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善慧

在外食的場合,你會將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嗎?若打包回家,會再處理食用嗎?

 

再一個問題,若食品包裝上的有效日期已過,你覺得可以食用嗎?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周志輝表示,浪費食物的主因有包裝標籤過期、外表不佳或受損、餐點準備過度,以及盲目購買等。在台灣,糧食耗損與食物浪費問題就十分嚴重,每年主要糧食損失量逾3,000千噸,其中蔬菜水果佔一半;若依生產鏈階段區分,則以消費端(消費者與行銷運送階段)超過6成為最高。以全球來看,每年生產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即約13億噸的食物被丟棄,而在此同時,有近8億人口正處於挨餓或營養不良的狀態。

 

為了研討搶救剩食與對抗缺糧等相關議題,社團法人基督教救助協會於9/19舉辦2018全國實(食)物給付(銀行)與調度經驗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徐世勳於會中提出,人口成長及都市化的趨勢,造成生產地與消費地之間的距離愈拉愈長,而工業化後消費者收入增加,對食品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由於自然資源有限,天災及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生產穩定性,因此如何讓人們穩定取得足夠糧食,實為全球共同面對的一大挑戰。

基督教救助協會於9/19舉辦2018全國實(食)物給付(銀行)與調度經驗研討會(照片提供:張以牧)

 

保存期限造成大量食物浪費 

徐世勳強調,充分利用糧食的優先順序,第一應為減少糧食損耗與浪費,依序為糧食再分配、作為動物飼料、堆肥,最後才是掩埋或丟棄。然而食物之所以被浪費,並非全然由於人們不懂得珍惜或妥善使用。周志輝以「食物銀行與食品安全」為主題,提出有些業者考量社會觀感與商品流通性,會特意縮短食品的有效日期,而多數民眾認為食物即期或過期就不能食用,更是食物浪費問題的關鍵所在。

 

食力媒體總編輯童儀展也在會中指出,食品安全是台灣推動食物銀行很大的阻力,原因在於近幾年來發生許多大型的食安事件,例如塑化劑、大統、頂新,以及最近的亞培等,造成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極低。根據天下雜誌調查,有82.2%的民眾非常不信任食品安全,也導致台灣食品安全議題在網路上的討論聲量遠遠高於食物浪費。在台灣社會,食品安全似乎可以無限上綱,在保存期限的設定上也一直有爭議,需要更多的溝通與教育。

 

保障糧食安全已成國際挑戰

除了食品有效期限的制定過於嚴謹之外,各國根據在地文化對可吃的食物有不同的認知,例如奇異果皮在紐西蘭是可吃的,雞腳、雞脖子在台灣與中國是可吃的,需實際參酌各個經濟體實際狀況。童儀展也提出,日本「以客為尊」的文化就造成大量的食物浪費。

 

會中亦探討許多國外做法,例如在美國有補充營養援助計畫;法國於2015年通過遏止浪費食物法案;德國擬取消日期標示;丹麥設立剩食超市;英國在2000年成立儲所信託等。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呼籲各國在2030年達到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減半為主要目標,個人如何將減少食物浪費落實到個人生活?周志輝提出幾項技巧,包括擬定採買計畫、保持冰箱清潔與衛生、維持良好儲藏環境、利用冷凍延長食品效期、買剛好的分量、善用剩菜等。期待2030年真的能成為食物銀行的「末日」,真正達到全球零飢餓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