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在社區中,我真的看到很多需要幫忙的家庭。而我能做的,便是去認識這樣的家庭,幫助他們的孩子申請『認養童』的補助,減輕他們經濟上的壓力。」在桃園新屋長老教會擔任芥菜種會專管員的林麗珠,對自己退休後所負責的弱勢兒少認養工作,下了如此的註解。

除了擔任專管員,林麗珠也在教會中負責會計行政的工作。而這些工作都是她2014年退休後才開始的。她笑著說:「很多朋友看到我,都說怎麼比退休前還要忙!」

而這樣的退休生活,是個性內向的林麗珠之前從沒想過的。

 

透過傾聽,林麗珠與社區弱勢兒少的關係更為親近(林麗珠提供)

意外接任專管員   內向個性成挑戰

在南部出生的林麗珠,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而舉家遷到桃園新屋,成年後,她也在新屋結婚生子。做為半個新屋人的她,退休前是在學校中負責行政工作。「後來因為身體有點狀況,就向學校申請退休。」沒想到這一退,全新的挑戰接踵而來。

「當時的關鍵人物,就是我們新就任的葉志達牧師。」葉牧師過去在南投的教會擔任牧師時,便曾與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弱勢家庭兒少認養。由於葉牧師覺得這項工作能真實幫助到社區中的弱勢兒少,因此在來到新屋教會後,便著手開始推行。

芥菜種會所推動的「兒少認養」,並不是將16歲以下的孩童交給認養人,而是透過配對認養人與認養童後,每個月由認養人提供固定金額給認養童,以補原生家庭的不足。認養童與認養人平時不會見面,基本上仍是在原生家庭長大。

而連繫兩者的橋樑,便是芥菜種會的社工員,以及與芥菜種會合作的社區關懷據點專案管理員。葉牧師一方面使新屋教會成為與芥菜種會合作的社區關懷據點,另一方面則尋覓適合的專管員人選。

或許是因為林麗珠過去有學校行政的經驗,因此葉牧師便來找她擔任專管員。「我個性比較內向,不太會跟人聊天,但專管員卻必須要深入社區中的弱勢家庭,長期追蹤孩童的狀況。因此我雖然同意接下工作,但內心卻是有點害怕!」

雖然專管員相當借重行政能力,但長期的家訪與探視也是必要的一環。而對長期從事行政工作的林麗珠來說,要突然走到台前與許多陌生人接觸,確實是一大挑戰。「因此我先從教會中的弱勢家庭開始。由於彼此都還算熟悉,相處起來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在做了兩三年後,開始有其他個案轉介過來。對林麗珠來說,由於有了之前的經驗打底,使得在接觸教會以外的社區個案時,能比較快速上手。「目前我手邊就有7個認養童;另外還有10個正準備申請。」她如此說。

認養童家庭彼此認識,也打造互助網絡(林麗珠提供)

透過傾聽   越服務越甘甜

在實際接觸弱勢家庭的過程中,林麗珠仍碰到許多她意想不到的挑戰。「像是在家訪的過程中,許多家庭會跟我借錢。好的話還會還我,但也是有碰過一兩年都不還的狀況。」

因此,林麗珠在與先生討論後,也設了一個底線。「如果只是1、2千塊,又會定時還的,我們就借,畢竟這些家庭真的是很需要幫助;而若是借了不還的,我們也不會催討,但就是不會再借第二次。」在付出的同時,林麗珠也不希望愛心遭到濫用。

金錢的部分還好解決,更讓林麗珠覺得挑戰與扎心的,是當孩童碰到瓶頸時,她往往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處理。

「像在社區中有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家庭,父親生病離世,身為外配的母親很堅強地撐起這個家,除了養大3個孩子,還必須照顧婆婆。然而除了經濟上的困難,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出現狀況,甚至孩子彼此也都不太講話。」

林麗珠說,初期在家訪這個家庭時,除了幫助孩子申請認養童外,她也不太曉得如何幫助這個家庭。「孩子們一開始配合度也不高,這讓我當時心情非常低落,實在是不知怎麼繼續下去。」

不過在長期的關懷下,孩子的狀況漸漸出現轉變。「當與這個家庭比較熟悉後,大兒子開始信任我們,不僅我問他的事情他會說,也會主動跟我分享他心裡的想法與感受。」

當然,這也表示大兒子許多不想跟母親分享或是說不出口的事情,會選擇跟林麗珠分享。「我可能無法處理他與母親之間的問題,這部分要交給專業的社工員。我所能做的,就是專心傾聽,讓孩子有一個可以舒緩的出口。」

而身邊重要的人,也帶給林麗珠莫大的支持與信心。「像是要去拜訪陌生的弱勢家庭時,我先生就會盡量陪同。當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時,我先生就會協助解釋給對方聽,讓對方不僅了解我們,也信任我們。」

直到現在,雖然個性內向的林麗珠在面對新的個案家庭時,仍然會碰到溝通上的困難。但是藉由身邊的人所給予的支持,以及自身善於傾聽的特質,林麗珠仍為許多社區中的弱勢兒少及家庭帶來改變。這樣的成果,是她完全始料未及的。

而在未來,林麗珠也希望能繼續擔任兒少專管員。「一方面當然是這樣的工作,讓我退休後還有事情做;但更重要的是,我能真實地幫助到社區中需要協助的家庭與兒少,這點讓我相當開心。」林麗珠如此說。

藉由遊戲,認養童家庭彼此更緊密連結(林麗珠提供)

認養童一起開心地享用美食(林麗珠提供)


讓參與成為一段愛與充滿意義的關係
⇒ 芥菜種會國內貧童認養服務 ⇐

芥菜種會深耕全國各地偏遠鄉鎮,幫助貧困家庭的兒童度過困難,透過「認養」,讓弱勢家庭的孩子得到經濟補助、關懷訪視、課業/升學就業輔導等一臂之力,協助孩子克服階段性困難,爭取更豐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