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走出竹圍捷運站,沿淡水河畔約5分鐘路程,映入眼簾的即是由廢棄雞寮改建的工作室。25年前,創辦人蕭麗虹在新北市竹圍地區打造藝術工作室,以獨立自營的方式從事創作展演,同時也開放讓國內外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短期進駐,是全台首座非營利國際藝術村。

蕭麗虹認為藝術工作者應展現對社會文化的關懷和參與,並堅信藝術與創意是推動社會與文明前進的最大動力。藝術工作者可以運用創作的方式,認知自己所身處的環境,甚至引導參與者感受社會議題,進而帶動公民參與。在這樣的意念下,竹圍工作室於2009年啟動「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將藝術導入環境議題,讓自然環境與竹圍居民的日常生活連結;並鼓動駐村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社區所面對的多面向議題進行創作與對話;更在2020年發起書包的「校外•教學」、跨域公民科技的「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打破思維框架,將藝術行動推展到不同場域。

新加坡知名的十指幫劇團(The Finger Players)在駐村期間,將藝術連結在地文史,與坪頂國小的學生共同創作一齣劇名為「寫一封信回家」的偶戲。(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以藝術介入環境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蕭麗虹說:「我們邀請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中,並用軟性、教育、好玩的方式感動他們,進而理解藝術工作者背後所要傳達的社會關懷。」雖然有人會用「有的沒的」來形容他們作的事,但是蕭麗虹深信,透過民眾的參與及內化,這些「有的沒的」就會慢慢產生影響力。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為例,竹圍工作室藉著追溯樹梅坑溪,連結在地居民,並邀請居民間彼此對話,重新認識自己的土地與溪流,而這項環境藝術行動,也是工作室開始進入社區環境議題的轉捩點。

當時的行動共有5個子計畫,每個子計畫都環繞著樹梅坑溪來設計活動,藉此凝聚居民,讓他們對自己的社區有更多的參與。子計畫之一的「樹梅坑溪早餐會」,沿著樹梅坑溪流域的不同地點舉辦早餐聚會,再邀請社區居民來享用早餐。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早餐的食材都按月份嚴選在地小農栽種的時令蔬果。竹圍工作室專案經理陳彥慈說:「例如一月白蘿蔔盛產,我們就用白蘿蔔創造一些料理,邀請社區居民一起來吃早餐。」此外,早餐會每次也針對不同議題,如:食物安全、自然農法、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與居民進行交流討論。

竹圍工作室沿著樹梅坑溪流域的不同地點舉辦早餐聚會,邀請社區居民參與。(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村落的形狀—流動博物館」是另一個子計畫,團隊認為竹圍作為一個「臥房城市」(相對於居民平日的主要生活圈台北市而言,竹圍僅是臥房),其實還是有許多具備生活感的地方。陳彥慈說:「我們找出在地的修鞋、修沙發、修電器等手工達人,讓他們在社區的開放空間與居民互動。」透過這種直接的互動,重構居民與竹圍的關聯,並開啟不同生活方式的想像。

竹圍工作室也與竹圍國小連結,帶領六年級學生實際走訪樹梅坑溪的上中下游,並以該溪為主題進行藝術、文學、創作。這是子計畫「我校門前有條溪」孩子們的參與行動。蕭麗虹說:「團隊用藝術鋪陳,觸動孩子的五感體驗,讓他們親身認識自己的環境與文史,也從創作中生長出東西。」此計畫也結合學校的畢業成果發表會,不僅老師積極參與,也鼓動學生家長投入關切社區鄰里。因此在計畫結束後,學校至今仍持續帶著學生走溪。

除了國小學童的參與,工作室也連結竹圍國中,帶領國中生進行樹梅坑溪的水質檢測,並採集當地植物進行植物染;也與福德里合作社區劇場,讓居民成為參與者及創作者。竹圍工作室透過五個不同的子計畫串聯竹圍的國小、國中、小農與社區居民,讓大家可以用不同的面向去看同一個社區,也讓社區環境與在地居民的生活重新產生連結。

竹圍國小的學生實際走訪樹梅坑溪的上中下游,透過最真實的五感體驗,親身認識家鄉的環境與文史。(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樹梅坑溪」

對竹圍工作室來說,關注樹梅坑溪代表著人跟社會環境的互動,既然如此,應該受到關注的就不應該僅是竹圍的溪流。陳彥慈說:「每一個社區身邊都有自己的『樹梅坑溪』,我們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流往何方;而它也可以不是河流,而是社區裡需要被解決的社會議題。因此我們不斷透過不同的計畫,帶大家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以「輪到你就知道」的行動中為例,便是用藝術介入交通安全與公民意識,來促成社區的思考與討論。

竹圍馬偕醫院附近有一個沒有紅綠燈的路口,舉凡輪椅、點滴架、嬰兒車、貨車、救護車,各種有輪的工具都會在路口交會,險象環生。然而,在地居民或許已經習慣這樣的混亂,希望改善的聲音相當微弱,因此工作室設計一個活動,讓大家用有輪的工具,檢驗自身的居家空間。陳彥慈說:「當我們平常走路碰到路障,可以很簡單就跨過去,但當你必須推著嬰兒車或坐輪椅時,就會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我們真的借點滴架、輪椅等,讓北藝大的學生與當地的小朋友體驗,讓他們檢驗自己居住環境的空間;同時在體驗的過程,也發現社區中不合理的路障與無障礙設施,藉此引起地方上的討論。」

竹圍工作室借點滴架、輪椅等有輪工具,讓社區的小朋友體驗自己居住的環境空間。(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國際藝術家的駐村也帶來許多在地行動,例如:新加坡知名的十指幫劇團(The Finger Players)在駐村期間,將藝術連結在地文史,與坪頂國小的學生共同將耆老口中的生命故事創作成劇本,並一同完成一齣偶戲「寫一封信回家」。陳彥慈笑著說:「當時校長說她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都沒辦法從耆老口中挖出在地歷史,結果藉著學生與進入社區的藝術家,居然讓這些爺爺奶奶把過去的故事都說出口。」

今年開啟的書包「校外•教學」,更是將藝術行動推展到不同的社區。這項書包的校外教學旅程,在基隆的七所學校,展示從日本漂流來台的小學生書包。陳彥慈表示,日本在311大地震後,有剩餘的捐贈物資,像是小學生的書包,日本藝術家便利用剩餘的35個小學生書包進行藝術創作,並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香港、台灣等地巡迴展示。

這些書包的創作,反應的不僅是日本地震與核災的議題,更希望每個地區都能回應自己的現狀與議題。陳彥慈說:「菲律賓當地的藝術家就以海燕颱風的災情融入書包創作,馬來西亞的藝術家則是藉水患的議題發揮。」書包的數量會隨著巡迴到下一站而增加,目前已累計84個,台灣正是巡迴的最終站。在基隆的7所小學中,除了將這些書包在校園中公開展示外,藝術家也會進到校園,一則讓學生背著書包踏查自己身處的環境;再則會與學生共同創作,發展屬於在地的書包樣貌。

台灣是書包「校外•教學」的巡迴最終站,除了國外創作的書包在校園中公開展示,藝術家也會進到校園與學生共同創作,打造屬於在地的書包樣貌。(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以柔性與游擊手法 觸碰不同面向的社會議題

工作室另一項跨域、突破思維的特別計畫名為「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這是藉由公民科技的方式,架構屬於台灣河川的情報系統,讓在地居民能即時參與及發聲,這項計畫還獲得g0v零時政府的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

在台灣,隨著野溪大量的水泥化,許多整治後的溪流不僅讓社區居民難以親近,更帶來生態的浩劫,而且溪流工程的提案門檻相當低,一旦經過政府認可,就會開始編列預算並進行採購公開招標,從招標到正式開始施工,往往只需十多天或數十天的時間。因此竹圍工作室透過「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地圖平台的建置,讓訂閱的民眾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河川工程招標的訊息,也將需要開設居民公聽會或說明會的勞務標放上平台,讓居民有機會參與討論。陳彥慈說:「我們所關注的不僅是竹圍的樹梅坑溪,而是希望讓全台各地的民眾能更提前知道自己社區環境溪流的狀況。」

「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是一個透過公民科技、公民參與所共同建構的台灣河溪標案工程地圖平台,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上傳和編輯,讓平台上的資訊更加豐富。(照片來源:竹圍工作室)

如此跨域的公民科技方式,雖然與過去透過藝術方式介入有所不同,但其中仍有相似處。陳彥慈說:「我們希望藝術家要有社會責任,可以透過自身的能力跟專業去關心社會議題;相同的公民科技也是工程師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協助解決某些社會問題,在這點上彼此是有某種同質性。」

從藝術介入社區環境議題為起點,竹圍工作室以更柔性與游擊的手法,連帶觸碰到不同面向的社會議題,期盼社區的學生與民眾在參與藝術行動後,能逐漸長出自身的力量,起身為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改變。這也是蕭麗虹一開始深信的,用藝術創作也能帶動公民參與,產生社會的影響力。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