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位於彰化縣埔鹽鄉的大有社區,是典型的閩南小農村。十多年前投入農村再造,不僅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首創全國唯一的「金碳稻」;也融合文化保存和環境改善的理念,打造彰化第一個以社區為主體的環境教育中心;更在2018年於農委會舉辦的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中,獲得銅牌獎的殊榮。

而在成功改造的背後,是緊密的社區凝聚與積極的對外連結。在大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素秋的號召下,1,500人的小村子就有將近100人擔任志工,並在「長者為師」的理念下,一年舉辦超過200場對外活動,讓社區長者發揮長才;同時也有8位青年返回社區進行食農教育、導覽與行銷。在青銀共好下,一同翻轉老化社區的命運。

社區內的𥴊仔店(照片來源:張以牧)

返鄉青年行銷社區

進入大有社區,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人數眾多的社區志工。在大有社區發展協會擔任行銷企劃的陳秀蓉表示,平常在據點擔任志工的長者就有15-20人,「特別的是,這群阿公阿嬤會帶著自己的兒女一起當志工;而他們的兒女又會帶著自己的小孩,所以我們的志工常常是三代同堂。」

如此從長者打下基礎,並將互助共好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使得大有社區不但沒有面臨長者苦撐的窘境,也使得青年在外地學有所成之後,因著過去的革命情感與美好記憶,願意在政府的培力計劃下,一同回鄉發展社區。

大有社區的議題涵蓋環境教育、地方創生、長照、兒少等,涵蓋範圍相當廣。因此返鄉的青年們在社區中都可以多方嘗試,依自己的專長找到合適的角色。以環境教育為例,青年會透過臉書與報章雜誌,廣邀民眾前來參與農事體驗與導覽行程,同時也會與彰化縣內的國中小學合作,推廣食農教育的相關課程。陳秀蓉說:「我負責參訪團的接洽與導覽,同時也負責金炭稻的紀錄、有機驗證、活動企劃與銷售。」對她來說,現在的工作就是在返回社區後,發現自己喜歡與人群相處,尤其是長輩們。 

除了返鄉青年,大有社區也與外地的青年合作,結合更多年輕的力量改造家鄉。今年與外地青年共同打造「青年創客村」,在暑假期間舉辦埔鹽糯米文化節市集與營隊,推出包括共食、農業、藝術農園等課程,並提供青年駐村,至今已有超過11所大專院校、50人以上參與。「我們提供青年創客村基地,他們則可以帶學生進來,實踐自己想在農村作的工程。例如在我們提供給長者共餐的有機菜園中,就有一半全權給他們規劃,他們可以種植自己想要的作物。」 

在高齡化社會下,青年投入農村固然重要,長者的照護與經驗的傳承同樣不可或缺,而「長者為師」就是大有社區的應對之道。陳秀蓉表示,社區的長輩可以教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例如農事、古早味飲食及古厝文化,雖然一開始比較害羞,但有專業老師加以訓練,如今他們已能上台傳承經驗。社區也積極接政府計劃,讓長者有許多鍛鍊的機會。以2017年來說,就舉辦了100場環境教育課程,讓彰化的國中小學生都可以參加,透過如此密集的課程,除了讓長者熟悉上課內容、獲得成就感,也希望他們在跟小朋友互動的過程中得著安慰。「每當在教學時,總會有不少孩子對這些長者喊著『阿公阿嬤』。對長輩來說,雖然平時看不到自己的孫子,卻因為教學而有更多的『孫子』,讓他們格外窩心。」

長者透過教學而有更多的「孫子」。(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導覽與彩繪斗笠體驗

大有社區雖是小農村,卻有10多處景點,包含歷史悠久的三合院建築「陳家古厝」、廢棄豬圈改造的「霜霖書院」、老建物變成的雨水亭、友善環境的金炭稻田與生物炭爐等,讓社區導覽內容更為多元豐富。彩繪斗笠則是目前主推的農村DIY活動,「彩繪斗笠是一位返鄉的平面設計師帶領,透過彩繪讓民眾發揮創意,且可以帶走成品,外國遊客尤其喜歡。」陳秀蓉表示。

面對未來,大有社區除了持續現有的工程,也思考如何加強金炭稻的行銷;與附近大學連結USR計劃;結合周圍鄉鎮打造深度的社區小旅行等。對大有社區來說,或許在地的資源並不是那麼豐沛,但透過不斷地對內凝聚與向外連結,一個屬於在地、友善環境、青銀共好的平台便被建造起來,地方創生也就此產生。

德國杜羅特村為大有社區的姊妹農村,至大有社區體驗彩繪斗笠。(照片來源:大有社區發展協會)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