即期的茶包、罐頭、果醬、麵包和成堆的「醜蔬果」,烹煮成一道道佳餚,再以遠低於當地餐廳的價格,提供給來到店裡的顧客。

以台灣來說,「定點餐食型」並不常見,但近幾年來也開始逐漸發展。如位於台中的「七喜廚房」,其服務宗旨即為「收取市場醜蔬果照顧社區,以自由定價的方式供餐,提供社區內共食剩食服務。以志願者服務維持營運的社區共食廚房」。

創辦人楊七喜與傳統市場內的攤商合作,每天搶救將近60公斤的「蔬果格外品」,再煮成美味料理提供顧客共食。開幕至今,在週二至週日晚上的開放時間店內座位幾乎全滿,在其中所交流的對話與情感,不只溫暖人們的胃,也溫暖了人們的心。在「大型倉儲中心」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目前美國以Food Bank 命名的組織,基本上都是中大型的物流倉儲中心,他們與大型的超市連鎖店、餐廳、飯店等合作,將所收集到的物資轉送或轉賣給下游小型的食物銀行機構。此類型食物銀行的優點是有利於統一對大型企業募集物資,可讓受捐贈的小型食物銀行減少自行開拓資源的壓力。

台灣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且受限於場地,其興辦的食物銀行尚未有發展成大型物流中心的條件。但目前也有民間的食物銀行退而求其次,開始成立中小型的物流倉儲中心,如1919食物銀行在2017年開設多功能的「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園區內便融合實體食物銀行、惜食處理、中央廚房、食育教室以及做為物資集散中心的中央倉儲等五大功能。至於「文化銀行」的想法,出自於既然食物銀行的理念是「將多餘的物資轉給需要的人」,那就廣義上來說,例如音樂會、展覽會、體育競賽等門票,或是不常使用的表演空間,理應也可以提供給受助者。目前「文化銀行」的推行屬德國與奧地利最為成功,以德國為例,其做法是與國內藝文團體合作,將剩餘的門票集結起來,再透過大量的志工用電話邀請弱勢者前來觀賞。而每張票券上皆是以號碼代替姓名,為的是不讓弱勢者被標籤化。

就台灣的情況而言,較不像西方社會有聽音樂會或是看展覽的文化,也缺乏大量的志工,因此即使有許多藝文團體有送票意願,也還找不到民間的食物銀行有能力承接。黃全慶表示,朝陽科技大學在2015年成立的「食物暨社會與文化銀行」,在運作上就遭遇了不少困難。雖然現況如此,但「文化銀行」的概念其實相當值得推廣,因為這是將受助者從「接受物資援助」的層次,擴展到「社會參與」的層次。受助者透過參觀藝文表演或參加戶外活動走出家中,與一般社會大眾有相同的生活體驗,也讓社會大眾瞭解弱勢者與自己並無不同,也才有機會從根源解決歧視的問題。

除此之外,各個食物銀行對內與對外的連結也不啻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對內連結方面,台灣的食物銀行過去多是單打獨鬥,缺乏資源的連結與分享,因此在2016年,包含1919食物銀行、安得烈食物銀行、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和臻佶祥幸福食物銀行等超過40間食物銀行便組成「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希望能互相連結資源,讓食物銀行在面臨食物不足的狀況時,可透過聯合會獲得支援。

在對外的部分,加入國際食物銀行組織,或是定期向國外食物銀行取經,可以幫助國內的食物銀行吸取新知與開拓視野。目前國內有「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加入全球性的食物銀行組織──「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簡稱GFN)。[i]在加入GFN後,「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在會務運作上必須受到GFN的督導,以確保其合格會員的身份;另外每年三月也都會派代表參加全球食物銀行領袖論壇,與各國會員交流並吸取新知。

連接起剩食與貧窮,也連結起供應與需求;醜蔬果可以變成美味佳餚,更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媒介。我們期待「食物銀行」能與生命更深層的需要相遇,迸發出更為燦爛的火花,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只餵飽人們的肚腹,更能溫暖人們的心,祝福人們的生命!

[i]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FN)」成立於2006年,是現時唯一致力於全球各地食 物銀行網絡溝通的非營利組織。GFN以減少世界饑餓與分配不均為宗旨,目前包含台灣共有33個會員國。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食物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