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惠真(國立台灣大學社工系「照護、住居與社區」課程助教)

原文刊登於《食養人部落》2016年03月30日活動報導

「阿嬤一路走來就小聲地哼著歌,但聽不出來在哼什麼,等到我聽出是〈何日君再來〉的日文版時,我也跟著唱了一段、阿嬤也唱,唱了約一分鐘……」「照護、住居與社區」課程期末成果展時,同學分享了唱歌阿嬤的故事,還開心地展示社區居民送給他們練台語的CD,而他們更是以此作為起點,發展出公園泡茶與社區音樂廣播電台的企劃,以茶佐歌、凝聚社區情感。

不過,這門由社工系陳怡伃老師與城鄉所黃舒楣老師合開的跨域課程,需跨領域合作、跨入社區學習、跨世代對話,還得跨越刻板印象,從人與人的依存關係重思住居安排與社區發展。因此當學生們帶著滿腔熱血與專業進入了紹興社區與南萬華時,迎接他們的可不是開頭那段溫馨歌唱情,而是許多的挫敗與煩躁!

紹興的阿姨逗陣來切菜(圖片來源:食養人部落)

刻板印象跨出去:東園舒心散步地圖
不難想像,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合作時總會有學理與意見上的交鋒。但在場域蹲點挖掘議題時,社工背景的同學實務性強、善於執行,可以很快地發展提案,城鄉所的同學則偏好反身性思考,習慣邊做邊修正方案,因此合作過程中,小組同學都歷經了許多磨合、彼此學習。而在進入社區後,大家也遇到更多挫折,像是田野關鍵人不願合作、不知如何與社區老人聊天,甚至會質疑自己在田野場域「做作業」的正當性,怕打擾社區居民而只敢遠距觀察。

同學們將許多田野情緒與疑問一一反映在期中課程回饋,也使得老師與助教群緊急與各小組深入討論實作問題。

例如「東園散步組」的同學以南萬華的公園為觀察基地,認為老人只來公園走走坐坐,互動或運動器材的使用情形都不熱絡,無法構成活絡社區與健康促進的概念標準。但直到與老師們談話後,才翻轉原先對於公園的機能想像:因為居民其實「並不期待在公園做什麼,只是累了休息、休息」,反映出「公園」並非老人家運動的「目的地」,而是步行回家時的「中途休息站」,需在社區的空間脈絡下重新理解。也因此,同學們更進一步調查出長者散步時對歇腳休息的迫切需求,於是開始盤點附近的步行系統與長者使用狀況。

社區方案長出來:東園純喫茶、紹興好黏、東園合作社
到了學期末,同學們不但蒐集了豐富的社區記憶與人物故事,甚至舉辦公園泡茶、搓湯圓等實驗活動來測試創意提案的可行性,並進一步修正方案。以「東園純喫茶組」為例,同學們觀察到公園內的群聚有很明顯的性別分野,不同性別長者聊天的話題大不相同,因此在泡茶活動時也十分注意話題的選擇。

而「紹興好黏組」決定在紹興社區舉辦搓湯圓活動時,是希望透過共食來「黏」繫感情,進而帶起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不過在烹飪煮菜中,有些高齡長者縱然行動不便仍出來分享經驗,有些居民還特地端一盤菜共襄盛舉,居民的主動性與社區的自然互助網絡顯見一斑,也讓同學們思考在社區辦活動絕非誰幫誰、誰服務誰,而是共同地來完成——有時候與長者一起煮菜或許比煮菜給長者,更讓他們覺得充實快樂。

事實上,如何使長者走出家門與社區活動是相當困難的。目前社福體系多半注重弱勢獨居老人的關懷,但卻忽略許多老人有著「白天獨老」的問題,即使與子女同住,也可能因子女工作在外而長時閒置在家。對此,「東園合作社組」的同學走訪南萬華各社區組織,結合國小營養午餐、社區圖書館志工等資源,提出「社區好食在勞動合作社」提案,而這個在地互助的永續構想更讓期末成果發表的社區評審老師們,給予「一起合作簽約」的肯定!

故事持續滾動中
修課同學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也是經過這些摸索、撞牆與突破,才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台上自信滿滿地說出社區需求,並與社區一同發想出這些共老、共好的方案。這樣創新的課程,也見證了教育與真實社會的互動可能,而這些過程不僅僅會影響每一位修課同學往後的學習之路,更能激發社區組織與居民一同滾動出在地的社區方案。

公園跳舞的阿嬤(圖片來源:食養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