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曾說:「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變老。」(We do not stop playing because we are old;we grow old because we stop playing.)若老人家能玩,就可以有活躍老化的效果。但是,如何讓長者覺得好玩,端看這個玩具能不能吸引人,若能再寓含教育價值就更佳。

 

我們是否改善了社區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老人家或小孩都擁有良好的活動場域?台灣大學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顧問吳煌榮教授建議,社區關懷據點需要我們去建構一個適合長者活動、友善安全的無障礙空間,如此才能吸引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倘若社區環境能夠增加親子共樂的玩具設施,讓阿公阿嬤樂於帶孫子一起參與共融活動,將上一代的智慧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這對長者和孩子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張世宗教授任教於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擁有國外建築、藝術、教育等碩、博士學位,在國內擔任數十年的高等教育工作,同時也是一生投入玩具設計的遊藝大師。近年他倡導及推動「社區行動博物館」,主張「樂齡、樂活、樂育」(Elderly、Enjoyment、Edutainment)的理念,全齡化的設計,就是讓不同年齡、教育背景及發展程度的人都能進來操作,打破只有小孩才能玩的迷思,此外還有「樂齡」的玩具,長者也可一起加入遊戲行列,達到親子及祖孫同玩共樂的目的。

 

社區行動博物館兼具博物館、教室及研發等多功能用途,以中央廚房的概念設計,不僅硬體可以系統模組化,易於拆解及組裝,軟體也能按照實際需要替換遊戲內容,展品可多次重複利用,因此降低許多成本,十分適合建置在社區裡。

「社區行動博物館」以中央廚房的概念設計,兼具博物館、教室及研發等多功能用途。(資料來源:張世宗提供)

 

目前社區行動博物館設置在台北市萬華親子館的遊藝區,現場擺設復刻傳統的木製童玩,親子間透過實際操作體驗古早人的童玩智慧,探索益智教具產生的遊藝樂趣。其實台灣很早以前就有這些東西,是阿公阿嬤們小時候的童玩,中國傳統童玩的特色就是老少咸宜,因此適合老人家帶孫子來一起玩。

 

即便各世代喜愛的玩具不同,但張世宗發現因為傳統玩具可以動手做,所以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最佳,例如親子共同搭好一座彩虹橋,讓小孩走過去;或是透過一張摺出來的可動玩具,就能讓親子玩得不亦樂乎,不僅小孩獲得成就感,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即便現在科技發達,一個人在電腦螢幕面前就可以向全世界的虛擬社群傳遞訊息,但是卻做不到真實的互動,甚至可能造成更深的疏離感。張世宗觀察,以人際互動關係而言,反而是「高科技產生低效應,低科技產生高效應」。

「社區行動博物館」的玩具都是全齡化設計,不僅硬體系統模組化,軟體可按照實際需要替換。(照片來源:盧明正攝)

社區行動博物館可以像是社區的便利商店或是會員制的健身房,採取低價門票制,若社區不大,也可建置成小而美的規模,重點是提供所有人服務。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長者們普遍視力及聽力不佳,活動場域應加強照明及增加擴音設備,對於空間標示及設備的說明告示牌應加大字體,甚至為長者準備不同度數的老花眼鏡或手持擴音器,讓老人家使用設施能更加省力。

 

演進的時代,飛躍的科技,讓人們不斷向前看、向前走,然而過往智慧的光亮卻不應被忽視及埋沒。特別是在人與人之間愈來愈少真實互動的現今,古早童玩可以成為一座橋樑,接連著長輩與孩子間的歡笑、情感與回憶。