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參訪者踏勘「起初營地」農場栽培菌菇的情形。(照片來源:盧明正攝影)

「政府過去只知道要鼓勵農民栽種段木香菇,卻不知道現在段木取得不易,在無法取得的原物料的情況下,又如何能發展產業。」沛錦農創育成中心創辦人宋智達說。他也發現在原住民部落中,有高達97%的年輕人都在平地都會區工作,留在山上務農的長者,平均年齡都在70歲以上。曾有一位熱心的原鄉代表鼓勵他,要利用科技農業來幫助原住民,教導務農長者將社區產業做起來,讓在外地的年輕人看見部落的希望,願意回鄉生活與打拚事業。

錦沛育成中心培育巴西蘑菇的控溫濕冷房。(照片來源:盧明正攝影)

宋智達有感於原鄉部落的需要,於是投入近2千萬元,購買最好的儀器設備與建立經營團隊,成立了沛錦農創育成中心,以現代化科技培育高經濟作物「巴西蘑菇」(註1),紮根學術研究與行銷網絡基礎,結合環保與科技資源,在社區形成在地產業鏈;並與新竹縣農會合作,協助原住民部落發展社區產業,將培植與育種的技術傳授給原鄉部落的農民,目前已成功打造6座菇場。同時,他也鼓勵部落年輕人加入營運團隊,不需投下巨額資金,也不用擔心走冤枉路,只要願意就有機會投入農業科技產業,共創家鄉美好未來。

宋志達開心表示,前一晚他接到飯店要訂購巴西蘑菇的訂單,便趕緊發落採買與發包流程,這些銷售所得,即可直接回饋給原住民,這就是社區產業發展的好處。台灣面臨人口老化、土地成本昂貴及天然資源不足等困境,發展社區產業勢在必行。目前已有許多社區也藉由改善農業經濟方式,不僅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也帶動社區凝聚力與整體產業發展。

栽培中的巴西蘑菇。(照片來源:盧明正攝影)

在沛錦農創育成中心擔任廠長及推廣主任的蘇家玄說,巴西蘑菇的經濟價值非常高,卻不能以段木或太空包來栽培,而是要以建造菇房及覆土方式來栽培,如此才能讓菌絲有效繁殖在培養基上;然而覆土是需要篩選的,條件是清潔無雜菌、保水性佳、塊粒狀的土壤,並調整為中性酸鹼值;菌種在覆土大約2週後的新月(月虧)、滿月(月盈)即可長出菇菌,反覆可收成可達6次之多,如果每次都是豐收的話,農民的受益十分可觀。

蘇家玄拿著兩株成長環境不同的香菇為例,從山上採下來的菇傘的肉質比較飽滿,可以直接聞到天然香味,而從平地採摘的香菇則體型單薄,甚至有畸形發育的情況。他強調,菇類適合栽種在氣溫較低且日夜溫差大的地區,而該地的海拔與氣溫也會影響菇類的發育情況。雖然巴西蘑菇是小眾市場,但售價是一般菇類的好幾倍,他鼓勵住在海拔1千公尺左右的原鄉部落居民,不妨嘗試栽種香菇及巴西蘑菇,不僅可以促進社區產業發展,更可以增加部落居民的經濟收益。

廠長蘇家玄(左站立者)為參訪者解說巴西蘑菇栽種方法。(照片來源:盧明正攝影)

新竹縣尖石鄉梅花村是泰雅族的原鄉部落,「起初農場」負責人江迦勒表示,他的農場位於海拔約1100公尺,共有4.3甲的土地,過去曾經栽種中海拔的各式水果,自從與沛錦農創育成中心合作之後,將既有農舍改成菇房,開始栽種巴西蘑菇,同時也在林間栽種香菇,目前已看見成效,未來他還會增加人力及栽種範圍,再搭配高價值蔬果類,使農場朝向多元產業發展。

堅持環保與永續經營概念的江迦勒說,從原住民的立場來看社區產業發展,絕對不能缺少自己的部落文化,而且不管發展什麼樣的產業,既有的生態環境絕對不能受到任何汙染,如此才能永續經營下去。因此,不管部落要發展哪一種產業,當大家產生共識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強而有力的產業鏈,若加上專業的技術輔導與行銷運作之下,一定可以為部落社區帶來經濟成效。透過以上原鄉實地訪查,我們應證「社區產業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註2)」而社區產業的精神就是透過居民參與、在地認同及集體經營的模式,共同創造新的社區共存共榮的模式。在地有許多寶藏與資源,尚待居民共同開採和開發,而專業團隊的協助,在這條道路上成為嚮導,讓更多的在地優勢及特色可以被看見,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經濟有了保障,身心都得安穩,生命也更有目標及方向。

註1:巴西蘑菇(學名Agaricus blazel Murrill)在日本稱為姬松茸,根據岩出菌學研究所編著關於姬松茸的書籍中指出,科學驗證姬松茸抗腫瘤比靈芝更有效,視為可提高免疫力的營養食品,在日本國內取得「肝功能改善劑」專利,亦在歐美國家取得「愛滋病症狀改善」專利,以及「抗腫瘤多醣蛋白製法」之一些機能及製造方法之專利。(以上資料摘自《姬松茸(岩出101株)的真面目》一書)

註2: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副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盧思屆於2004年發表「創造社區產業的新契機」於「社區營造十年研討會」之文章,該文由社區營造學會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