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羿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原文刊登於《食養人部落》2018年03月05日活動報導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一課讓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組十至十五人,分別參訪在南萬華從事社區工作的四個團體。我參訪的是「南機拌飯」,據點位於萬華南機場二期社區的地下室。初踏進這個略為陰暗狹窄的空間,擺放著幾台機車以及共餐用的餐桌、冰箱以及廚具等組成的簡易廚房;機構的工作室僅僅由一張小小的桌子及一旁販售商品的展示架所組成。但這個小小的空間,卻串連起社區居民,一同建立了專屬於這個社區的「社區廚房」,並曾辦過各種市集、講座等活絡社區的活動。一個不到幾坪的工作室,憑著一群人的熱血以及社區居民的動員,逐步建立起一個專屬於這個社區的互惠共享平台。

 

流動的社區成員

南機拌飯位在萬華南機場二期社區地下室,其服務社區就地理空間上而言,主要以老舊的南機場社區為主。然而此地區雖稱作南機場社區,但整個社區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政區劃分。最早的南機場社區是因為光復後政府在此地建造了全台首座國宅──南機場公寓而逐漸成形。因為歷史脈絡,南機場社區除了老舊的公寓建築,亦包含早期因應服務公務員的需求而生的南機場福利站、因應民生所需的南機場市場等。南機拌飯所服務的社區,廣義而言也概括進上述所有與南機場相關的組織、資源、居民等部分,不單純只是南機場公寓的住宅社區中。

參訪當日,計畫主持人就社區的服務對象以及參與對象的部分,提到了「社區生活者」的說法。所謂社區生活者,指稱的不只是在這個社區中有居住事實的居民,同時也包括了在此地工作、服務的人們,例如從外地來此工作的社區工作者。主持人提到,在這裡工作、跑跳的工作者們,對社區的熟悉程度絕對不下於「只是床擺在這裡,白天都在外地上班的居民們。」此外,由於南機場社區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政區劃分,故此社區更趨向於心理方面的歸屬感;南機拌飯在協助當地居民進行社區營造時,也多以自我認同居住在「南機場社區」的居民為對象。

 

獨家拌飯沒有秘方

由於此地的住民多有高齡者,南機拌飯希望透過社區鄰里互助的原則,藉由社區居民送餐給行動不便的長者,達到互相幫助、彼此關心的互助模式。起初雖是以高齡者照護為主要議題,但而後也連帶關注與此社區切身相關的都市更新以及整個老舊社區的活化工作。計畫主持人李仲庭提到,南機拌飯曾針對社區的公共空間,與社區大、小居民分別進行討論,主題從公共家具、共享經濟到很實際的防災等等,希望一起來思考社區所面臨的轉型需求。

南機拌飯由一群身分、學識背景各異的社區工作者所組成,藉由與社區居民建立關係、進而一同發展有利於社區的各種活動,達到活化社區、建立共享經濟等目標。其改變策略即是希望透過與社區建立關係、進而了解社區資源網絡,例如:共餐所需要的食材來源、提供送餐服務或是修繕服務的社區居民等),從而連結社區的人、組織以及各種資源以達成目標。

我看到,南機拌飯的工作者主要扮演從旁協助、充權社區的角色,並藉由一連串的活動辦理,讓大眾注意到這個臺北角落的南機場社區,最終希望社區得以用自己的力量發展活化。對於共享經濟的理想,南機拌飯的工作者們目前成功組織居民所達成的任務包括社區廚房的市場惜食分享、共煮送餐交流;小家電互助維修、工具分享等,另有培根市集等較大型的活動。

 

熱血行動不受限

本次參訪讓我親眼見得,一個如此迷你的工作空間以及少少的人力、憑藉著一股熱血以及居民的群起參與,竟然可以撐起這麼多的活動,並朝向共同願景邁進,可以說南機拌飯讓我親自體驗什麼叫做「社區工作」。對於一些「不是不想辦下去,只是因為現在沒有心力辦」而不得不中止辦理的活動或是計畫,我還是會覺得有些遺憾,這些頗具未來性的活動,或許能使這個老舊的社區更有前瞻性,一同建立真正屬於所有成員的「社區」。

從我走進社工教育以來,個案、團體、社區工作這三大社會工作方法便一直縈繞在腦海中,也分別受過專課的訓練。但在社區工作這一部份,無法如個案或是團體工作一樣,有許多實際演練、模擬操作的機會,因此對於何謂「社區工作」,我始終有著很大的疑問,也深知必定與我想像的有很大的落差。透過這次的參訪,讓我眼見「社區工作」怎麼逐步改造一個社區、怎麼與社區共存共榮,也讓我看到不同的社工角色──在南機拌飯中,工作者的角色與社區居民是平等且彼此互助的,不若一對一的個案工作,或是在治療情境的小團體工作,社會工作者容易成為社會控制的角色。

在南機拌飯,我看到工作者們正用自己的熱情與知識,與社區居民一同營造一個不一樣的社區。即便目前這個小小的工作室正面臨了某些瓶頸,諸如經費、人力等問題,但秉持著這樣的熱情,並不忘初衷,努力連結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有讓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互助,才能真正達到社會中彼此共存共好。

(圖片來源:食養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